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

2021-01-02 20:49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王晓晨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新基建公共卫生应急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王晓晨

一、“新基建”的内涵及发展

“新基建”全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涵盖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市轨道交通七大领域,其中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从2019年“两会”开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就逐步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频频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加大力度鼓励各大高校培育“新基建”的专门人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对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水利等重大工程即“两新一重”进行重点支持。2021年,全国多地呈现出着手发力“新基建”的强力态势,如上海市从2021年开始积极推动社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社区生活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进行深度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新基建”步伐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由上至下地带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快速转型,对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

公共卫生安全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在管控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缺位、资源配置不当、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值得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防控体系专业性差,应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少足够数量的专有人才,高级职称人员较少,且其中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能力的关键要素,无法从长远的角度解决应急管理问题。同时,在专业领域,防控体系中的很多人员也局限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缺乏应急要素,换言之,我们需要的是一支具备高度专业医学素养和现代化管理技能的复合型应急管理队伍,同样,危机决策的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应急管理体系部门间协作不畅,政出多门

相较于英国的NHS以及美国的DHHS等发达国家完善的管理系统,我国在公共卫生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着部门衔接不流畅的问题,政府各个部门间无法做到流畅的上传下达,进而导致事中和事后管理的效率普遍低下,像医院这样身处最前沿的单位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应急指挥部很难做到无阻碍衔接,权责不清、管理分散的缺点让本该形成统一管理的应急系统在遭遇突发性公共危机时失去了抵御能力,也无法高效地将应急救治资源进行合理妥善的配置。

(三)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限制公共卫生管理效率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分配失衡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又一个问题,东部沿海和一些发达地区,如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卫生资源配置明显比青海、宁夏等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完善,而且很多地区在资源初配置和存量再分配的过程中仍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和产出冗余等问题,不利于后期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良性发展。一方面,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不利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长远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危机响应阶段,失衡的卫生资源分配会延后不同管理部门的施策环节,造成事中、事后监管的多重障碍,也进一步降低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效率,阻碍了危机管理提质增效。

(四)政府投入缺乏长效机制,制约应急工作开展

充足的资金是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开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用于应急处置的经费比例过低,甚至直接排除在预算之外,而应急工作缺少经费支持、政府投入缺少长效机制,直接导致地方公共卫生部门在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等重要环节无法有效开展及推广,斩断了资金流入、体制构建、部门协同、人才培养、危机决策再到问题解决的良性闭环。

三、“新基建”对于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的作用

(一)促进防控专业化水准,提升应急人员素养

“新基建”涉及的领域具有专业性及广泛性的特征,场景覆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已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同样可以发挥其应用价值,随着5G基站的全面铺开以及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企业、高校及政府将原有的机构流程搬上云端,同时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搜集到该场景所要应用到的数据、知识。以应急人员的培养为例,通过云端互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传统培训所需成本,学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找到专业水准更高的机构或专家学者,学习应具备的应急管理知识,提升应急管理素养。

(二)推动多部门数据联动,有效整合信息

我国目前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出多门、流程衔接不畅,当突发卫生事件来临时往往存在响应机制的断层,而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可以高效解决权责不清、管理分散的传统官僚制问题。杭州市自2016年起推进的“杭州大脑”项目及杭州城市大脑运营中心,在防控疫情及推动经济恢复时期将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最大化,将政府相关部门、康养机构等数据联动,实现了信息的有效整合,通过各种手段带动城市快速地从危机事件中得以恢复,是新时代“新基建”领域应用的典范。地方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新基建”在数据融通中的作用,打通部门间的数据鸿沟,实现应急响应信息的高效率运用,推动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由信息化转向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化。

(三)吸纳社会资本,形成长效资金流

目前国家层面越来越关注通过投融资来维持GDP的高质量增长,而转向的“科技基建”涉及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更加密集。以5G基站建设为例,重庆在2019年的基站数量超过1万座,是我国西部地区铺设5G设施最为积极的城市,2020年年底,我国建设的基站数已超过300万座,5G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像运营商、基站建设这样的“toG”项目及涉及政府端的业务更加需要吸纳社会资本,根据中银国际证券2019年的5G产业链报告,中兴通讯、大富科技等民营资本在“新基建”领域的活跃度越来越高,政府应更加关注这些社会资本,在应急防控领域形成政企高度协作的“PPP”模式,减轻应急部门负担,形成长效资金流,构筑资本投入的稳定机制。

四、未来发展路径

(一)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项目投入

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各个部门,应加快对于预算支出结构的改进,对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支出予以缩减,同时对财政政策进行积极调控和精准施策,把更多资金用于“新基建”建设,增强货币政策的机动性和适度性,对新基建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重点支持和制度保障,降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建成更具适应性和灵活度的应急管理资金体系。

(二)发挥市场优势,促进效能提升

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管理过程中,国家应更加注重吸纳社会资本,吸引更多的科技医养企业投入到“新基建”建设领域,例如,腾讯积极参与了Linux基金会最新推出的公共卫生计划LFPH(Linux Foundation Public Health),运用自身的科技力量为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阿里巴巴利用“医疗云”数据库在个人健康、全周期健康档案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和这些能够助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先进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发挥市场的效能优势,努力实现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新旧动能转换。

(三)利用高校资源,培育专业化人才

2020年,“新基建”建设纳入重点领域的任务已经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新基建”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意志”,除了政府,高校也应抓住这一契机,设立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相关专业,紧跟大势培养专业化人才。同时,相关政企单位也要更加关注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入,打造一支具备专业医学素养和现代化管理技能的复合型应急管理队伍,推动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新基建公共卫生应急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