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村民小组长的重要作用

2021-01-02 16:04:18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苏登飞
区域治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组长攻坚村民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苏登飞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明确部署,吹响了向全面脱贫发起总攻的号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脱贫成就。特别是2020年初以来,面对疫情和全球经济萎缩等不利影响,全国各地“战贫”“战疫”两场硬仗一起打,快速实现确诊病例全清零和经济发展由负转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赢得了主动、创造了条件,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既定任务。在这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中,村民小组长也发挥了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村民小组长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村民小组长与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一同形成和发展起来。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之后,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1]目前,全国共有村委会60多万个,村民小组450多万个。[2]村民小组长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有着“村庄当家人”称谓的村委会并不能完全取代村民小组长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一些村委会存在着行政化的倾向,工作重心被转移到完成乡镇政府安排的行政任务。这样的变化意味着村委会传统的“村庄当家人”的任务部分转移到了基层治理最末端的村民小组长。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村民小组长没有类似村委会成员那样的固定收入和行政化坐班制度,才使其依然保留与村民的共同利益属性和天然联系,一旦村民小组长因为利益等原因,放弃争取村民小组群众的利益,由于其民主选举的产生方式,就会使村民小组长丧失群众信任,长时间的信任缺失,使“村庄当家人”失去存在基础。当村民小组长也不能承担“作为村庄当家人”角色时,村委会将不得已承担起非常多的直面群众的任务,这不仅增加了村委会的负担,而且效率低下,造成基层治理空心化、损害群众利益[3]。

具体来说,村民小组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表现在:第一,村民小组长是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的动员人。及时宣传、传达各种政策、精神和决定是村民小组长的一项重要职责。且往往越是偏远贫困的乡村,村民小组长在这一过程中显得越重要。这是因为,偏远山村往往地广人稀,通信不便、村民文化程度较低。脱贫攻坚政策要在广大的贫困乡村宣传开来,使村民正确理解政策含义并响应号召,没有村民小组长的支持和努力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像易地扶贫搬迁这样庞大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第二,村民小组长是脱贫攻坚一线问题的解决人。在村级组织越来越多地承担乡镇政府安排的各类工作的情况下,村民小组长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乡村工作。例如,扶贫具体帮扶措施的解释与思想动员、贫困人口和贫困户的认定、帮扶双方的对接、各种数据的统计与上报、迎接各类检查、协调各种矛盾纠纷等都需要其参与才能完成。第三,村民小组长是脱贫攻坚完成情况的反馈人。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如何,帮扶双方实际上很难客观表达。帮扶者侧重于突出成果,受帮扶者倾向于突出不足,而各类学者、专家的调研常常因为不在一线而得不到真实数据。

二、更好激活村民小组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功能

由于村民小组长在脱贫攻坚中作用突出,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复贫,必须更大程度激发村民小组长的效能:

(一)作为强化脱贫成效的“助推器”

在2020年底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后,我国乡村建设将进入政策调整期。为防止政策措施突然断档,出现返贫复贫,脱贫摘帽地区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犹为重要。如何顺利实现过渡,稳步推动脱贫摘帽地区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村民小组长承担的“当家人”和“守护者”角色,成为强化脱贫成效,促进深化发展的“助推器”。如一些村民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脱贫帮扶政策,建立了合作社,发展林下养殖和野生菌等,取得很大成效。

(二)作为防止返贫的坚实“防火墙”

全面小康任务实现后,扶持政策的调整和帮扶单位的变化,可能导致返贫复贫现象,受帮扶者也容易产生一时的落差感。而村民小组长作为常住村民,需要在村民再次遇到困难时肩负起返贫“防火墙”的重任。他们不会因为帮扶政策的调整和帮扶负责人的离开而撒手不管,而必须是乡村群众美好生活的忠诚守护者。调研发现,一些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村民,因不习惯新市民生活,总倾向于返回原来的山区生活,很容易又回到起初的贫困状态,作为帮扶单位或者负责人,是很难长久跟随和督促的。而村民小组长则可以观察到其动向,解决搬迁户的实际困难,为其谋划合适的新市民生活方式和持续的新收入来源。

(三)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村民小组长通常在乡村属于经济条件较好者。这是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结果,而不是一些好事者所说贪腐之由,告别是在贵州反腐倡廉工作卓有成效的当下。特别贫困的,甚至不能解决自己生计的村民是几乎不会被选为村民小组长的。这种相对来说较强的经济基础和致富能力,为村民小组长引领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只有农村整体条件改善和村民致富渠道的拓宽,才能根本上防止返贫复贫情况的大范围出现。乡村振兴是村民小组长充分发挥所长,引领乡村群众战胜贫困,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必然路径。村民小组长也定是这辆疾速前行的列车上的“火车头”。

三、把提升村民小组长的乡村治理能力作为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重点所在。[4]要使村民小组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中实现上述功能,必须提升村民小组长的乡村治理能力,使其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一)防止村民小组长在乡村治理中被边缘化

近年来,各地村委会常务干部陆续实行坐班制,并更多地承担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使村常务干部有了类似于政府公职人员的属性。而原来与村常务干部相似的村民小组长,由于不定时上下班,不用专职,也没有稳定工资收入,被村干部拉开了“差距”。小组长因此在乡村治理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取消村民小组长的声音。从我国中东部一些省份取消村民小组长的实践来看,在农村取消村民小组长大都遭遇了治理困境,而且越是偏远贫困地区,取消村民小组长造成的治理困难越大。

(二)拓宽村民小组长选拔范围加强培养力度

村民小组长只能是本村民小组的成年村民担任,扩大选拔范围似乎无法操作。但在以往贵州的乡村实践中,村民小组长的人选往往非常局限于少数年长者,或是改革开放前的生产队大队长、小组长、大姓人家的族长,或是有势力的乡村首富等等。老龄化严重的村民小组长班子实际上影响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工作效率。目前,许多地方对村委会干部有较多培训,但专门针对村民小组长的培训比较少。与村民小组长越来越多地承担的任务和沟通方式的快速现代化相比,他们的业务能力是亟须培训提升的。

(三)强化村民小组长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可以看到,贵州州各地村委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非常到位,村委村得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也很多。但是村民小组长很少被政策或制度性文件单独提及,而只是作为村委会相关政策或制度中的某一项笼统地包含其中。例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只在第十条,对村民小组长的产生与任期等做了简单表述。[5]在日益复杂的乡村管理任务下,没有明晰的职权边界、工作规程以及制度化的培训、福利等安排,已经不能满足村民小组长有效发挥乡村治理能力、完成脱贫攻坚和防止返贫复贫任务的要求。

(四)提供与当地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待遇水平

社会对村民小组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胜任村民小组长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强,对村民小组的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但是截至2020年底,贵州多数村民小组长都只领到微薄的补贴,甚至一些才每月100元。如果是全职做村民小组长,肯定是无法持续保障生活的。这也是政策允许村民小组长兼职,并且不用固定时间上班的原因之一。问题在于,即便村民小组长不靠当职维持生计,当他们发现在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费尽心思之后,还要倒贴交通、烟酒等费用时,仅靠“良心”是很难支撑他们长久任职的。

(五)健全和完善村民小组长激励和考核机制

要让村民小组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资金支持,而这就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激励、考核、奖惩制度。由于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任务依然艰巨,这是必然要开展的工作。当前,贵州对于村民小组长的激励、考核、奖惩等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仍然处在初步阶段。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用科学的激励和考核制度,提升小组长的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小组长攻坚村民
分餐小组长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