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媛
(讷河市环境监测站,黑龙江 讷河 161300)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各个行业的生产作业,都需要水资源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果发生水资源紧缺或污染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还会阻碍行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防止或减少水资源污染、紧缺等情况的发生,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实践策略,水环境监测便是其中之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防治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要想获得较为精准的监测数据,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就要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监测路径。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下,我国重工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是,多数企业过于注重自身利益,对污水处理缺少应有的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增加生产水中的金属元素,如果排放到水环境中,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金属污染。此外,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水环境中的金属污染难以彻底消除,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将其视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常指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领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类、双酚A 等,这些有毒物质不仅会破坏水环境,还会影响人类和动物的激素分泌。据了解,毒化学物质是难以彻底分解的,并且影响时间较长,给土壤资源、水环境以及人类和动物造成漫长而又严重的影响。[2]因此,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时,要重点检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同时采用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努力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常规理化分析方法难以反映出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导致监测数据缺少准确性,无法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如果使用生物毒性检测,如藻类、细菌、微生物传感器等进行检测,不仅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还能节约检测资源,降低检测成本。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水资源具有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水资源遭受了严重损失和破坏,水资源枯竭与水环境污染问题比比皆是。为了解决并改善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进行治理,并且因地制宜地组建了多个水环境监测部门。水环境如何治理,采用哪些方法开展治理工作,都是以水环境监测结果为依据的。[3]也就是说,只有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才能获得较为精准的数据,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数据保障和支持,实现治理目标。因此,水环境监测部门要认识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事实为依据,积极探究有效的检测方法,加强技术手段和仪器的改进,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制约。
对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来说,除了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管控外,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给予保障。但是,从实际来看,多数水环境监测部门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但在法律法规方面,由于我国针对水资源监测的法律法规较少,并且缺少完善性,导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进而影响水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
水环境监测中,要想保证监测质量,获得较为精准的监测数据,就要重视仪器与方法的选择。从目前来看,工业的发展虽然为我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但也滋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要想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就要做好前期的监测工作,同时对监测设备、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监测方法和设备开展工作,将难以保证监测质量。[4]
水环境质量监测,需要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先进的仪器和方法,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监测人员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由于水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需要专业人士完成相关工作,并且要求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工作中认真负责。[5]但是,并非所有监测人员都符合相关要求,一些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掌握监测方法与技术,还有一些监测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能主动、认真地完成监测,导致监测质量与效果不尽如人意。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应实现精细化管理。其原因在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的环节和具体指标、内容等,但是目前相关的监测人员往往比较注重试验分析过程的质量监控,在准备、样本采集及样本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质量管控力度不够,质量控制方式也比较局限,没有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全面的质控监测方法。
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与完善的监测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水环境监测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国家提出的相关要求,对现有的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同时遵循推陈出新的原则,根据时代发展趋势摒弃传统管理办法,注重网络技术的运用,采用现代化技术对水环境的质量监测网进行完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水环境监测现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水环境监测工作全方位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监测质量,获得较为精准的监测数据。[6]
仪器和技术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命脉,只有采用先进、优质的仪器与技术才能保证监测质量。因此,水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先进仪器和方法的引用,虚心借鉴发达国家的监测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运用,如GPS 技术、GIS技术、水质移动检测技术等。另外,还要加强监测仪器的保养与维护,避免仪器损坏影响数据的精准性,同时延长仪器使用年限,降低监测成本。
首先,水环境监测部门要提高准入门槛,只招聘专业人才,其他专业的人才一概不录用,同时注重能力水平与个人素质的考核。其次,定期组织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水环境监测原理、监测要点、技术的合理使用等,通过考核掌握监测人员的学习情况,合格者上岗工作。再次,鼓励监测人员外出学习,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等丰富监测经验,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素质。最后,完善管理制定方法和激励机制制约监测人员的行为,对于懈怠工作,积极性低的监测人员,要予以警告或处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较高的监测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7]
样品采集水平直接影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和数据准确性。因此,水环境监测部门要给予重视,运用有效手段提高样品采集水平。首先,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水样采集工作,注重采集流程的优化创新;其次,深入考虑地域对水样采集的影响,施行多地区多次采样,保证采集样品的多样化,以便如实反映各地水资源的情况;最后,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对水样采集工作的影响,如气候、地理位置、仪器、方法等,运用有效手段进行规避,防止其他杂质进入水样当中影响其精确性。[8]
综上所述,经过国家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资源利用率逐步提升。但是,水资源治理是一项持久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仍需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力度,根据提供的监测数据继续部署,探究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因此,水环境监测部门要做好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获得良好的监测效果,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