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
——以武夷学院为例

2021-01-03 12:56黄丽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学课题

黄丽娜

(武夷学院 福建·武夷山 354300)

党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工作,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求思政课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公众史学(public history),国内又译为公共史学,其特性主要是,其研究主体由传统的学者转变为公众,其研究目的和内容着眼于公共领域,其研究资料更为多元化,除文字资料外,口述、图片、影视、文物、建筑等各种资料都是公众史学赖以分析的重要材料。公众史学在我国史学研究上方兴未艾,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运用领域不断拓宽。作为一种重要史学研究方法,朱新屋曾论证其应用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鲜见其教学实践的研究。笔者依托武夷学院,探索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史纲”)课程教学实现路径。

1 “史纲”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武夷学院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史纲”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在武夷学院授课对象为本校全体大一学生。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在以往的“史纲”课程教学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传统教学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授课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而“史纲”课程授课对象为全体本科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导致其历史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传统大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难以因材施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不佳。

第二,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难以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灌输性学习,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较差。同时,讲授方式缺乏师生互动,使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

第三,教学内容枯燥。据笔者在武夷学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学内容的枯燥成为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渠道比较单一,只通过阅读教材获取历史知识,知识面比较窄,从而使得原本生动的历史知识变得枯燥。

2 公众史学理念融入“史纲”课程实现路径

2.1 根据教学重难点构建课题

运用公众史学研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其应用前提必须是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必须在课前根据教学目的构建课题。选题时要考虑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的,解决怎样的教学问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怎样的升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通过梳理每单元教学内容,从而最终确定课题。一般将课题分为历史探究、故地重访、口述史调研、经典诵读、个人小传五种课题类型。

历史探究类:通过多元史料研究某一具体历史课题,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史料得到丰富的历史细节。例如学习第六章第四节,学生探究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形式,通过阅读史料、观看影视作品、参观网上博物馆等形式,了解地道战、地雷战等作战形式,使原本抽象、概括的历史,通过学生的探寻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故地重访类:依托武夷山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的形式走进博物馆、纪念馆深入了解历史,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也使得历史不再是文字或者影响,而是真正能看得见、摸得着、身临其境的历史。如学生在学习第五章的内容,学习中国革命的新探索,走进大安源,通过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闽北土地革命史,通过参观纪念馆,使同学们有浸入式学习体验。

口述史调研类:口述史方法是公众史学理念下的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利用口述史的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以个人的小历史去管窥国家宏观大历史的变迁,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历史,将“纲要”小课堂引申到社会大课堂之中。例如学生在学习第十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因为学生大多生于新世纪,并不能切身感知时代变迁,也就不能体会改革开放对于新时代的伟大意义。那么引导学生通过采访家中或村中老人的口述,以一个家庭、一个村庄四十余年的变迁史来感知中国四十余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史。

经典诵读类:以经典历史文献为媒介,指导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的前提下,演绎和展示历史文献,从而通过历史文献带领同学们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以第一章为例,传统的历史讲授中,中国的危亡是通过五次战争来讲授,时间久远学生并不能深刻的领会到当时中国处于何种境地,但是通过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便可知当时中国已成为“老大之中国”,中国之风雨飘摇跃然于纸上,然而即使是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仍有一批人发出“少年中国”的时代强音。

个人小传类:公众史学理念下认为人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历史。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为00后,他们的成长正是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通过指导学生撰写个人的历史小传,使学生时刻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准备,树立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

2.2 小组任务驱动实施步骤

明确课题任务后,以学习小组形式完成课题,根据课题数量进行分组,每组设小组长1名,每班设课代表1名,负责协调课程相关事宜。对小组长和课代表进行培训。根据课程总体安排,在第一次课明确小组任务的要点及规范,以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每学期在课前将课程任务要求分发给课代表,要求每组完成至少一个任务,每小组将在教师的带领下运用公众史学理念,帮助学生完成搜集史料——成果整理——成果展示的小组任务。其中搜集史料与成果整理两部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需在指导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将小组完成的课题融入到课程讲授中,并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考核。

从小组任务实施的步骤中可以看出,基于公共史学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探寻者、讲授者,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让位于学生,学生从教师备课阶段就已经参与到课堂当中,而教师仅仅是一个课堂设计和任务引导的角色。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作用

第一,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史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史纲”课程教学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问题。通过课题探究的形式,增加“史纲”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史纲”课程教学效果。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堂讲授者,而成为了解决课题的引导者;学生从“填鸭式教育”的困局中解脱出来,成为知识探寻的主体。同时,采用小组任务驱动的方式,走出了大班教学教师难以兼顾的问题,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第二,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史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史纲”课程教学中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问题。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到“史纲”课程教学,在严格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丰富课程史料来源,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仅限于教材和课堂,而是扩宽到影视资料、博物馆、纪念馆、电子网络乃至课堂之外,从知识获取的角度,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从情感价值观角度,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史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史纲”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问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有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而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学习、实践口述史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查询资料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公众史学的方法,将“史纲”课程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了解国史国情。

第四,融入公众史学理念的“史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史纲”课程教学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于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学习“史纲”课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史纲”课程教学,学生通过探寻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前辈的足迹,意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路程,从而激发同学们认真学好本领,将来为国所用的理想信念。

4 结语

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是在推动思政课堂教学创新的一次尝试。将公众史学理念融入“史纲”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史纲”课程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从而提高“史纲”课程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学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史学漫画馆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