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语文意识,静待圆融花开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之探究感悟

2021-01-02 18:44陈巧薇
课外语文 2021年7期
关键词:圆融日子课文

陈巧薇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广东 梅州 514000)

一、揣摩语言,感知文本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第三环节,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领学生沉入语言文字,在品味涵泳重点字词、特殊标点的过程中,领略课文的情感美、表达美,进而强化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维之舟引向更深处。

如部编版第12 册第8 课《匆匆》,课文第3 段里面有个句子“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中的“闪”字用得极为精妙,教学时,我问学生这句中的“闪”字可以换为“走”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反复品味揣摩,明白了“闪”字突出了时间的逃去如飞,用得极为精当,是不可以换为“走”的。

教学时我适时小结:作家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写话写文章也要细细推敲,准确用词,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再如在教学部编版第12 册第1 课《北京的春节》第12 段时,我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都是玻璃的,有的都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经过朗读和思考,学生发现第一句中的“一律”“清一色”“都”,都表示“全部”的意思。那这个句子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避免了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在学生有所悟的时候,我进行了小结:用词有变化,语言更丰富,这样大家就不会感到乏味、呆板了。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在用词多样性方面要用心揣摩,这样,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鲜活生动,我们也会变得更有趣,更受人欢迎。

在教学部编版第12 册第15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3 段时,细心的孩子质疑:“‘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里为什么连续使用三个问号?”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为他解疑:“波义耳发现紫罗兰遇盐酸变红这个现象以后,马上产生疑问,这三个问号用得极为精妙,突出了波义耳勇于质疑、爱动脑筋的品质。”我点头称是,马上进行点拨:“说得真好!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标点有讲究。恰当运用标点符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吧。”……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注意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引导学生体会、揣摩语言,感知文本,帮助学生掌握丰富活泼的语言,感悟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揣摩写法,读写圆融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注重“学”“用”圆融,以教材做例子,引领学生积累,指导学生运用,做足“积累运用”的功夫,意在帮助学生利用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如部编版第12 册第8 课《匆匆》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语言很优美,很适合进行仿写练习。在教学第1段第一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我问学生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这样循环往复的,让我们仿照课文写法,也运用排比句式写一句话。学生纷纷举手,优美的句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风儿停了,有再吹的时候。

小草枯黄了,有再青的时候;果实掉下来了,有再结出来的时候;大树的叶子落了,有重新长出来的时候。

……

我竖起大拇指表扬学生:“多么漂亮的句子!大家都是小作家,真棒。同学们,很多东西都可以再来,可时间却一去不复返。那时间是怎样流逝的呢?让我们继续往下探究。”

在《匆匆》这一课的教学中,师生都发现,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却写得如此感人,那是因为作者饱含感情,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将抽象的时间写得具体可感。比如这一句“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教学时,我适时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精彩再次上演:

看书的时候,日子从书页间飞过;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滑过;弹琴时 ,日子便从弹奏的手指间过去。

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游戏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

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日子就这样在我们不经意中溜走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让我们珍惜宝贵的光阴,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让生命在我们的努力奋斗中留下绚丽的一笔!很多同学还发现,排比句式让句子富有对称美,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灵活运用排比手法来抒发感情,深化中心。”

再如我在教学部编版第12 册第9 课《那个星期天》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后,我请学生关注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

师:很多细心的同学发现,作者是借助光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画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思考、圈画批注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互动交流。

生1:我关注的是第3 段的第一句“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从“阳光明媚”这个词体会到了作者兴奋、愉悦的感情。

生2:第6 段的最后一句和第7 段的第一句都写到了光线,我从“光线渐渐暗下去、沉郁、一声不吭”“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体会到“我”因黄昏到来,自己再不能出去玩而失望、难过的心情。

生3:我注意到了课文的最后一句“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从“一派荒凉”体会到作者的难过和沮丧的心情。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几个句子,作家都是把感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就是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这就是融情于景的写法。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学习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1.考试考砸了;2.收到了生日礼物;3.因坏习惯被爸爸责骂了;4.被老师表扬了。

学生思考后动笔,五分钟后,学生的小练笔纷纷“出炉”:

“这次,我因为书写漂亮被老师表扬了。我轻快地穿过小巷回家去,太阳公公是那么热情,把小巷照得亮堂堂的。小巷角落里透出一抹绿色,那是几株顽强的小草在向我微笑。一些老宅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它们是那样青翠欲滴。小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又考砸了,我垂头丧气地往家里走去。大树伯伯垂下头,似乎在为我叹息。树上的蝉声音嘶哑,‘吱——吱——’地不停地嘲笑我的无能。就连那路边的野花、野草,也仿佛受到了什么打击,东倒西歪的……”

这两次小练笔,紧扣学生的生活,学生“如骨在喉”“不吐不快”。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敏锐地捕捉、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表达秘妙,而且巧妙地创设基于儿童生活的写话语境,使表达成为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小练笔”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变得可触可感、有血有肉,最大效益地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引领学生“揣摩写法,学习表达”,做足“积累运用”的功夫,这样语文学习就成为开启心扉、点燃思维的智慧之旅,这也是圆融语文的目标和追求。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适时适量引导学生触摸语言的温度,积累言语表达,并通过读写迁移,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其作用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力圆融语文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精彩.

猜你喜欢
圆融日子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无尽圆融
圆融中心
稚拙率真 圆融大气
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