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琳娜
(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99)
生产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及核心产业,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由于在数量和产业分布方面的优势,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对中小制造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技术价值链中的中小企业,大多都受到严重冲击。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原始商业模式受到了挑战,迫使企业不得不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益生产,抗击疫情冲击、倒逼企业推动成本优化,提高运营效率,不断改进相应的数据支持以达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盈利空间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成本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强调与重视。在价值链最大化的前提下,必须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以最合理的总成本实现价值链的最大产出。
面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作为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保生存、保现金流、防范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第一目标,而企业利润的来源无非是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更多的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疫情冲击,而通过成本优化实现价值链成本的最大收益则是企业可控可为之举。换句话说,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利润、收入和生产经营成本达到一定水平时,只能通过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来提高利润,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成本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生存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因素,另一个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同业竞争、相关政策、市场定位和全球经济环境;内部因素包括员工的专业能力、内部组织的结构、公司文化和业务发展战略等。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具备“成本领先”优势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更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财务体系优化,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企业内部整体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行业前列,从而彰显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制造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其发展战略中寻找蓝海市场,从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打破现有产品边界,开发出新的市场领域;另一方面则需要在保证设备、材料、物流等供应链系统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升级和改善其现有产品线,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新的利润空间。而通过有效的价值链成本管理,能够持续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品质,使企业的生命力得到增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长期以来,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受传统经营管理观念的影响,普遍将其成本管理重点放在生产制造环节,这就使得流程内成本管理和事后成本管理都非常盲目,往往只看重事后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成本分析,对于事前谋划、事中控制存在轻视,无法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有效沟通,成本战略更是无从而谈。随着企业科学决策体系的运用,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更应从市场同业标准着眼,从市场开发着眼,特别是在开发新市场、新产品之前,如果不进行市场研究,就很难保证新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空间。
生产制造企业通常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安排生产计划任务。根据订单形成的生产计划无法控制生产成本。而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由于管理层缺乏重视,培训学习机会较少,大部分生产管理人员都是凭借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去控制成本,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意识,缺少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工具,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只关注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而忽略了对成本的全价值链管理。
很多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都会普遍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制定与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估有关的制度时,具体内容往往都是由财务部门确定,精通成本管理的人员不了解产品,而掌握产品的人员则不了解成本管理。同时,在制定的成本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仅限于财务分析,很少关注过程控制管理。尽管财务分析可以为后续管理改进提供依据,但它无法完整地反映当时的实际财务状态。因此,不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将导致问题的重复出现,从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成本管理不断优化的问题。
生产制造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对过程的节约、浪费和破坏现象进行考核。而许多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缺乏标准和详细的绩效评估指标以及对员工工作质量的合理评估体系,对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粗放,材料的浪费、定额修订不及时等现状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员工绩效与个人管理行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这不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而且一旦成本管理出现问题,难以明确责任的确定和惩罚。
所谓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机制,是指根据成本管理的科学特点,以全体员工的智慧为重,建立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最合理的成本,以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生产制造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密切关注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通过充分披露各成本单元的收入、成本、结余,并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明晰不同的结构和项目对成本的影响因素,找到成本控制点,用以指导企业经营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盈利能力,确保企业成本战略落地。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也为成本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保证。企业需要做到有效整合成本信息和长期发展战略,实施成本管理,不仅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还要严格要求全员整合成本管理思想进入生产全过程。
员工通过持续的培训与学习,学会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核心关键员工还要获得产品价值链分析的概念,学会分析各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成本管理不仅需要了解其竞争对手,而且还必须对自己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形成系统的认识,从上到下贯彻推动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从而达到员工成本管理意识水平的有效提升。
成本管理体系是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本管理将在企业持续发挥作用的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以使成本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便全员,尤其是公司管理层,都可以充分理解并重视成本管理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及财务管理体系的框架,根据PDCA循环原理做好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有效确保成本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成本管理体系不仅向企业提供成本信息,还能参与企业成本管理决策。
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还要注意划分业务单位的成本费用的界限,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准确真实地反映体系内各个成本单位的经营成果,
成本管理一定要做到自上而下的逐步推进,要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为达到生产成本管理的目的,明确界定各职能部门及生产单元的工作职责,以防范经营风险为出发点,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是确保成本控制效果的必要条件。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可以从产品的质量、数量、交期、成本等需求出发,根据生产效率、生产品质、生产成本、产品交期、安全生产、员工创造等六个方面制定成本绩效考核目标来强化成本控制力度,将成本目标与员工的个人收益相挂钩,将企业的成本目标与管理班子的年薪考核相挂钩,将企业的成本战略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挂钩,从而达到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成本战略目标的目的。
成本管理是生产制造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标先进企业,及时把控市场变化,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成本战略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信息化工具,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