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连
摘要:有效教学在我区实施试点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教学改革是课改的核心部分,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更影响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农村中小学的课改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有效教学提供的只是有效教学的一种理念,如何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有效教学
“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操作性,实用性强。其操作技术容易被教师普遍接受,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所体现出来的核心思想,一是教学理念的转化,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方式上的一种强化;二是学习主体与教学主体角色的高度融合;三是体现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的特点
笔者就小学在实施有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同一个学校不同层次的班级,同样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效果相差迥异,再次说明了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固化的模式。
(一)师生角色的转化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早期的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无疑会带来一定的排斥性。在地方部门一些教育政绩观的影响下,学校也不敢贸然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大的改动。现在的一般做法仍然是专项研究,小范围内试点,有计划地推广。
1.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开展有效教学工作中有应付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保守的地方,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抵触性,这源于原来的一种教学常态,不愿作大的改变。教学是大事,谁也不愿意作过多的变动,毕竟这有风险,因为他们意识到,一旦展开,将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2.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有效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所有的教学理念都是通过教师的组织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近年来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得到了补充,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这部分教师年轻力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有效教学充满激情,是主要的践行者。在施行教学改革中,中青年教师所体现的力量是主要的,这在公开课中得到体现。他们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对教学方式敢于创新,不囿于某一种特定的方式;二是接受信息量大,在多媒体课件演示、收集信息等方面有优势,善于通过网络完善知识构建;三是与学生认知具有相似性,思想接近,易于沟通,对实施有效教学方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相容性。
(二)实施有效教学仍具有一定的阻力
阻力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
一是行政方面的干预。由于各学校对有效教育的认识并不一致,管理者在试行政策方面有所保留、有所限制,体现在课时安排上得不到有效保证,其实质上仍是在教学创新上缺少勇气的表现。
二是教学评价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衡量教学效果仍然是通过成绩这个唯一的手段,虽然现在已经取消了成绩的排名,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所体现,导致教师的教学手段、方式仍是为分数而服务,可以说评价方式没有相应进行改变,是推行有效教学出现软阻力的内在因素。
三是农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低,知识面小,对有效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效果不佳。这是来自学生方面的客观阻力。相对来说,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子女教育上主要还是隔代进行。这无疑在知识面上还是知识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进行有效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或者因为基础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施有效教学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其内涵
有效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师合理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快速构建,从而体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其目标是明确的,其实现形式有许多别于传统教学的地方。在农村中小学,不少教师对其内涵并没有真正理解,导致不少教师认为,只要上课够热闹,气氛够好,那就是有效教学。而正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许多问题的实质,形成一种虚假的“繁荣”。
(四)实施有效教学缺少一种长效的机制
有效教学理论是一套经过严格论证的理论,具有严谨的科学性、预见性及超前性,同时也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它提供的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非一成不变的框框条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这些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有效教学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修正,才得以完善,适合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农村中小学在实施有效教育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个问题是,在没有别人积累经验的前提下,其实践探索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同时也易出现盲目性。在效果不易估量的情况下,造成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出现迷茫,难以形成一种有机系统。在当前社会对教学评价的大环境下,易使教师产生怀疑性。在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二、当前农村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⑴实施有效教学的模式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长期探索的准备。任何的一种改变都是来自于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广泛的开展与实践。这种改变要根据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实际而逐步进行。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对传统教学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其目的是通过高效的教学行为,体现教学效率、效果与效益的统一。因此,有效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更一般意义来说应是一种创新、改良和优化,其内核仍是为了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学业的成长。有效教学因此应成为课堂教师教学的必然追求。传统教学与有效教学必须会成为今后教学长期并存的两种模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最终实现高度的融合。
⑵学校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条件。通过集体备课,教师间的探索,对教学问题提出看法、建议,取长补短,以利于不断优化教学。
⑶农村学校必须逐步落实课改理念。有效教学时未来课堂的趋势,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效率、效果与效益的有机统一。效率表现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例,是教学效果优化的体现。新课改中,教师的教法变动是关键,而这种变动必须在常规教学法中逐步进行渗透、加强。各校要多举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课、示范课,使有效教学的课改理念逐步深入教师心中,最终使有效教学形成一种教学常规。
参考文献:
[1] 陈晓端,马建华.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条件,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6.
[2] 师秩,有效教学···教学常规·高效课堂,广西教育,20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