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建+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1-01-02 06:1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刘睿智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育人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刘睿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承担发展壮大党组织、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管理和教育党员等重要任务,本身就具有育人功能和属性。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将党建融入“大思政格局”,实现“党建”与“育人”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一、当前高职学生党员“党建+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阵地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文化成绩底子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和自律性较差。部分高职院校为提升教学质量,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对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和人文素养培育缺乏时效性。学生党支部支委成员大多为年轻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党务工作不熟悉。且高职院校学生定岗实习培训与学生发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时间节点较为接近,学生党员发展结束就要面临实习外出,学生党员预备考察期管理受制于学生党员外出实习,党支部的后续培养教育效果不好,高职院校党员发展教育工作缺乏连续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期间,无时无刻面临着外界社会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诱惑,自身党性修养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以及群众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较为突出。党支部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无从谈起。

(二)高职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交互不足

基层党建是党在学校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政治堡垒,是青年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交互不足,一是对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存在认知上不足,党建与思政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指引作用,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二是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的协调不够,思政教育只负责授课,与党建工作思想引领存在配合不够紧密,工作缺乏统筹性和同步性,未形成合力;三是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单一,未能实现党建理论学习、情景教育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融、互补和互促,学生党员很少主动参与党建活动的策划,开展活动也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党建教育效果,学生党员对开展党建活动重视程度不足,达不到学生党员精神层面的追求,学生党员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其他社团活动中,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建教育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重视传统、轻视创新

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都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在教育行业内信息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信息化教学和教学技能培训方式渗透到教学主责主业中。综合运用好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也为我国院校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党建+育人”教育工作却无法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时代形势,其仍使用着传统党建教育工作模式,管理体制和模式固定化、僵硬化,管理手段不合理等情况比较明显,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对于党建工作激励机制不足,导致党建教育工作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党建+育人”积极性不高。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党建+育人”路径

(一)树立高发展标准,保障党员质量

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工作成效,首先得高标准、严质量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受到学制和实习期的限制,高职学生党员在校时间比较短暂,一方面需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进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发展工作。在发展阶段中,处理好学生党员数量增加和党员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严格把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申请条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学生党员发展原则,重视学生党员学习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培养典型、挖掘先进、树立典范,争取做到在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中实现“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工作效果,使高职院校发展的学生党员可以起到带头引导的积极作用,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最大化地进行展现。

(二)加强党员预备考察期培养考核

现阶段在学生党员预备役转正后,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松懈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因此需要对学生党员在思想上不断地进行强化再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入党之后的教育力度不能产生任何的松懈。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党建教育工作队伍,以此加强入党后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建立起再教育长效制度。将以往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中流传的“入党前革命化,入党后一般化”的错误思想进行改变,使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加入党组织在现实形式上是一生一次,在思想上应是一生一世,进而提高其在后续党建教育工作中的配合程度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入党后自主学习党建教育知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素质质量。

(三)明确导向引领,促进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发挥党建的“育人”实效,需要有机融合高职党建与思政教育,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基层党建育人的共同体,发挥育人合力。首先要构建“党建+育人”体制机制,实现校党委领导统筹,从制度上重视党建育人工作理念,强化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运用,确保育人实效落地落细。其次,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党建带团建,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理念融入党课、团课、思政课等“第一课堂”主渠道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特色联动,打造党建特色品牌,筑牢主题党日、团日、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主阵地,从而促使党建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

(四)搭建党建平台,创新工作方法

发挥“党建+育人”实效还需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学生党支部这一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重要组织,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做到“三结合”,即结合党员学习生活实际、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实际。第一,从党员学习生活实际来看,党支部需要创新“三会一课”形式,综合运用红色资源、学习强国、支部研学讨论、读书心得分享方式,鼓励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投入体验式学习,将理论学习同自我党性修养提升结合。第二,探索“党建+育人”建设与专业群建设深度融合。根据专业培养人才规律与职业规划,学生党支部要积极主动到学生党员实习岗位、社会实践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使党建活动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通过网络党支部阵地、党员主动亮身份进学生公寓、党员身份进社团等深入推进党建育人。第三,探索党建品牌化建设与社会服务结合。可以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特长,组织他们深入到街道社区、村支部、希望小学等地,开展扶贫、义教、技术帮扶等志愿服务,促使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提升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力争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平台、多机制联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更强大的合力推动党建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育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