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桂娟
(莒县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500)
所谓的国有企业,主要指的就是我国中央政府参与投资,并且中央政府参与控制的企业,常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利益和政府意志的影响。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我国国有企业以及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环境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变化,明确现行财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财务制度进行改进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更高质量地落实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呢?建立完善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前提条件。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在我国,国有企业投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同时政府也对于国有企业行使管理职能。为了实现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国家往往会派出相应的工作人员进驻企业内部,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生产活动进行主持[1]。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国家的管理职能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分担作用,它的主要职能在于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对国家的经济秩序施加影响。与普通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有盈利方面的职能,但是盈利并非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唯一目标,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国有资产能够实现保值以及增值。另外,国家在实际进行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同样必不可少,国有企业通过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维护社会利益,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企业属于国营性质,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取的利润则需要上交给国家。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自身还具备一定的公益性质,具有推动国民经济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对于国家经济调节目标的具体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价值。
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我国经济体系中,虽然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占比不断增大,但是,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依然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大型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到我国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民营经济[2]。而国有企业却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冶金行业、机械行业、电子行业、化工行业以及石油行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出口创汇的过程中,我有企业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另外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国家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积极执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民营企业相似的是,国有企业的设立也需要依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民营企业在设立过程中以及国有企业在设立过程中所需要依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于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特权,获得国家给予的更多的优惠。但是,国有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过程中虽然享有一定的特权,也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相应的政策性限制对国有企业依然有效。而且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职能也往往更加丰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家不仅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掌权者,国家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要能够实现双重身份。
从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很多上市公司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由于此类企业的股权普遍存在高度集中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对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拥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监事会以及公司董事会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企业的董事会多数情况下是由大股东掌握,换句话说,大股东在企业内部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小股东的利益难以保证。而从现阶段非上市国有企业改制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被改制成了国家控股公司以及国有独资公司,但是,这样的改制却普遍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个别公司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方式,也就是现阶段社会上常说的“翻牌公司”。在这样的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往往更加普遍。
由于很多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产权制度以及产权理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经营者以及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产权理论是以技术、知识、信息生产、信息使用、信息分配为依托来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机器、厂房、资本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结构,突出资源配置结构中知识资本的地位,从现代经济的角度来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于企业财富的创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在资源配置方面往往更关注投入资本以及有形资产两个方面,却普遍忽视了对知识资本的高质量配置,对于智力劳动相对排斥,多数情况下,智力劳动者对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权都相对较少或是根本没有。如此,导致在很多国有企业中,一线员工、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所有者之间都存在较为尖锐的矛盾冲突。
一方面,现阶段很多企业采取的都是两权分离的管理方式,企业投资者是委托者,企业管理者是代理者,企业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相应的经营活动享有一定的知情权以及收益权,但是,企业投资者自身却不具备参与经营的权利。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没有出资的义务,在没有约束以及相应监控的基础之上,企业经营者往往不需要负责对投资者资产的增值以及保值。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投资者在利益来源方面也存在着普遍的差异,投资者的利益来源主要在于税后的利润分享,经营者主要的利益来源则在于奖金、薪资以及福利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者在工作目标方面存在不一致的特点。投资者往往更多地希望经营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能够从长远以及整体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实现股东财富的增值[3]。但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不希望承担过多的风险,他们有在任期内做出一定成绩的愿望,但是也同样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回报,他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是从短期利益的角度出发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的矛盾。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往往更多,首先,网络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企业没有做到及时以及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对于外部以及内部的信息不能做到及时利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决策方面的风险。其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寿命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存货风险也在持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产品开发风险以及产品设计风险。此外,电子货币技术以及网上银行技术的逐渐成熟,媒体空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货币风险。最后,网络背景之下,资金安全以及信息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对潜在的各种危机以及风险进行防范,就成为了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很多国有企业都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这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乏对于无形资产的运用能力,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普遍存在低估的问题。二是企业自身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规范性,会计信息的质量整体较低。三是企业财务人员的问题,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要重新让国有资本退出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现代企业制度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一股独大。要逐步减少国有股在企业股份中的占比,积极落实国有股减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完善的员工持股计划。在充分考虑我国现有情况的基础之上,为所有具有持股权的员工开户,每年将特定比例的现金存入到特定账户中,在员工持股会以及公司的信用担保之下,银行通过购买公司股份的方式短暂拥有企业股权,针对员工的工资收入以及分得的企业经营利润要进行一定比例的扣除,并将其划到特定账户之中,目的在于对银行贷款的本金以及利息进行偿还。在还清全部贷款之后,全部职工持有股权。这样的操作方式,一方面,将员工真正转化成了企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推动了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有序退出。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企业在实际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就是产权激励。而通过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则能够充分发挥产权激励的作用,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在股权设置过程中要能够尽可能地体现开放性,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开放股权的设置,积极吸收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法人在公司入股。同时,企业外的个人也可以参与入股,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使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增强企业对于外部人力资本的吸引力。最后,对于企业现有的国有股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其转化为债权。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可以通过债权利息的方式获益,但是不需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
企业在实际落实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人的管理,加强推动人的发展,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要求。而伴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也应该积极地对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管理理论进行创新,理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人本化的基本理念,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有效的协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财务主体方面要能够体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大致包含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与企业存在官方的或是正式契约关系的个人或是组织,常见的包括客户、政府、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财产资本所有财产资本所有者等。第二个大类是环境保护组织、社会公众、企业所在社区、消费者权益组织等。企业在实际开展理财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重点考虑第一类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其次,对于财务管理目标要能够进行重新确立。一方面,财务目标要能够体现多元化的特征,伴随着企业资本结构的逐渐变化,在企业内部,物质资本的占比也在持续下降,要加大对于企业知识资源的关注程度,同时要能够将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企业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的增值,同时也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责任要能够体现社会化的特征,国有企业要能够重视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对生态文明进行维护。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能够推动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同时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现阶段企业投资者无法保证自己利益的问题,企业方面需要针对经营者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为了增加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力度,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针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形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对于经营者的监控力度,并且收到了较好的监控效果,但是要想使财务管理目标能够真正得以达成,单纯依靠监控约束的方式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企业经营者建立激励性报酬管理机制,且这种机制要能够体现长期性,引导经营者加大对于长期业绩的关注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外大型企业有着较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加强借鉴。
企业方面要能够加大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使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能够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能够主动衡量防范风险,捕捉风险。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信息网,加大调研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评估以及预测投资项目所能够产生的收益,使投资决策的可能性和科学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最后,企业在实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无形资产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来说往往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首先,要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理论进行积极的调整以及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大对于无形资产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在进行企业核算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忽视无形资产的情况。
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构,加大对于会计管理制度建立的关注程度,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真正得以提升。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于原始记录的管理;另一方面,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推进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构建国有企业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就需要充分依托现阶段外部社会的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加大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力度,提升财务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