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

2021-01-03 11:1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精准育人思政

李 刚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广西·柳州 545616)

移动互联时代的迅速崛起,为思想文化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加速了社会重构。传统的单向、线性、延时传播方式逐步向交互、立体、瞬时传播方式跃迁和演变。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不断改变传统的求知边界,为青年大学生突破课堂、掌握信息、获取资讯、提供服务、进行社会交往等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给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联网”“看屏”“数据”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显著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多元,个性特征更加鲜明。由于网络信息供给内容的良莠不济,负面信息的冲击、错误社会思潮泛滥,这些都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因应实际,网络育人已被列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思维,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占据和赢得网络,引领和促进青年全面成长成才。

1 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回顾

1.1 高校网络育人的内涵及价值功能

1.1.1 高校网络育人的内涵

内涵的定义是网络育人问题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是深入进行育人有效体制机制构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围绕网络育人的定义主要有:价值说,即通过网络媒介发挥对高校大学生的塑造作用;工具说,即将网络视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延伸说,即网络育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与拓展等。李刚(2021)认为,网络育人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元素嵌入各类应用功能、网络作品和讨论议题中,创造有利于强化政治认同、舆论引导和道德规范的情境空间,从而形成网络正能量和昂扬社会正气的一种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教育形式。崔睿(2020)认为,高校网络育人是指高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人才培养,特别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主体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育人的客体是高校大学生,基本的媒介和载体是互联网新媒体。赵放辉(2020)认为,网络育人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效果,育人主体利用网络媒介,在把握教育客体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网络传播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推进网络与育人的高度融合,表现为教育主体对客体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协调、有控制地进行直接或间接教育的过程。

1.1.2 高校网络育人的功能

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育人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导向功能、网络的凝聚功能、网络的调节功能等方面。网络育人价值的研究在社会价值及个体价值两个层面展开。李慧(2021)对网络育人的价值意蕴及其生成路径进行了探索。她认为,网络育人有机融合了信息化时代的新特征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育人是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智慧化和实践育人、组织育人等育人形式丰富化的有益补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策略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育人是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应有之义。她提出了强化网络育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环境建设、队伍发展等网络思政教育生成路径。李赫男(2019)认为,网络育人的时代背景,有利于重新建构高校德育工作话语体系。具体表现为:网络育人可以唤醒德育工作者话语权意识,为德育主体合理利用多种话语创造有利条件和关键情境空间;网络育人可以破除传统的德育主体话语霸权形式,平衡德育主客体双主体地位;网络育人内在的要求优化育人平台建设,有助于营造民主参与氛围,确保全员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叶明红(2019)指出,高校网络育人的目标在于将大学生培养成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和谐发展、学识才智丰厚、性情宽广通达的高素质人才。网络育人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必须完成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网络育人是高校坚守网络阵地,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的最佳选择;网络育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且有效的渠道。

1.2 高校网络育人的实效性评价

为保证高校网络育人效果,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质量,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网络育人实效性进行检验和衡量。饶先发(2020)利用CIPP模型对疫情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该模型具有宏观上的适切性,具体表现为评价的动态性、评价的阶段性与进阶性、评价的循环可持续性等,构建了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4项一级评价指标,学校环境、个人认知、智力支撑等8项二级指标,校领导对疫情背景下网络思育人的重视度、教师疫情信息监控与甄别能力等28项三级指标,并通过指标权重计算与明确评价标准,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要提升学生参与网络育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徐科技(2020)基于价值评判的视角,立足高校网络育人全过程,构建了高校网络育人三级评价体系:一级指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主要进行宏观目标的设定和描述;二级指标“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主要描述高校网络育人内在逻辑;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分,侧重于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测量点,并提出应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多元协同、多维覆盖、多主体参与的网络育人机制。

1.3 高校网络育人的载体、方法与路径

1.3.1 高校网络育人的载体

网络育人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中介、桥梁,当前围绕其基本内涵主要形成了三种论调,包括“活动论”“中介论”“要素论”。网络育人载体一般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政工作的目的、原则、任务和内容等信息;二是网络教育主体和网络教育客体具备互动关系、高度关联且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曹文泽(2016)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他认为高校应强化核心价值引领、丰富易班内容供给、驱动技术升级革新,多措并举建好易班,筑牢网络育人阵地基石;二是要坚持人本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增进管理智慧,三方协同用好易班,创新网络育人关键环节;三是要强化统合治理,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贯通线上线下发展,强化网络育人综合保障能力。姜艳(2021)对网络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媒体客户端)在网络育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她认为,“两微一端”因其传播性强、覆盖面广、受众广泛,应作为高校融媒体阵地建设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搭平台、强队伍、提品质、创品牌等网络育人应用策略。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已形成了“一体(官媒)、两翼(微信、微博)、多维(抖音、B站、今日头条等)”的新媒体矩阵,不断推进融媒体建设。

1.3.2 高校网络育人的方法

高校网络育人方法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如何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推动作用。王亚奇(2018)认为,高校网络育人方法就是为实现铸魂育人目的,在育人工作实践中利用网络媒介所采取的手段、工具、载体及模式等的总和。他认为,高校网络育人方法具有信息技术属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显著特征,并提出了网络自我教育法、网络心理教育法、网络交往教育法、网络榜样示范法、网络宣传教育法等五种育人方法类型。裴玮艳(2020)认为,网络育人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全新建构和全面实践方式。她指出,要抓住高校网络育人的“时”“度”“效”,应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学生”多元参与四位一体的网络育人机制;应着力整合多层级、多层次、多样性网络资源,促进网络育人阵地和队伍建设;应着力促进新媒体平台与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融合发展,凝聚育人合力;应着力保持网络育人的延续性,服务学生大学生涯发展。此外,学者刘新庚在其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提出“现代开放式、虚拟情境式、平等交互式”等三种形式的网络育人方法。学者宋元林在其专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中提出了“自我教育法、教乐协调法、示范比较法、情理交融法”等四种网络育人方法。

1.3.3 高校网络育人的路径

网络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生成和提升,必须依赖于现实的、可行的路径,否则网络育人只能沦为凭空搭建的空中楼阁。丰硕(2021)认为,网络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网络育人实效必须在优质平台遴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信息素养提升、网络育人项目常态化精品化品牌化、强化新媒体矩阵建设、构建一体多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田秀丽(2020)基于“三全育人”视域,提出高职院校网络育人提升路径,包括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构建智慧化网络教育生态系统;要突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强化示范性网络育人品牌打造,优化网络育人资源和内容供给;要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培育网络育人骨干队伍,筑牢网络生态安全屏障。

1.4 高校网络育人的机制构建

目前,网络已发展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变量,诸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因网而聚,必须凝聚组织管理力量,构建网络育人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张文斌(2017)认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一是要推动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和媒介的融合发展,促进互联互通互融;二是要大力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强化共建共商共享;三是要规范网络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促进育人力量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刘畅(2020)认为,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必须注重网络育人协同机制的构建,具体而言包括,设立高校网络育人运行长效机制、打造高校网络育人坚强阵地、建立具有高度媒介素养的育人队伍、培育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文化等具体举措。苏醒(2019)指出,在高校网络育人领域,已经形成了“国家总体部署和安排—主管部门牵头和指导—相关部门推广和监督—高校积极响应和实践”的全新局面。他认为,新时代构建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必须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拓展网络育人平台、培养和汇聚网络力量、强化高校师生网络素养和意识、优化网络成果评价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2 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展望

尽管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成果,但在视角创新、实践创新、研究方法选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2.1 视角创新: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

进行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育人问题研究,是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校育人方式转型的需要;是增强育人主体的方法运用实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的需要;更是朝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昂首前进的勇敢实践。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精准思政除具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理论性等一般特征外,也因技术介入、智能参与、人机协同等因素而增添了高效性、针对性、全时性和智能性等崭新的特性。在系统的精准思政活动中,必须注重信息挖掘、智慧学习和管理控制三个层级。第一,精准思政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络媒介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三者进行有效的串联。精准思政聚焦精准教育、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侧重在“精”和“准”的有机统一中解决“谁来教育”“教育谁”“怎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第二,精准思政能够提高网络育人精准度和实效性。将精准思维融入高校网络育人实践,必将能够缩短信息处理过程和工作链条,更加契合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性需求,防止教育过程的信息失真和认知偏差,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立和管理壁垒,提高育人精准度和实效性。

2.2 实践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从供给侧进行改革

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事后灭火多,网络平台多,广泛传播多;主动出击少,优质产品少,精准分类少。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校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状况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决策、精准预测、精准追踪,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提供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培育具有高度媒介素养的育人队伍。这些应成为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之意,也应作为开展网络育人实践的必然要求。同时,系统的精准网络育人实践,还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必须注重网络育人载体的选择和方法的创新,必须致力于推动育人实践的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协同性,必须致力于构建网络育人提质增效的保障机制。这些其实都是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的具体举措,各种策略都可以成为具体的细分研究方向,能够为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注入思想活力和实践动力。此外,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还应注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研究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生成网络育人的有效策略和生动路径。

猜你喜欢
精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