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材校本化的实践研究

2021-01-02 22:15:00周继东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本高中物理新课程

周继东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 重庆丰都 408200)

新课程改革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促使广大教育者变革教学形式的重要依据,为确保教材的校本化,更需要通过新课程改革,而不断的进行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教材知识在本质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物理课堂需要不断的深化课程内容,搭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桥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优化课程体系,促使课程知识更为丰富多彩,能让学生接收到更为精彩的知识,切实有效的推动教材的校本化,以全面改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引领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更应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潜心钻研,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从而获取最佳的教育教学成效[1]。那么,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如何对高中物理教材校本化进行实践性的研究呢?

一、挖掘校本课程的内涵,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尤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以满足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目的的。想要顺利的达成这一教学效果,就需要适当的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方位展现出学科教学的内涵和特色,让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更好的为学生的实际发展而服务。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根据知识的演变情况,深度的研究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恰当的开展校本课程,把教材中的内容引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感知意识和实践能力,顺利的开启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大门。比如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开设水火箭制作及发射的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动量守恒知识,进行原理的深入挖掘,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延伸,全面探索出水火箭的制作发射如何向动量守恒定律转化,增进学生对这一支的理解和掌握,获取最为关键的能力,达到学生综合性发展的目标。

二、融合校本课程的性质,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意识

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是彻底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重要依据。对于传统的高中课堂来说,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应试教育之中,校本课程的开设并没有什么实效性,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无法得到开发,最终阻碍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改变这一状况,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深入的探索校本课程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全面进行课程的完善,引领学生把物理思维迁移到校本课程上来,促使学生内心的探索意识得以持续的增强,以最终达成锻炼学生物理意识的效果。比如在进行《高中物理思维方法》的校本课程,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展现。在该校本课程中,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物理图像法、等效转换法、极限思想法等不同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思维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去解决常见的物理问题[2]。

三、组织校本化的实验内容,发展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

物理课程中拥有无比丰富的实验知识,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的实验感知意识得以全面的提升。应试教育下的高中物理学科,并没有真正找到校本课程开设的方向,特别是实验知识的探索,不够深刻和明显,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导致实验的演示效果不佳,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力量,实验教学的实质,不是实际的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形象生动的为学生带来实验内容,与学生一起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能力真正得到增强。例如:在学生学习“受迫振动与共振”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校本课程,与学生携手,共同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找一块小木板,上面插上两到三根长度不同的细钢丝,来回推动木板钢丝摆动,改变频率可以使其中任意一根钢丝振动幅度最大,简单的器材随手实验,就使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跃然眼前。

四、开展校本化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自主能力

校本课程是一个不断延续和迁移的过程,把更多的机会给予学生,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增强学生自主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依托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依据,创造广阔的合作探究空间,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帮助学生掌握有价值的物理课程,适当的进行点拨,融合新的新思想,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分析和总结物理实验和原理,从而达到学生物理自主能力的持续上升。以“机械波”该内容教学为例,通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我将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其描述作为重难点知识,设计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合作探究,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其总结出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的内容[3]。

总的说来,校本课程的开设,任重而道远,需要融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辅助教学行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心研究,找寻到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而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高效学习,不仅仅需要通过以上方法,全面进行教材的校本化,并通过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索物理课程的过程中充满旺盛的精力,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掌握物理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校本高中物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