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 陆桦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规划非常重要的内容,国家和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也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国土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给予高度重视。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让土地资源创造的价值最大化。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有益于全民的政策,规划不是随意的分割,而是要结合经济的发展和实际的生活才开展。提高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不仅能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占有资源匮乏,资源分配不均,在过去,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人们只顾着发展经济,不顾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等到经济上去了,再回头看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恢复原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和发展的眼光,让资源被合理开发和分配,实现资源利益最大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人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土地,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日渐多样化,使得人们大肆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改变,很多生物从此消失,土地出现荒漠化,人类的发展和土地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因地制宜,让土地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还能确保周围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使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矛盾得以解决。
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把发展经济当作首要任务,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往往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大量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垃圾随意倾到,空气污染严重,细菌和蚊子滋生,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困扰。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的研究,导致了很多企业和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对生态环境大肆破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生态环境保护最终是需要靠每个人的保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之前,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人的行为,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一直以来,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都有明确规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但是效果不佳,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很多法律法规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社会,甚至有的规定仅仅停留在行政层面,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对目前的环保工作不具有指导性和威慑力,不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本高、专业性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这也是一项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工作,得到的回报效益很难肉眼看见,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其不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不足。尤其是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首位,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至于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陷入资金不足的窘迫处境,使得环境保护的工作较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慢、效果不佳。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我国资源全方位的规划,但是我国国土面积大且复杂,在以前信息技术不发达,每个地方规划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有较好的规划方案也得不到宣传,各地方的人只能埋头苦干,在规划方案上很难创新。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没有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每个地方的信息交流汇报不及时,还有很多地方接受信息滞后,国家也很难了解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进展。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规划模式,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只能与人们的意愿相违背。
在过去,经济发展是社会的首要任务,整个社会都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重视起来,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进展停滞不前。要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规划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从经济角度和实际生活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首先,再进行规划之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对实地进行考察和深入研究,然后设计土地规划的图纸,确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其次,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部门要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责,从下而上对土地空间摸底,控制好专项工作的底线,让政策真正实施,而不是停留在行政层面,让人们认识到环保政策的威慑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最后,要以书面形式将所有内容明确说明,规划建设落实到位,让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有序进行。
目前,我们处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和最有力的工具。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顺势打造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平台,让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案和信息得到及时共享,确保下级部门开展工作的时效性。国土空间规划还可以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分析规划中的问题和优点,不断完善规划工作,让国土空间规划更贴近实际需求。首先,要在全国各地都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国家可以适当给予更多优惠政策,让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智能平台,实现信息全面共享,确保国土规划的工作步伐一致。其次,要吸收信息智能化人才,可以从现有的队伍中挑选优秀人选进行培训,或者以高待遇吸引专业人才,确保智能信息的专业化和先进性,这样才能对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和出来,确保国土规划工作更加精准。最后,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设备,并加强各地区的联系,确保国土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土空间规划属于政府部门,人员和力量有限,要想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下,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愿景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能有效号召全民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人多力量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国土规划部门可以集思广益,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首先,可以在城市中心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环保的政策和方法,让环保理念走入人们的生活。其次,可以利用自媒体的强大流量,发起话题任务,让人们拍摄关于环保题材的短视频,促使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
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心,集中在管理污染物的排放上,忽视了环境要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因此,国土规划首先要对环境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实行分区管治,制定出不同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该区的大气、土壤、水和生物进行抽样分析,解析该区的山、林、田、湖等景观的分布和构成,确保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有针对性的保护,让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过去,人们只注重增加绿化面积,在没有对该区环境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就大肆植树造林,导致该地区微生物被破坏,造成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化减少,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当,让环保工作适得其反。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中,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从而提高环保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宏观上,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对人员、物资和信息进行统一调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微观上,注重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控,分析生态因素和生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美学和健康的双重目标。
总之,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个区域全方位的布局,合理科学的规划需要有前瞻性,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