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琼
(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校 重庆万州 404000)
小学体育课程中,球类运动项目有很多种,大多数学生都会主动选择篮球或者足球,但是网球作为可以练习上肢力量以及耐力的球类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网球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首先,教师需要教导学生网球的相关规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现场教学的方式学习了解网球的大致规则;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球训练课程,通过专项课程可以强化网球技能;最后,教师可以举行网球相关的比赛,让学生切实体会网球运动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网球,练习网球,以便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都有其相应的规矩,如果学生在网球训练之前都无法了解网球的规则,那么学生对于网球的训练也不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讲述网球的相关规则,但是由于小学学生年龄限制,其使用方法网球场地较小,因此教师可以再规则中进行适当的改动,并告知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改动,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网球的规则[1]。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发球规则,教师可以将比赛过程中的规则简化如下:发球过程中,学生身体必须站定,不能随意移动位置,如果在发球过程中出现发球失误的情况,学生就可以重新发第二次球。以上作为发球的规则,教师就可以将原版规则简化,为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网球训练模式。
第二则是失分规则,也就是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网球项目的得分。比如教师也可以简化这一方面的规则:落地一次后仍未击中球的、还击空中球失败的、球排二次接到球的、发球双失误的、扔拍击球的都判定为失分,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确如何在网球比赛中得分,提高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兴趣。
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网球的最基本规则,也就是在球场上的记分规则等。教师对上述规则进行简化,对于该规则的叙述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简化:发球应从球网上方掠过,落在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内。对于每局第一球记为15分,第二球为30分,接下来为40分。单打中至少需要赢对手两球才可以判定胜利。在讲清楚规则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的开展网球相关的教学活动。
在为学生简化规则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完成课堂网球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网球运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年龄阶段较小,如果教师还让学生以正规的网球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话,学生很有可能无法将网球打过网,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觉得网球运动没有其他球类运动趣味性高,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合适的网球场地,同时让学生选择球拍时,高个子学生可以选择与正规比赛相适应的球拍,个子较低的学生可以准备小一号的球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准备设备上选择合适的装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运动时不会产生不适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球的兴趣。在做足准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对一单打的形式进行竞技,如果是对于网球技术还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该部分学生先使用网球拍练习颠球,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的接住网球后,再让学生到网球场地中练习网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网球场地进行练习,一开始可以不需要过于关注网球的落地方向,只需要接住对方的球并再次打回去即可,因此如果出现场地不够用的情况可以让多组学生共用一个场地,这样就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球场地训练网球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网球技能熟练度。同时,教师改可以根据比赛机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网球比赛制度,便于教师构建网球比赛。
网球比赛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清楚如何在网球比赛中获得最终的胜利,并且在网球比赛中也需要讲究战术,比如在自己最累的时候可以故意输给对手一局,借机恢复体力,进而在接下来的场次中获得更好的发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感受网球的比赛的魅力。同时再网球比赛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清楚网球比赛也是一项需要考验耐力的比赛,因此在比赛过程中需要尽量节省自身体力,便于在接下来的场次中获取更好的结果。除此之外,教师在比赛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配置某些应急措施,比如学生被球打到后,可能需要冰袋等物品,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应急用品,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后仍然无法及时救治。在网球比赛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球比赛中,亲身体会网球的乐趣,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为学生设置最终一等奖等奖品。让学生拥有比赛的动力,这样才能够高效的帮助教师设置网球教学课程,从而实现小学体育中的球类全面化培养发展[2]。
传统小学体育中,大多数以篮球和足球为主,甚至不对其他球类进行教学,因此为了培养全面化的学生,教师也应当加入网球等方面的运动。本文通过为教师介绍网球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方法,鼓励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开展网球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球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