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月星
或许他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在我心里,时间永远抹不掉他的存在。
他离开以后,很多人来这里寻找过他———寻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寻找他获得启示的源泉,寻找他前进的动力。对于他的离去,我也曾感到遗憾,但后来,我想通了:对他而言,离开也许反而是一种解脱,毕竟命运已经残忍地折磨他40年了。
不错,我是地坛,史铁生的地坛。
几百年来,不知多少位皇帝先后来这里祭祀,但他们都不是我要等的人。岁月一天一天流逝,光潔的琉璃逐渐剥蚀,鲜艳的朱墙褪去颜色,而我还在执着地等待,等待那个向死而生的人。终于有一天,他摇着轮椅,来到了我身边。起初,他常常因残疾的双腿而情绪崩溃,哀叹命运的捉弄。他寻找过无数种死去的方法,幸运的是,最终并未实施。他整日在园内思考着生与死的意义,思考着荒废与生长的宿命,一年又一年。他常常观察园内的一草一木,甚至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十几年间,他的轮椅轧过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的身影流连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最终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从此,我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别样的气息,让人心疼,让人感动,又让人敬畏。我想,不管再过多少年,我也不可能忘记他。这园中还有一种气息,清淡而又浓烈,平凡而又伟大,轻盈而又厚重。这是他母亲的味道。他的一道道或浅或深的车辙上,还印着一个个脚印———那是他母亲留下的痕迹。她担心儿子,又不敢去打扰,只能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她想为儿子竭尽全力,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生活的细节中默默守护。
令人欣慰的是,史铁生最终走出了颓废与迷茫。他在笔记中写道:“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是啊,正是你对抗不幸命运的努力,让生命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很荣幸,一片荒芜的我遇见了你,你让我看到了向上的生机。
那天以后,你再也没有来过。但是我知道,我们并没有真的分开,我依然能在一草一木间感受到你的气息。
只要地坛还在,地坛里的那个人就永不会离开。
教师点评
文章立意新颖,立足现实,以地坛的视角叙述《我与地坛》的情节,介绍史铁生的生平事迹。文章以倒叙方式开头,以史铁生“初遇地坛———身在地坛———精神永在”为线索,首尾照应,详略得当,写出了史铁生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文章视角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