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方略

2021-01-02 18:56张清林
桂海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

张清林

摘要: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语境中,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诉求包括: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新陈代谢;为乡村振兴战略固本铸魂;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根基。振兴乡村文化,一要构建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二要构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三要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四要构建家风文化、乡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机制;五要构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整合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诉求;实践方略

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2-0108-06

基金项目:2019度年全国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2019DFDXKT122)。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世代生活在乡村社会的人民群众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创造和培育起来的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文化样态。在自然经济时代,乡村文化在支撑乡村群众安身立命实践、维系乡村社会秩序、满足乡村群众精神需求、保存乡村社会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以及涵养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仅要为乡村群众的生存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智慧资源,还担负着保存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厚植文化土壤的重任。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振兴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使乡村文化在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文化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文化既不是一种外在于人、在人类历史中自动发挥作用的非人格力量,也不是上帝恩赐人类的神秘之物。文化是与人类产生、活动与发展共生共存的生命形式,文化的产生源于人的生命特性、生存方式和发展需要。如同李凯尔特所言:“自然之物是自然而然地由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文化之物是人们播种之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根据这一点,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成长起来的、‘诞生出来的’和任其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与自然相对,文化或者是人们按照预计目的直接生产出来的,或者是虽然已经是现成的,但至少是由于它所固有的价值而为人们特意保存着的。”[1]

文化与人俱来,文化与人同长,文化是一个不断生成的生命有机系统。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学者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自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兴起以来,学者们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已经有3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

根据上述两位学者对文化产生的根源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文化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和培育起来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的内涵与人的生命特性密切相关,文化渗透在人生活的一切领域,是由生存技能(生产、生活)系统、社会规范系统、符号知识系统、精神信仰系统、情感表达系统和记忆传承系统等构成的复合体。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为了适应特殊的生存境遇而创造和培育起来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文化从它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在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开发之中,存在于对集体完成的活动有助的干劲、技能及精神反应的训练中。最早的人类群体及形成群体的个人,依靠使用工具、遵循认识原则、忠于一种始于有目的、成于协同一致的活动的规律,从而获得远为全面的迁移自由和适应环境自由、安全自由和成功自由。”[3]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乡村文化是世代生活在乡村社会的人民群众为适应乡村这一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而创造和培育起来的一种文化样态。像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乡村文化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围绕衣食住行和保健而展开的生产生活技能、各种生产生活(包括用具制作)工艺,生产管理经验、观念及体制,以家庭生活和家族绵延为轴心的道德伦理、家训家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维系乡村公共秩序的乡俗礼仪、乡规民约,民俗节庆以及表达情感、满足精神需要的民间艺术和民间信仰等。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样态,乡村文化已经绵延数千年,对民族文化的涵养、传承以及满足乡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乡村文化是乡村群众的生存方式,是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的程序和密码,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是乡村群众表达情感和娱乐的方式,也是他们寄托心灵和情感的精神家园。此外,乡村文化还承担着保存乡村群众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的重要功能。从乡村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来看,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从乡村文化在整个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来看,它是涵养中华文化的土壤和城市文化的后方基地;从乡村文化和国民的精神联系来看,它是大多数国民的精神故乡——乡愁的源泉;从乡村文化对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来看,它是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乡村文化振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乡村文化振兴是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高、党和国家对乡村文化生存境遇的关注以及对乡村文化重要作用认知的深化而提出的一个时代文化课题。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在乡村振兴和建设文化强国中所担负的使命来看,作为一种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的文化建设运动,乡村文化振兴有其特定的价值诉求。

(一)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

文化的生命特性和发展规律昭示我们,一种文化样态,在维系其存活和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态环境不遭遇重大改变,传承主体不大量外流,文化根脉和资源不遭受人为的遗弃,其生存空间没有遭到外来文化严重挤压等情境下,这一文化就会因其自身的价值和生命活力在新的历史境遇下绵延和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兴起以前,乡村文化一直以其持久的生命力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行秩序,涵养着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和乡村群众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解体、城市化进程推进、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文化保护意识缺位以及城市文化挤压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使绵延数千年的乡村文化逐渐式微,遭遇衰落的境遇。随着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中地位的凸显、党和政府文化自觉的提升,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项新的文化战略被提出。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乡村文化振兴既不是乡村文化向传统回归,也不是被替代和覆盖,而是要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保护乡村文化资源,接续乡村文化根脉,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优秀元素和精华部分。例如,乡村文化中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吃苦耐劳的优良家风,守望相助、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等[4],要依据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乡村文化的新陈代谢

文化的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吸收、融合与改造的统一,是在保存文化根脉和基因、创新文化内容、吸收文化营养、注入新鲜血液的基础上,优化文化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克服惰性元素、整合文化模式、推动文化形态更新的实践过程。乡村文化因其根脉性、原生性、多元性、丰富性等优点绵延数千年,在涵养民族文化、保存文化根脉、维系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功不可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乡村文化依然要担负多维的使命。不可否认,乡村文化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封闭性、自给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在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惰性元素和落后成分,这些惰性元素的历史惯性在相当程度上抑制着乡村文化的活力,制约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振興乡村文化,必然要求在弘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科技元素、先进理念和文化精神,清除其中的惰性元素和消极成分,移风易俗,重塑乡俗和文明风尚,通过文化模式重建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实现乡村文化形态的嬗变。

(三)为乡村振兴战略固本铸魂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诸多方面。在这一系统工程实践中,乡村文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文化既是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技术保障系统,乡村社会的精神系统、智力系统、伦理道德系统、价值规范系统,又承担着塑造乡民,满足群众精神需要,维系群众的生存和乡村秩序,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等功效;既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也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5]。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6]。乡村文化振兴最直接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基础、智力支撑和价值引领,应充分挖掘乡村礼俗和乡规民约中的合理成分,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智慧资源。

(四)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所有社会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和技术的价值的精华。”[7]一方面,文化的创造源于人的生命特性,离开了人的需要,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创造的动力源泉。作为人类创造和培育起来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承担着支撑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满足人生的精神需求、维系社会运行秩序、调节纲常伦理和塑造人性、为人的安身立命提供智慧支撑和价值引领等多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也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我们是文化的生产者,但我们也是文化的创造物。”[8]文化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之外,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对人的塑造、教化和素质提升上。人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都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文化接受和被文化塑造的程度密切相关。人的需要的各个方面都有文化的渗透和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诉求,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乡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和愿景。因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的目的,就是要对乡村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价值和方向引领,在满足他们生存需要的同时,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中。

(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根基

乡村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是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乡村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既是乡村文化生长繁衍的自然空间,也是乡村文化发育传承的人文空间。乡村文化维系着民族文化的根脉,蕴含着乡村群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生产生活的实践智慧以及乡村治理所需的智慧资源,也蕴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随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意识的不断升华和对自身文化使命担当的强化,我们党不仅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还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庄严承诺。建成文化强国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壮大民族文化的根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乡村群众是民族文化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力军。乡村是滋养民族文化的土壤,是民族文化生长的根基,也是现代都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后方基地。乡村文化土壤肥沃,根基深厚,民族文化之树才会强壮。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为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保障,也是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践遵循,唤起了人们对乡村文化发展命运的关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乡村文化振兴在迎来了时代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文化生态破坏严重,文化传统和文化记忆链接困难,乡村文化的生存根基不牢

像其他文化样态一样,乡村文化也有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载体。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寺庙道观和教堂等古建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民俗礼仪、家风家训、伦理规范等都是涵养乡村文化的“母土”和载体。由于社会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态价值认知的缺位,一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庙宇等遭到人为毁坏或拆除,使历史记忆中断,难以修复。民工潮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乡村社会生活的结构,使流传久远的婚丧嫁娶、礼尚往来和祭奠祭祀等民俗礼仪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维系家族认同和凝聚力的家谱丢失或中断,也造成家风家训、纲常伦理等家庭传统文化丢失或中断,弱化了家族认同或家族凝聚力。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文化的发育、振兴和发展。

(二)城市文化的挤压导致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和乡村文化生存空间萎缩

乡村文化是世代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这些藏于民间的文化瑰宝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观赏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更在于它们融合了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承载着文化原生态和乡村文化的历史印记,保存着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基因。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挤压乡村文化,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逐渐成为乡村文化的主流,致使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受到冲击,许多文化资源包括文化技艺、文化活动受现代传媒的影响而日益消失,特别是一些民间特色技艺,例如,烹饪厨艺、篆刻、编织、杂技和手工工艺等面临失传。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乡俗礼仪、乡土风情被淹没在“城市化”中,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符号文化也在逐渐消失,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因缺少市场竞争力日渐失去生存的空间,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因为缺少市场和观众而逐渐退出舞台,许多民间绝活逐渐失传,加剧了乡村非物质文化的萎缩。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热情,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减少。凡此种种,都制约着乡村文化振兴。

(三)青壮年大量外流和乡村艺人老去导致乡村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乡村群众是乡村文化创造和传承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有文化的青年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乡发展和生活质量差距的客观存在,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下“三八”“六一”和“九九”部队在乡村守望,愿意务农、会耕田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和相当数量的生产生活技艺丢失。在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方面,乡村工匠和艺人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乡村匠人艺人的终老离世,许多工艺和民间艺术因为失去传人而逐渐消失,难以再生。这个群体的流失,使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富有生机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使乡村文化建设队伍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而后继乏人。谁来担当起文化振兴和建设的主体责任,已经成为事关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问题。

(四)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和价值诉求认识不清,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

乡村文化振兴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价值诉求。但在不少地方,由于人们的认识局限,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认识还停留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层次,文化建设呈现出功利化、物质化和形式化,把文化建设当作政治任务而不是文化使命。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广场、文化场馆和活动中心等硬件的建设,对文化精神的培育、优秀历史文化当代价值的挖掘阐释、文化根脉的系统梳理、文化记忆的接续、传统美德和家训家风的培育等重视不足;注重文化建设的经济效应,对文化建设在塑造人、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的作用重视不够;注重器物、工具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搜集和展示,忽视了对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对掌握工艺的文化传人抢救、保护和培养的力度有限,没有真正起到保存文化基因和智慧的作用。

(五)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文化与经济融合度不高,導致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文化建设需要经济的支撑,文化进入消费领域,转化为文化经济,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同时,经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环境而进行,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提供智力支撑和价值引领,商品只有注入文化含量才能提升和延伸其价值。然而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文化,文化技能和产品只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市场交换不足,即使有交换,市场也很狭小,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不足。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来说,由于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有限,难以形成文化产业,即使有文化产业,规模也比较小,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有限,对乡村社会的GDP贡献率低。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给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由于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种类有限,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经济回报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村文化生产的积极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文化发展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核与灵魂,是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接续民族文化根脉的重要途径。振兴乡村文化,必须深刻认识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诉求,按照文化发展和建设规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构建政府、文化学者和乡村群众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以及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释放乡村文化的价值,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形态更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构建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合力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有一定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中,乡村群众既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既是乡村文化的剧作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剧中人,乡村文化振兴不能离开乡村群众这个最大的主体力量。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必须解决好“为谁”和“谁为”的问题,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有文化、有技能、有成就的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参与文化建设,为他们在文化建设领域建功立业创造机遇、搭建平台。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主体,政府要发挥好组织作用,要根据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要求、新特点,谋划好文化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制定好政策,制定好不同政府部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清单。同时,要邀请文化工作者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发挥专业指导和方向引领作用。构建好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共推乡村文化振兴。

(二)构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培养以乡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为主的乡村文化建设队伍

乡村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留住有形的物质文化和留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同等重要。因此,振兴乡村文化,一要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绿水青山,确保乡土文化的根基不断;二要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戏曲曲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乡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培养乡贤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的组织带动作用和在道德模范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让我国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风采。同时,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通过有偿服务,鼓励他们组织专业性的技能培训,使他们特殊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延续。

(三)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动力

民俗是特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是民间各种技艺和民间艺术展示的平台,民俗中蕴含着敬畏自然、感恩祖先和祈求幸福等文化元素,蕴含着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娱乐方式和信仰仪式,是乡村文化展示其魅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振兴乡村文化,需要有序开展民俗节庆活动,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保存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应邀请民俗学者对民俗节庆活动进行指导,提高其文化品位,增强其文化吸引力,在延续乡村文化传统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运用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保存乡村文化资源,尤其是生产生活技艺、各种工艺和文艺资源,改变目前一些独特的乡村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要通过市场培育、乡村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增强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构建家风文化、乡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机制,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的基础

在整个文化构成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乡村文化中,以家规家训为内核的家风文化和以乡俗礼仪、乡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二者在维系家庭伦理亲情、调节人际关系、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乡村文化的内核和精华。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轴心地位。崇高的价值理念只有从抽象的“理论王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价值共识,才会真正产生效应。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充分挖掘家风文化和乡俗礼仪以及乡规民约的道德教育资源,尤其是亲情孝悌的伦理规范、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勤俭节约的持家之道、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等积极成分,树立榜样,发挥优良家风的引领作用。应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乡村群众整理、续修家训家谱,重订乡规民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文化土壤,为引领和培育乡村新风尚积累经验,开辟道路。

(五)构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整合模式,培育顺应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乡村文化

文化是河,离开自己的源头,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河床坚固,文化之水才能源远流长。文化也是树,根深才能叶茂,土壤肥沃才能茁壮成长。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坚持不忘本來,通过文化资源普查、文物普查,对各地独特的生产生活技艺、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进行盘点,为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奠定基础。同时,要通过编写地方志和文化志等方式,找寻文化根脉,接续文化记忆,为讲好自己的故事,增强文化认同,保持文化的统一性提供历史依据。吸收外来,就是要为乡村文化注入科技、法治、先进生活理念等新鲜养料,清理固有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整合乡村文化模式,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在保存文化基因、赓续文化命脉的同时,优化乡村文化结构,整合文化模式,推动乡村文化形态的嬗变,培育面向未来、适应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乡村文化新形态。

[1]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

[4]龙文军,等.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9(12):16-17.

[5]陈运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检视与现实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8(3):30-31.

[6]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77.

[7]欧文·拉兹罗.多种文化的星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16.

[8]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4.

责任编辑莫仲宁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扬州市“希望村塾”调查报告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