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息之“竿”,见教学之“影”

2021-01-03 04:56马丽英
启迪·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语文课堂信息技术

马丽英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学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语文课堂的设计,分析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结合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更为生动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融合途径

引言:

三、做好课堂兴趣的引导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是更加明显的,而且拥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待,为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好感。过去,教师只是用板书或者是口头讲述的形式,为学生解释语文的原理,这种方式过于死板,无法真正让学生拥有探索的动机,久而久之也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当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通过视频和技术来获取知识的,因此教师也要把握好信息技術的优点和特色,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选择女娲补天的视频或者是图片,用多媒体为学生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女娲补天的来源和历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女娲的相貌和五彩石的形状,让他们获得更加新奇的学习体验。

四、实现情景的延伸和拓展

小学语文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特点,牵涉到不同领域的学科,也贯穿古今中外的经典,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文章的宗旨和中心思想,他们的感触也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上。再加上,小学生的人生阅历较为稀疏,他们对于某些特定社会事件的感触并不深刻,无法了解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可以融入到语文的氛围之中,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过去,教师也曾经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但只是单纯的口头描绘,这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余地,学生也很难与教师勾勒出的画面融合到一起。在信息化的引导下,教师就应当利用音效,影视等多种数字化的符号,例如,在学习《黄继光》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尽管学生都可以感觉到黄继光的爱国之情和牺牲奉献精神,但处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必然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场景。所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搜索与黄继光有关的历史资料,让他们了解黄继光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在课堂上为他们播放黄继光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深刻的揣摩黄极光彼时的心境。此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你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如此,你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作为?让学生加深对英雄形象的感悟和理解,激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五、拓展学习渠道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广阔,他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能够随时依靠网络资源来补充知识。在过去,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少完全掌握在教师手里,所以他们的认知会受到教师主观意愿的限制,而现如今,只要学生想学,他们就都可以了解更为广阔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地域的限制下,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杨梅树,甚至连教师也同样如此,所以他们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一手资料。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参考性案例,参照其他教师的讲课方式,为学生搜集与杨梅树有关的素材。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自行补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的寻找知识点。又或者,在学习《鲸》这一篇文章的时候,部分学生对海洋生物也产生了相应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看法,鼓励他们利用数字平台搜索海洋生物,并在课堂上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成果,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1]。

六、培育综合素质

在传统课堂的引导下,学生的位置是相对被动的,他们只是倾听者,不能成为传播者和反馈者,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锻炼的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融合以后,学生接触了更为全新的教学板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且富有生机,师生之间的交流密度也逐渐增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凸显出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价值。例如,在学习《父亲的菜园》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只是理解了文章的情感,但在脑海中却无法想象出文章的情景,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并不了解菜园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出菜园的景象[2]。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的结合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兴趣的引导,情景的延伸和拓展,学习渠道的完善,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王宣.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探究[J]. 新作文:教研, 2020(9):1.

[2] 南变红, 梁旭斌. 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融合的必然性[J]. 科普童话, 2020.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语文课堂信息技术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