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内审工作方法的思考

2021-01-03 04:17王莉华
企业文化 2021年35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监督

文|王莉华

(作者单位:云南华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审计工作在国家和党的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结合国企的实际领悟,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精神,通过高效能地开展企业内审,促进企业查找问题、评价风险、改善管理、强化内控、实现目标,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国企开展企业内审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本文从内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出发,对企业内审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创新企业内审工作方法的思考和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指出,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粗浅的探析:

一、开展内审工作重要意义及目标要求

(一)从实践看审计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下,依法履行内审职责,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务实有效的内审监督体系,使内审监督成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夯实管理基础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审计机关自成立至今30 多年时间,于不同方面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如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有效维护、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提升、廉政建设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等方面的基础保障。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之后,对党中央内令行禁止、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依法治国方针的促进、廉政建设方面的推动等均作出了重要伟大的贡献。

(二)从目标要求看审计工作的效能

要确保审计工作效能,笔者引入审计工作的“7 个W”,即: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谁来审?审计什么?怎么审?怎么评价审计主体?怎么使用审计成果?这是开展企业审计工作必须明确的。

所谓内部审计具体工作,是指需要针对本单位和所属子单位内部产生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活动、内部的有效管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给出建议,促使单位内部实现既定目标,达到完善治理的成效,属于一种独立性、客观性较强的确认和咨询型活动。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其具有系统规范的特点,针对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工作情况、风险管理进行严格的审查,以适当性和有效性为基础,促使组织达到治理完善、提升价值和实现目标的效果。

经过前文的论述可知,企业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的经济活动开展为前期基础,后续逐渐拓展以管理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其中的重点在于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促使目标达成、强化经营效率等方面,最终的目的在于评价和优化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可以总结为查找问题、评价风险、改善管理、强化内控、实现目标共5 个大的环节。

二、创新企业内审工作方法的探析

(一)着力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政治性”

必须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是从审计工作体系、制度“顶端建设”入手,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政治地位”,加强对审计结果的“政治定性”,提升被审计企业的“政治认识”。二是审计中结合企业特点,压实层级管理责任,真正做到零盲点审计监督、零死角风险防控、零容忍问责惩治,使企业内审工作“形”“神”“威”“震”同在。

(二)着力打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常规性”

一是加大企业内部审计频次。除了目前已开展成为常态化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以及“物资采购专项审计”等内审工作外,加大年度审计工作频次和力度,形成“企业内审”常态化、高频化。二是综合统筹运用内部工作信息资源。目前,昆钢公司的审计机构为“监审风控部”,审计部门可按照有关规定多渠道掌握公司所属企业日常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信访集中问题等信息,通过内部信息做好摸底,提升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切实制定提升企业内控管理的内审方案及工作计划,针对性地开展“诊病式”内部审计。三是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实践的“创新融合”。在企业党委巡察办的政治巡察后,根据巡察中发现的情况及线索进行问题分析定性,由党委巡察办、纪委各司其职,对符合审计范围的企业及时跟进专项审计,强化巡察、纪检、内部审计融合模式,形成“三种方式”合为“一种监督”力量的监督“3+1”模式。

(三)着力延伸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渗透性”

延伸企业内审工作的渗透性,就是要提升企业内审工作的覆盖面,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一是加大对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以及对企业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大对涉及民生资金使用等项目的审计工作力度。二是拓展审计范围的“重点多数”。除企业开展经责审计,企业内审集焦在国企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外,要转换审计“视角”,结合企业内部的低职岗位违法犯罪案例,将审计向企业中具有重大或较大业务处置权的敏感岗位人员延伸,形成非领导干部的“公务人员”必须接受全覆盖“监督”的工作形态。三是分析关注企业常规风险外的“隐形风险”,开展专项审计。要强化企业管理中辨识度低的管理风险分析,紧盯小项目开展审计,通过查找问题后“放大”政治定性,以小见大,形成党纪党规的强有力的“震慑”,提升审计整改后效。

(四)实践提升企业内审工作手段的“多样性”

要在审计机构进驻企业审计期间,要多措并举开展企业内部审计。一是在查阅书面资料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以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有针对性、分层级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开展谈话或函询工作,多维度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二是要在上级审计部门及昆钢公司监审风控部的领导下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三是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日常监督中的数据运用分析。

(五)全面打造企业内审人员的“复合性”

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必须高度重视注重内审人员队伍建设及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实施内审人员的分类管理和动态培养。一是按照企业内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开展分类管理,按照审计人员A、B、C、D 类别管理。A类为综合业务素质优秀,应用于重难点、风险点或新启动的安全环保、风险投资的新领域审计;B 类为综合业务素质较好,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等常规管理活动的审计;C 类为综合业务素质一般,用于常规审计、小项目审计;D 类为企业内审“预备队”,可从下属集团抽调有一定工作基础、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潜力的审计人员组成“机动小组”,根据实际工作分别参与A、B、C类人员的审计项目与内部审计实操,原则根据审计人员工作实绩进行“D-C-B-A”人员动态晋位升级管理及审计人员梯次培养、选拔,做到“聚才”“引才”“造才”。二是注重实绩,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统筹管理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成绩较好地给予组织培养,交付重任。对不敢担当、不愿监督的进行组织调整,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三是对审计人员开展项目化管理。按照企业制定的审计工作方案及年度审计计划,结合审计项目实施项目负责制。四是A、B、C、D 类审计人员定期参与“见习”不同内容的企业审计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企业内部审计涉及较强业务性,除审计人员按照自身业务专长参与规定的常规审计项目外,需要定期轮换参与专业性以外的企业内审项目,以新的重点内审项目“压担子”,或以“见习”方式“拓思维”,在审计实践中补齐业务短板,不断增强审计人员业务知识的综合性,深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在依法全面实行审计监督应有职责的同时,促使企业内的高效发展维持、高质量稳定运行;促使全面深化改革活动进展的同时,使得权力的规范使用,促进反腐倡廉,企业内审工作任重道远。企业的审计机构以及各级党组织一定要积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积极建设出一支坚定信念、精通业务、清正廉洁的高素养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作为一名基层专职审计人员,必须忠诚履职,强化职责担当,以“忠诚心”“公正心”“进取心”“严格心”强审计、强监督,以务实高效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监督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