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龙梅,孙雯雯
当前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这样就会导致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浪费、污染的现象,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为了更好地解决用水矛盾,并且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水质监测及服务工作,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针对水资源的质量监测系统大部分只是针对地表水来开展监测,而对于地下水、江河、湖泊、工业废水质量监测等工作涉及相对较少。在监测工作中缺乏现代性技术的有效运用,导致监测工作存在诸多漏洞,需要在后续工作当中不断进行改善。
在对水质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技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1]。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监测网络系统还难以得到有效运用。这样会导致在水资源出现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同时,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专业装备以及应急监测。这样就会导致监测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无法合理、科学地对现场进行分析,即使最终获取到调查结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反应,无法实现及时的预警,导致监测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在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没有专门针对雨水资源相关监测工作建立起完善、全面的数据库。这样就会导致资源信息在开发、运用的过程当中存在缺失的现象,很多项目建设无法及时开启,对监测最终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监测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地方无法达到预期的数字化建设效果,很难实现资源之间的及时共享。监测手段比较单一,依旧是实验室分析、数据人工处理,导致最终的结果相差比较大,与实际情况相比出现较多的误差。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地方已经针对水质监测设立相关站点,并且在逐步发展[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一些水质监测站已经得到了改进。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伴随着人们用水要求的不断提升,监测站无法满足水质监测需求。因此,应该对监测断面充实和调整。这样才能提高够监测效果。
例如,在城市当中,人口比较密集。所以,在设置监测网点,应该保障每条河流至少设定三个点,这样才能够对河流在进入到城市前后的水质状况进行掌握和对比。同时,对污水的水质检测,也应该加大重视。应该根据环保法,压实相关行政部门的责任。可以借助监测来对入河排污相关情况是否达标进行了解,对于超标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治理和管理的措施,实现污水排放,让水资源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饮用水是非常基础的需要[3]。所以,在监测工作中,一定要更好地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安全,这将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和经济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对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现阶段,虽然我国各个省市都对地下水和江河湖逐渐设立水质监测站点,但是并没有实现对水源地水质监测的全面覆盖。所以,在现阶段,也应该逐步覆盖和涉及所有地区。这样才能够使得监测范围逐渐扩大,有效对监测网络进行利用,让人们的饮水安全得到最大化保障。这样也能够在无形当中让人们的活动和生活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
在当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行了水功能方面的区域性划分,特别是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提出了合理和科学的重要依据,并采取了措施,对重点区域展开划分和管理,以此作为监测工作开展的重点。因此,在当前,应该重点加强功能区域中的水质监测工作,让监测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监测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结合水功能实际要求,明确区域划分,对于监测工作现状进行重点解,其中主要包含工业废水、地下水、江河、湖泊等重点保护区域。此外,在监测频率方面,也应该从原本的不固定,逐渐转变为按月为周期来进行监测。最终得到的监测结果应该及时上报,便于对监测和保护工作及时改进,这样就能够最大化提高监测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作物对于化肥、农药的吸收是相对有限的[4],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化学物质逐渐在土壤当中累积,可能会由于灌溉、降水,导致部分河流当中水体污染,造成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污染。所以,现阶段,应该针对农村地区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农村地区的用水安全。
例如,在现阶段,伴随着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水质监测也应该早日提上日程。有关部门应该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作为重点,对饮水情况进行调查,对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报告,对农村情况及时进行了解,促进农村地区水质监测工作良好开展。
近几年来,水质监测这一工作涉及的服务面变得越来越广泛,工作量逐步增加。要想更好地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无论是在制度建设、技能素质、基础装备还是环境设施方面,都应该更好地引入专业人才,带动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
例如,第一,在硬件方面,可以对监测车、船、大型仪器进行配置。第二,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应该加强监测队伍建设,解决监测工作的相关问题。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包含取样、检测、分析以及评价等相关工作。所以,一定要加大培训力度,让监测人员在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第三,应该针对重点的河段加强自动化监测站的建立,借助这样的方式持续、自动对水量和水质变化进行掌控,处理好水污染问题,让监测工作的反应能力和预警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也应该更好地提升水质信息共享的时效性。和水量信息之间相比,水质信息有着较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水质信息能否及时发布,将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当前,应该让水质信息在分享和传播的过程当中更好展现出时效性,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
例如,为了达到水行政部门以及政府要求,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对于最终的监测成果一定要及时进行发布。在此过程中,应该加强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让水质信息得以共享和发布。这样就能够让信息互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可以使水质污染的情况得到改善,解决突发事件,利用现代技术带动监测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在获取到监测信息之后,应该在对应的平台上进行发布,便于相关人员快速获取信息,也能够使得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使得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在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中发挥作用,使得水资源监测和服务水平提高。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在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质监测及服务工作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得水资源的管理效果变得更好,有助于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避免一些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调整监测断面、、加强区域监测、开展农村监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提升信息时效,让监测与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