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简安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全州有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甘孜州作为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尤为滞后,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村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因为受外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落后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高层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甘孜州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很难吸引到专业的高质量财会人才。全州近3000名村级财会人员中,60%以上的从业人员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持证的专业会计人员不足50人。这些半路出家的非财会专业人员在上岗前很多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财会培训,会计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而随着财务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部分村级财务人员连基本的财务程序都不清楚,这使得财务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另外,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怕得罪人,不坚持原则,缺乏风险意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使整个监督过程流于表面,严重阻碍了财务监督体系的运行。
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但目前很多地区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都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框架下搭建的,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两者的贴合度不是很高。面对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现实操作需求。
一是村级财务管理应参照《政府会计准则》与《政府会计制度》来设立会计机构及配置会计人员。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委托代理机构发挥着主要作用,委托代理机构往往是作为镇政府的下属单位存在的,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在对外业务往来中受到了很多制约。工作人员也往往是由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兼任财会人员,这使得队伍不稳定。二是部分地区只是参照了国家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这导致面对民族地区劳动资源短缺、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管控。面对复杂多样的农村财务活动、经济业务只是按照村干部的主观认知有选择性地执行。在整个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管理不能发挥事前预测预算,事中监督执行与事后分析总结及监管的作用,轻预算、重建设,轻实物管理、重资金使用,贪污挪用公款、挥霍浪费资金、编造数据、信息不透明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缺乏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流程,导致白条入账,无凭证收支,资金发放不规范,大额现金使用,报销流程不规范,科目、账簿设置混乱,票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大量存在。
这两年,民族地区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扶贫资金、惠农资金相对较多,对资金的使用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国村民委员会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监管作用的发挥。村干部的权力较大,财务管理人员很少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村监委会与理财小组等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民族地区的农村村民又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监督意识,不知道利用手中的监督权力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使得财务工作流程不规范、财会档案资料管理混乱、监督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量化的考核指标与完善的奖惩机制等问题层出不穷,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制约流于形式。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乡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迫在眉睫。但很多地区的财务人员还在使用传统的账务处理模式,信息化素养较低,不能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这使得财务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化程度较低。再加上部分乡村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没有配备较好的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财务管理办公软件,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得不到足够的支撑。
面向社会招考选拔具有一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及经验的人才。对原有的财务从业人员,鼓励他们通过成人教育、本土人才培养等模式提升学历,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初级会计师或中级会计师等资格考试,要求持证上岗,从根源上提升能力。加大对乡镇记账员和报账员的理论培训,重点培训涉农资金的使用、“三资”管理等。通过线上网络培训、线下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提高村级财务人员财务核算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注意提高其责任心与使命感,维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在甘孜州,由财政局牵头多次组织各乡镇财会人员在本地高校进行业务培训,采取“一对一教、手把手学”的模式,对乡镇财会人员进行政府会计、预算会计、会计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题业务培训。还在各县设立多个业务标兵,以点带面,对口帮扶帮助解决财会人员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鼓励村级干部参加政府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增强管理意识。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民族地区村级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明确岗位职责,层层细化要求,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甘孜州采取州、县(市)、乡镇三级联动的工作方式,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工作要求和“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的工作思路,根据乡镇承担的社会经济管理事务等因素,合理划分县(市)、乡镇支出责任,逐步将适合乡镇管理的支出事项下放到乡镇,明确乡镇财政在履行预算收支执行、监督财政资金使用、落实强农惠民政策、财务会计指导和乡镇资产债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责,赋予乡镇自主管理权限,提升乡镇财政的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州确定建立的49个规范化财政所已基本完成财政所挂牌、人员调剂、办公场所、设备配置、制度上墙等工作。
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资金使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突出依法理财、注重流程设计、完善岗责体系、健全配套制度的要求,甘孜州先后出台了《甘孜州进一步加强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制定和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分岗工作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对经费的开支、财产物资的购置、经费审批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另外,在各乡镇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严格执行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在资金支出时实行多人签字、多岗审核制度,在票据使用时实行交接登记制度,在财务人员之间实行双岗替岗制度。为了预防腐败的发生,对村干部的权力进行约束,甘孜州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审批流程,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筹资筹劳等事项列出了村级干部的用权范围,设定了审批额度,明确了办理步骤,并借助新媒体平台等进行政务公开,让老百姓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进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大量扶贫资金、惠农补助涌入民族地区的农村,如何合理地分配使用这些资金,避免挤占挪用公款等问题,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控制、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要。监督工作中,对外应与纪检部门、监察部门、财政审计部门配合,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专项检查工作,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对村干部的贪腐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对内要执行审查和审批程序,规范岗位设置、报账流程等,及时进行资产的清查盘点,掌握村级资产的实际情况,弥补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村民财务监督意识,发挥村民与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
甘孜州通过“云尚行”大数据平台,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对扶贫资金和惠农补助的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建档立卡户进行点对点的反映。通过QQ、微信、微甘孜等新媒体工具,借助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可以使农牧民群众了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解决过去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使群众心中有一本明白账。村干部、纪委监委、审计等各级管理部门只需要打开电脑就可以实时监控资金流动全过程,管理资金使用情况,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提升村级提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应重视加强“互联网+”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利用,加快村级财务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针对各地区农村的特殊情况,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网络建设,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改造,推动代理记账制度,依托云平台或财务代理中心,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进行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提升,打造财务管控系统。
甘孜州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从2018年开始在全州2679个行政村推广应用“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进而提高甘孜州的村财务管理水平。依托“云尚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全州村级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账簿。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平台,将原有的村级财务核算的原始凭证通过扫描等方式直接上传到互联网平台,并将其存储在云服务器中,便于财务信息与报表的实施公开。利用财务智能化来替代传统的机械化财务处理工作,如技术含量较低的出纳、记账、编制报表等工作,就可以通过设定的工作流程与处理程序来自动处理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地区村级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低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平台可以了解各项资金的流向与落实情况,确保每一笔资金精准地用于对应项目,特别是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甘孜州在“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实施过程中,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完全实现了对账户的精准管理、资金的精准使用、过程的精准监督。
总的来讲,我国民族地区的村级财务制度建设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在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有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助推乡村振兴,打造最优乡镇、最美村寨,全面实施甘孜州整体提升战略,实现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