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控制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均取得一定可喜的成绩。我国对预算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大概20年,其尚未成为我国企业可依托的内部控制与资源配置模式,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的应用落后于自身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增强竞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积极考虑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周转效率的方法,通过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协助企业科学预测资金方面的风险,有针对性的管理与规避,基于一定数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正确指导。针对当下我国资金预算管理不完善的现状,应加强分析,通过合理措施加强改进与完善。
资金流、资金结算、调配、运作等均是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其能实现对以上多个要素的系统化管理,协助企业实现筹资规划、合理投资、经营过程与现金流的高效管理。当下,国内部分企业的经营效率偏低,引起这种情况的因素较多,而归根结底是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特别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时常会出现财务信息不完善、财务信息有误等问题,势必会降低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也阻碍了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过程。
资金使用阶段会存有一定风险,比如信用政策放宽时一方面能协助企业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收款环节出现多种风险因素;企业拥有充足的库存方能提升发货效率,但也可能滋生出库存积压问题;企业为了留住部分供应商而选择降价方式,很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通过加强资金预算管理,能协助企业规避如上这些风险,为企业实现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能大幅度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健康运作发展有更大保障,就一定要加大资金运营管理力度,而以上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有开发周期漫长、资金投入额度大、宏观政策对其会形成显著影响等特征,其作为一个高投入行业,理应基于资金预算管理去量化与固化战略目标,参照当下企业的业务运转状况,将全面预算方法用于资金管理阶段,其能发挥长效监控作用,帮助企业探寻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以预算汇报体系为载体将其呈现给企业决策层,力争将企业战略规划转变成动态化、长期性监控的过程,使企业的经济行为更具规范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观指出,企业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只是形式简易的会计工作,日常工作执行阶段,也只是将其交由财会人员,以上还造成部分企业内部长期没有确立资金管理地位,在这样的情景下预算管理的作用也被弱化,在现代企业内,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涵盖多方面内容,比如资金使用、调配多种资源等,通过加强资金管理,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更大保障,更加精准的控制资金的应用与周转过程,使资金价值实现增值有更强大支撑[1]。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较为庞大、复杂,牵扯到的人员数目繁多,在一些状况下,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不密切,信息沟通不畅,数据共享率偏低,造成很多管理工作均很分散,不利于企业实现健康持久发展。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能协助高层管理者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当前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这样企业在制定下一年度的运营战略计划时将会有更可靠的参考,不仅能凸显出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还能完善资金使用结构,尽早分析出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对企业有关主体的行为起到一定管束作用,规避其出现过度追求高收入增长与尽可能压缩成本费用的情况,使企业内部组织各要素有序、有效运作得到更大保障,逐渐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
很多企业将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纳入至财务部门的管理范围,预算管理工作推进阶段也是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的参与度整体偏低。但因为财务部门自身现实运作阶段需处理大量的工作事宜,并且工作内容繁杂,以致对资金预算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长期没有确立该项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所处地位。企业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阶段过度的重视资金管理,而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这是造成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不全面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流程欠缺规范性,资金预算阶段很难获得完整的原始数据,日常资金预算管理阶段动力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资金预算管理的作用。
部分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阶段,长期滞留着部分问题,对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一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金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形成较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但其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阶段,因为没有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作支撑,或者考核制度内容缺乏完善性,导致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相互脱节,企业重预算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以上这种情况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导致全面预算丧失自身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预算日常管理制度长期得不到完善,很容易挫伤企业基层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此时全面预算管理效能也很难发挥出来。
首先,对于现代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而言,只有当其资金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得到保障时,方能使企业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现有效推进。但是实际状况是企业内部没有采用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多数企业生产阶段应用的是增量预算编制法,等同于把上一期形成的预算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而后直接对数据进行增减处理以实现预算目标,以上这种传统方法尽管能实现直接编制预算,但是站在全局视角分析,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针对上一期预算数据的合理性没有做出精确界定,若企业当下的发展计划和上一期存在较大出入,但却盲目进行预算编制时,一定会对预算编制结果的精确性形成不良影响,不仅难以协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使企业耗用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2]。其次,还有一些企业至今没有实现资金预算编制的独立性,经常将其和其他预算合并编制,将其看成是经营预算的构成部分,导致资金预算编制仅是单纯的汇总其他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很难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最后,纵观资金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财务部门很少会咨询业务部门,基本是依照既往年度的资金应用情况执行该项工作,没有全面考虑企业后期活动带来的影响,很难确保资金预算指标的合理性,外加很少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编制方法,仅以简单的财务核算过程为支撑,很难确保资金预算自身的科学性。
资金预算管理是基于预算的编制、实施、整顿与考评等诸多过程,进而使企业各项运用活动有序推进得到更大保障,这也就预示着现代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均是紧扣经营管理目标而推进的。但通过观察企业管理过程,不难发现预算管理的细致性不足,很难科学整改企业现存的业务运作流程,也很难科学调配各类资源,资源的应用效率固然得不到保障。虽然近些年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尝试由既往单一的财务预算朝向资金预算、业务预算方向转变,但在现实操作中发现,预算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之间存在着不小差距,导致业务流程结构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可能会扰乱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管理对象以企业的资金为主,资金自身有灵活性强、流动性快等属性,故而应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一些现代企业运营阶段过度的重视经济利润创造情况,而忽视了加强管理的必要性,不同部门之间没有设定明确界限,很可能导致职责混淆,进而引起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理应定期检查企业的资金管理情况,但实况是预算管理流程不明确,以致企业预算和现实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内,设定预算目标为第一要素,不管是股份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或国有企业。从形式上分析,基本上是利用由数个单项预算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去呈现出预算目标的;从本质上分析,其对外能较清晰的呈现出企业的战略目标。针对企业远期战略的管理,预算管理在某段时间内对资金实施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战略性目的实现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的战略重点决定着预算目标的基础取向,执行全面预算方案时,不仅能清晰的阐明企业各管理层作出的各项决策对应的财务数量,还能较充分的表现出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经营目标与理念,并获得更多有力依据去管束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故而,现代企业预算管理阶段要重视编制连贯、长期性的规划,确保资金预算管理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避免经营决策的盲目性,推动企业长效发展。
首先,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为确保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一定要有合理的意识作支撑。为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重视做好资金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鼓励并督导各部门主动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并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提升广大基层员工对加强预算管理意义的思想认识水平。其次,将资金预算管理整合至企业文化建设阶段,并主动扭转当下财务部门占据主导地位的运作模式,将企业运营战略作为基础,把预算管理演变成促进企业远期发展战略目标达成的基础性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过程,使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能高效推进[3]。最后,要督导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统筹发展,大家设定共同的利益目标,全力维护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效能,日常工作中严格依照制度要求实施,帮助企业日常运营阶段能获得更充足的资金。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也能协助企业更加规范管理资金的使用过程。
首先,要给予资金预算管理编制工作较高重视,严格依照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合理调配资金,提升其利用效率,资金的预算编制要具有较高的客观性、科学性。其次,要重视增强资金预算管理的执行力,预算执行力对资金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能起到一定检测检验作用,运行高效的执行力一方面能使资金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得到更大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再者,现代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要表现出灵活性特征,善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整体提升企业内部制度的运作能力,若企业的外部环境遇到变故时,能够及时调动内部力量去应对当前的挑战。最后,主动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是企业资金运用实现正规化的重要基础,参照企业当下实况,建设出个性化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实施完善的考核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也能协助企业更快速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企业在构建考核机制过程中,应确保其公平性,在企业内部加强调查,广泛吸取各层级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合理的考核指标,并重视对考核机制实施情况的追踪,科学测评相关指标的合理性,针对最后做出的考核结果要定期公示,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4]。通过实施以上办法,不仅能使考核机制公平性、公正性得到保障,也能协助企业管理者更及时的探查到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执行阶段存在的弊端,尽早整顿,将预算管理考核工作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合理执行这一措施,一方面,有益于优化企业的资金预算编制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还能使预算编制结果的有效性得到更大保障,故而需要遵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认真落实这项工作,立足于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通常资金预算编制方法有弹性,滚动与零基预算法三种,依照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及财务内控的现实需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预算方法去编制,也可以联合使用多种方法,只要当编制的资金预算结果有较高的执行力时,方能减少企业的资金浪费现象,规避资金损失,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撑。
这是实现资金预算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被用于各个行业中。现代企业运营阶段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当下的发展状态,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工作质效。资金预算管理阶段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处理,把企业资金应用相关数据及时输入至程序系统内,系统自动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为企业后期预算管理工作推进创造更大的便利性。
资金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还表现在管理制度完善方面,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用于预算管理工作实践中,其在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方面表现出良好效能。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为企业预算工作开展阶段有更多的选择,协助企业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预算管理方案[5]。
秉持注重实效、节省必需、凸显效益的规则,合理应用综合均衡、统筹兼顾、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现实需求等方法,真正重视市场调研过程,实现科学决策,合理计划与部署资金。编制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模型的资金管理方法,使资金申请、拨付流程与常规管理工作均衡规范化运作。为了更好地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需求,要科学确定企业运转资金的需求量,遵照轻重缓急原则,做到统筹计划安排。尽量将预付账款项降至最低,尽早清除垫支借款,规避发生“白条抵库”、资金坐支、资金沉淀、超过限额使用等不良情况,借此方式持续提升资金周转速度,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首先,重视对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建议现代企业积极建设ERP现金流量管理系统,进而为预测与分析现金流量提供精确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能够较全面的了解到企业财务、日常经营及偿债能力等,合理预测现金流量状况,结合实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6]。
其次,加大对预算的监控与整顿力度。可以采用“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方法开展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拟编年度预算总额,而后定期预算分析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量,将季度预算分解到各个月份中,指导企业各个部门更科学的计划与部署下个月所需的资金。
最后,重视对现金流量预算风险的测评。现代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针对那些和现金流量存在一定关联性的决策,要求管理者要认真分析多种因素形成的影响,科学评估现金流量预算风险,针对投资决策,不可冒进也不可过于保守。应在全面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生产运营目标,准确辨别出资金运转阶段可能会面对的风险因素,加强管理控制,进而使现金流量的安稳性与实效性得到更大保障。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为确保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能顺利推进,一定要合理确定管理目标,改善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重视制度机制的建设与执行及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需要企业全体职工协同努力、密切配合,将资金管理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进而使现代企业健康、长效发展得到更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