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恬静 刘 燕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大鱼海棠》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关成长、救赎和情感纠葛的故事。在与天相连接的海底世界生活着一群“其他人”,他们负责掌管人类死后的魂灵和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则,他们不是人也不是神。主人公椿作为“其他人”,在成人礼的时候被送到人类世界,在意外中为人类男孩“鲲”所救,由此结缘。椿在帮助“鲲”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还是成功将鲲送回人间。影片剧本创意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但又通过巧妙构思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及影视业来说,是一次有益且成功的探索。
儒释道思想可以说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入世、兼济天下,道家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佛教则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家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状态,就要保持“和”的思想,以中庸之道为最高准则。椿不愿看到救自己的人类男孩失去性命,于是奋不顾身用一半性命换回鲲。在送鲲回到人间时,由于触犯天规引发灾难,族人与椿的矛盾也在此时被激化。但当族人遇到危险时,椿将自己幻化为巨大的海棠树,堵住奔涌的潮水,火烧自己来阻退海水,使灾难得到了控制。在救鲲和救族人的两难选择之间能允执其中,最终实现两全的理想状态。这体现了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思想。
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生之间的关系,主张道法自然、天道无为。《大鱼海棠》中始终贯穿着先秦道家顺其自然、小国寡民的思想。影片中椿的爷爷、奶奶和好友湫,坚持遵循自然的规律,努力帮助椿去做值得做的事情。椿的爷爷说“生老病死,天理伦常”,万物都有其规律以及法则,逆天而行就会付出代价,一切必须按照规律,这体现了道家万物皆有道的思想。
佛家看透世间虚无,万法皆空,主张以慈悲渡人,方能修得圆满。《大鱼海棠》中灵婆住处的对联“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就来源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告诫人们看淡世俗功名,追求灵魂的永生,这是影片中椿、湫等人坚持的人生准则。鲲为椿而死,舍己为人,灵魂到了好人才能去的地方,这体现了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
生死问题是与人类相伴一生的根本性问题。《大鱼海棠》中鲲的生命循环体现了佛家宣讲的生死轮回,彻底打通了生死的界限。修善得福,死后通往美好的世界;恶必受报,死后通往悲惨的世界。对待生命,爷爷即使明知自己大限将至也不会像灵婆所说的“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多活一天算一天”那样苟活,而是拼尽全力挽救为救鲲而被蛇咬的湫,最终却因此而中毒去世。将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归宿,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死亡,既然生死有定,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整部影片充满报恩和救赎的传统思想。人类男孩义无反顾地救助遇到危险被困的椿时,椿却记起临走时母亲所说的“人间很危险,千万别和人类接触”的叮嘱。正是因为椿深信母亲的话,以及在人间亲眼看到了杀戮的画面,而鲲又不慎割伤了自己,所以才误会了鲲的意图,将鲲拍进了漩涡中,最后得知真相的椿为了报答鲲的救命之恩,即便受到家族的责备,也不惜用自己一半的生命作为代价去救鲲。
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影视剧本创作中取之不竭的源泉,如何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让它焕发新的精神力量,一直都是影视作品努力的方向。《大鱼海棠》的创意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作出了一定创新。故事背景源于“女娲补天”,角色设置源于《逍遥游》,叙事模式参考了《山海经》《搜神记》。剧本将经典神话与梦境重新拼接,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大鱼海棠的世界。
电影中角色设置来源于古代神话故事,但并不是照搬,而是根据电影的风格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嫘祖的形象,《史记》记载,嫘祖就是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她教会了人们缫丝养蚕、编织衣物。影片中的嫘祖在水面上织出星空的画面,创作灵感来源于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又进行了创新。
影像化叙事是指文学作品实现跨界媒体传播,将文字转化为视听形式的叙事方法。尼古拉·米尔佐夫说:“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1]《大鱼海棠》植根于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改编与诠释,从《山海经》《逍遥游》等书籍中汲取精华,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服饰等创设了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这是一种内容上的重构,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二次演绎。
在文字向影视化转化的过程中,《大鱼海棠》中很多角色形象借鉴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同时根据电影需要加以改编和创新。例如后土的形象,据《左传》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2]。《旧唐书·礼仪志四》载:“先是,脽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3]由此可知后土的性别在古代并不确定,有时记载为男性,有时记载为女性。而《大鱼海棠》为符合剧情需要,设置为男性形象,高冠博带,外形飘逸,与整个电影的审美保持高度一致。
《大鱼海棠》中人物设定大多取自《山海经》《诗经》《列神传》《搜神记》等古籍,如电影中的主角椿、湫、鲲等人名都来源于《庄子》。不仅如此,导演在给配角起名字时也十分用心,很多配角的名字也取自古籍,如祝融、句芒、蓐收等名字均来自《山海经》。不仅名字取自古籍,人物形象塑造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庄子》记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4]在《庄子》中,椿是长寿的象征,是超越物我界限达到逍遥游的象征。影片中的椿有着异于人类的长久寿命,性格也如椿树般坚毅执着。
动画电影是一种镜头艺术,要充分考虑镜头下呈现出的各种元素。电影中变化最多、出镜频率最高的不是影片中的众多角色,而是不断变化的场景和丰富多样的物象。影片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如汉服、麻将、灯笼、石狮子、对联、卷轴、土楼、中国红等,使整个影片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更加细致精美,营造了唯美的中国风意境。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设计搭配别具传统特色。例如,女主人公椿在影片中作民国时期的女学生装扮,上衣着前襟向左掩的左衽设计。在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服装右衽是汉族的象征符号,而死者服装左衽,以示阴阳有别。影片中运用左衽的设计体现出椿作为“其他人”身份上的特殊性。不单单女主角的服装设计独具匠心,影片中其他角色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大鱼海棠》中人物形象的服装设计以中国传统服饰为核心,模糊了地域的界限,打破了时间的桎梏,融合多样传统文化,打造出多元的中国风效果。
随着观众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影片若不能在精神和内容两个层面推陈出新,将很难被观众接受。影片中湫这一人物在感情方面总是含蓄委婉,默默付出,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中对待感情的克制传统。而影片在结尾处老年的椿给年轻人的告诫,体现了影片对现代人热烈奔放、勇于在爱情中把握主动权的爱情观的认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节制含蓄的情感表达习惯大相径庭,是影片在精神层面上对传统爱情观的一种重构,从而达到与现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此外,影片中也融合了现代西方电影元素。影片的开头“有的鱼是永远都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就是对《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有些鸟是毕竟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光辉了,当它们飞走……你会由衷庆贺它获得自由”的致敬。
电影《大鱼海棠》创建了一个奇幻的海天世界,讲述了一段触人心灵的成长故事。电影具有精良的画面、创新的影视题材、华丽的场景设置、精致的人物造型,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成功为国产动画打开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