基于脾肾两虚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探讨

2021-01-03 14:02:06周培荣孙绍裘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川牛膝车前子土茯苓

周培荣 孙绍裘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含量过高而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引起趾、指、踝、腕、膝、肘等部位肿胀疼痛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有关节畸形[1]。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2-3],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4]。目前用于治疗痛风的西医药物虽可缓解症状,但普遍存在不良反应[5],而且在病程中常伴随各种并发症及代谢综合征[6-9],停药后痛风症状易复发。中药治疗痛风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疗效可靠。有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痛风较单纯西药治疗而言,更能降低患者尿酸、炎症因子的水平,在改善关节功能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10-13]。传统中医认为痛风起病内因为脾肾两虚,外因为邪气侵人,基于脾肾两虚论,拟健脾益肾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附验案两则。

1 病因病机

痛风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中的“痹症”范畴,痹症可分为热痹、着痹、痛痹、行痹等[14]。《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故为痹热。”《诸病源候论》将其称为“历节风”,载:“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称其为“白虎历节”,载:“大多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绞痛。”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除了认识到该病因外来邪气及体虚造成外,亦有医家提出其他影响因素,如清代林佩琴提出的“痰湿”“败血”。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现代医家将痛风病因病机分为从标实立论、从正虚立论、虚实夹杂论三大类,其中脾肾两虚论属从正虚立论[15]。根据脾肾两虚论,引起痹症的主要外因是风、寒、湿、热等邪气,而内因则是脾肾亏虚,病位在肝、脾、肾。肾虚是痛风发病的根本原因,脾失健运是另一重要病因,脾气亏虚的患者渗湿泄浊之能衰减,代谢产物蓄积不化,进而浊邪失泄,成为其病理基础[16-17]。

2 方药依据

根据脾肾两虚论,拟健脾益肾痛风方,基本方为:苍术、川牛膝、黄柏、薏苡仁、车前子、地龙、泽泻、土茯苓、萆薢、甘草。方中苍术性味辛苦而温,辛味能散能行,苦则能泻能燥,兼温中健脾,从本则健太阴脾土,从标则燥湿,标本同治,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黄柏性味苦寒,清泻而燥,善除下焦湿热,二者合用为君,研究表明“苍术—黄柏”药对能降低痛风模型大鼠血清尿酸和肌酐含量[18-19];薏苡仁甘淡性寒,入阳明经,功用渗湿除痹兼以清热;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研究表明车前子提取物能降低痛风患者尿酸水平[20];地龙功通经活络,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窜透性强,深搜细剔之特性;泽泻甘寒,入肾与膀胱经,具有渗利清泄之功用,对高尿酸血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21];土茯苓为治疗痛风病常用药,《本草纲目》中对土茯苓的功用总结为:“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土茯苓不仅能降尿酸,且有动物实验证明其能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炎小鼠的关节肿胀程度[22-23];萆薢功祛风利湿祛浊,现代研究证明萆薢能降低尿酸水平并具有抗炎的作用[24-25];川牛膝入肝肾二经,补益肝肾同时能引药下行,而清湿热,为佐使药,研究表明牛膝含有牛膝总苷,其具有明显的抗痛风及抗炎镇痛活血作用[26];甘草能缓急止痛兼调和诸药。全方旨在脾胃复健则湿热自除,肝肾健则筋骨强。

3 医案举隅

3.1 病案1

陈某,男,45岁。2020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左足大趾胀痛半天。病史:昨晚酒后感寒,凌晨2点感口干身热,左足痛,步行困难。否认外伤史。诊见:面色略显潮红,体形较胖,左足大趾跖趾关节周围中度肿胀,皮肤发红,触痛,皮温较高,足大趾主被动活动障碍。右足趾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测体温:38.2 ℃。血清尿酸:483 U/L,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82%,X线片无异常。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症(湿热痹阻兼外感证)。

治法:内服药清热化湿宣痹。生地黄15 g,知母12 g,苍术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黄柏12 g,鸡血藤 15 g,赤芍 15 g,秦艽 10 g,薏苡仁 20 g,川牛膝10 g,甘草6 g。7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同时外敷自制药消炎散清热止痛。

二诊(4月17日):诉疼痛明显减轻,活动改善,舌淡红,苔黄,脉滑数。再予7剂健脾化湿活血:苍术 15 g,泽泻 15 g,地龙 10 g,茯苓 15 g,萆薢 10 g,黄柏12 g,桑枝30 g,赤芍15 g,威灵仙15 g,薏苡仁20 g,车前子 10 g,川牛膝 10 g,甘草 6 g。7 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三诊(4月25日):诉左足恢复正常,舌淡红,苔黄,脉濡滑。查尿酸:386 U/L,再予健脾化湿活血:苍术12 g,黄柏10 g,地龙10 g,茯苓15 g,萆薢10 g,秦艽12 g,白芍15 g,当归 15 g,川木瓜 15 g,薏苡仁 20 g,车前子 10 g,川牛膝10 g,甘草6 g。7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2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3.2 病案2

刘某某,男,54岁。2019年9月11日初诊。

主诉:右足大趾疼痛3 d。病史:平日感右足大趾内隐隐刺痛,迁延数月,3 d前登山后感疼痛明显,步行障碍。无外伤史。诊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色紫暗,按之稍硬,周围硬结感,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苔薄黄,脉沉弦。查血清尿酸:536 U/L,X线片示骨质疏松。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症(瘀热阻滞证)。

治疗:内服药清热活血散结:金银花15 g,泽泻 10 g,泽兰 10 g,薏苡仁 20 g,车前子 10 g,赤芍12 g,土茯苓 30 g,苍术 6 g,川牛膝 12 g,黄柏 15 g,丹参15 g,三七粉6 g,甘草6 g。5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同时配合外敷自制药消炎散清热止痛。二诊(9月16日):诉疼痛减轻,步行时有隐痛,舌淡紫,苔薄黄,脉弦涩。予活血健脾兼补益肝肾:川牛膝12 g,泽泻 10 g,地龙10 g,土茯苓30 g,金银花10 g,薏苡仁 30 g,赤芍15 g,黄柏15 g,苍术10 g,萆薢 12 g,泽兰 10 g,车前子 10 g,甘草 6 g。7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三诊(9月23日):诉疼痛基本消失,步行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查尿酸:352 U/L。患者2个月后回访未复发。

按语:两则病案的治疗均使用健脾益肾痛风方为基础进行加减,陈某案中,因外感初起,宜先清营卫郁热,同时兼以化湿,故外感之热得解。予健脾化湿之品,兼以补益脾肾活血,同时仍辅少量搜热解表之品,恐内邪存留。刘某乃典型瘀热阻滞,故清其热同时重以红花、归尾、赤芍、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同时考虑瘀久必有湿,待症状缓解后强筋骨与活血兼顾,故能奏效。

4 讨论

《内经》云:“今时之人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人们生活放纵而导致过早衰老,笔者认为此亦预言了痛风发病年轻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背负更大生活压力的同时也更加放纵自己,更容易耗伤正气。所以在疾病预防中,需要倡导人们建立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心态平和,同时注意保暖、劳逸有度,从而调养正气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已患病者,可治以基于脾肾两虚论创拟的补脾益肾痛风方,此方用药精良,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川牛膝车前子土茯苓
川牛膝对淡水石斑鱼部分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妙用川牛膝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6
不同炮制方法用于车前子对治疗慢性便秘的影响对比分析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吉林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4 03:59:27
人道神药车前子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38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0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19:46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0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