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陈艳飞 丁彦婷 田 野 高清常 周培龙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浙江 宁波 315103)
中国的科研体制模式脱胎于苏联,实行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国企科研院所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国家队”,无论在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还是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凝聚了众多的科技精英和优良的仪器设备,具备完善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这些形成了国企科研院所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完善地区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提升地区创新水平、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从理论上讲,国企科研院所可以为所在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效益,通过“科研-设计-生产”与企业运作紧密结合。然而,国企科研院所长期处于自身体系之内,机制体制相对保守封闭,忽视自身社会影响力的建设,加之科研经费依赖企业集团的支持,造成科研项目和方向丧失社会公益性,使得大众对国企科研院所的认知片面化。因此,面对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国企科研院所社会影响力,进而展现自身技术能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日益凸显,国企改革也在大力推进,一些改革措施直接影响国企科研院所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了适应新时代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企科研院所需要有效提高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营造宽松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国企科研院所有时很难向社会大众全面细致地介绍科研生产的每个环节,导致地方政府及企业对其技术能力认识不足。因此,在政策范围内,亟需加强国企科研院所技术能力的宣传推广,提高地方影响力和知名度,这是抢占科研项目、争取生产任务、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国企科研院所社会影响力也是反映市场化趋势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自身经营发展,国企科研院所与有较好知名度,并且可信赖的民营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力求达到双方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内部稳定发展。
通过提高社会影响力,使外界对国企科研院所产生敬慕和向往,可以有效吸引并留住人才,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增强人员对所在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之愿意长期主动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同时,也利于员工个人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梯度培养。国企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岗位工作,与单位发展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进而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利益格局的原因,国企科研院所一直自成体系封闭运行,行业特殊论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认为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对内部生产管理没有太大影响,与地区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更多的是围绕内部产品任务进行资源配置,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共享程度较低。
我国大部分国企科研院所依然采用事业单位体制,属国有独资,没有明晰的产权,难以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行为主体。因此,大多沿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进行市场化业务的管理,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市场灵敏度,有效利用市场优势、整合内外资源的能力亦偏弱。
社会大众对国企科研院所的认知大相径庭,一部分人认为国企科研院所从事高精尖的技术研发,民营企业用不起、也用不到;一部分人认为国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一样,懂科研的不懂生产,解决工厂实际问题能力不够,这些国企科研院所在地方上没有认可度。受政策因素影响,国企科研院所对外宣传方面天生存在短板,由于日常工作业务相对固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群团等业务接受上级公司和国资委等国家机关监管领导,除部分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业务沟通交流少,当地政府及公众对国企科研院所的技术方向和业务能力也是认识不清。
国企科研院所设立初期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行业内关注度很高。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内高校、行业科研院所、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且机制灵活,国企科研院所行业话语权逐步下降,垄断经营模式也逐步打破。与此同时,国企科研院所地理区位不利因素也影响到单位内部的人才流动,在发达地区,由于地方民营企业对科研骨干的诱惑较大,国企科研院所很多引进、培养的人才在能独当一面时被挖走,造成大量人才特别是青年骨干人才流失,对国企科研院所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很大;在欠发达地区,科研院所与外界沟通交流机会更加缺乏,难以吸引人才,虽然现代信息沟通方式已极大地淡化了物理距离,但偏远地理区位也削弱了国企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
长期以来,国企科研院所相对封闭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信息交流还是资源流动,大部分都限制在自己本系统内,少数民营企业可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信息,国企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之间缺乏一个规范、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与资源整合通道。国企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处于分体状态,融合度不够,导致拥有高新技术成果的民营企业无法直接参与国企科研院所的发展进程,国企科研院所也很难真实地了解民营企业最新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当前,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企科研院所改革大势所趋,必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垄断走向市场。科研院所需要对自身未来规划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加大技术品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释义宣贯,统一思想认识,让国企科研院所技术品牌建设融入管理、深入人心。同时,国企科研院所在内部生产、经营及管理中应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改进提高并深入挖掘提炼技术成果,积极参加地方行业协会及全国性竞赛评比活动,打造行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品牌项目,提高国企科研院所在地方行业内的影响力。
创新国企科研院所宣传推广工作机制,大胆探索新时代提高国企科研院所宣传效应的方法和途径。如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速效宣传,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宣传国企科研院所的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科技成果、先进表彰等典型事迹;在单位业务接洽活动中,培养员工养成规范使用单位名称的习惯,宣传单位技术能力。国企科研院所需要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盲目自信的思想观念,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自身技术能力,提升国企科研院所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大众对国企科研院所的直观认知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担起国企科研院所创新使命,筛选优质科技成果,开展大型地方推介会,让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地方企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同时,深化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群团机构的联系,积极参与地方产业规划建设,盘活内部资源,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
国企科研院所市场开发人员随时保持与民用市场客户的联系,利用属地化、“互联网+”等多种方法,开展即时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用户服务形象。坚持利用上门走访、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与客户进行沟通,对客户反映的售后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客户数据信息,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把客户深层次抱怨消灭在萌芽中,以此赢得客户的口碑,改变国企科研院所刻板的售后服务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
国企科研院所需要摆脱以往单纯的人事管理模式,转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通过与政府、高校、民企展开多方位、多领域合作,既可为政府产业规划提供辅导支持,也可为高校师生创新发展提供平台,还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以此增加国企科研院所与政府、高校、民企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在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上,以课题项目为需求牵引组建攻关团队,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更加注重科研成果质量考核,在奖评成果、评定职称、分配薪酬等方面与市场接轨,强化绩效管理。
提高国企科研院所社会影响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一认识,有序规划,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以传统纵向国家项目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当今国企科研院所的发展潮流是学习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当前新一轮国资和国企体制改革大潮正在袭来,在探索提高国企科研院所社会影响力,展现自身实力的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也不放大问题,主动迎接新时代挑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并落实到行动上,塑造崭新的社会形象,才能切实提高国企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