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伟
(合肥市望湖中学,安徽 合肥 23000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现行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古典诗歌的篇幅内涵,而现当代诗歌的数量却屈指可数,布局安排零散、单薄。如何打破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困境和藩篱,让新诗教学充满朝气活力?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及如何突围,试作如下的探索和思考。
部编版教材一个突出的优点,在于强调单元的整合优化。比如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议论文单元,同类型的文章编排在一起,有利于文体的比对学习和深入探讨。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的编排则显得分散、零碎、单一化,缺乏系统性和统筹兼顾。现当代诗歌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远远小于其他文体,相比古典诗词的强势回归、蔚然成风之势,现当代诗歌确实相形见绌,夹杂在其他文体之间,有些娇羞寒碜。
“整合”是教学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最大化,达到“1+1>2”的效果。通过合理整合,强化整体阅读,以期获得“触类旁通”之效。笔者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为了加深对“土地”主题的理解,引入了艾青另外两首关于“土地”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其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这些诗句无不洋溢着作者对土地的深情歌唱,将“土地”的意象整合串连起来,才能更深地理解诗人对劳动者炽热的同情和关爱,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患意识。艾青借“土地”的意象,表达了誓与祖国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眷念之情。
卞之琳的《断章》,全诗没有深奥隐晦的语言,也没有奇崛突兀的句式,写得晓畅如话。初读一遍毫无理解上的障碍,但细细品来,又好像暗藏深意。“人”,可以作为“主体”,看风景;也可以作为“客体”,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被别人观赏。世间的人和事、景和物,都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明白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平衡的关系,人就不应该再有怨尤。”“诗无达诂”,多向性的发散,丰富了阅读体验,拓宽了诗作的内涵空间,让诗歌更有可读性和魅力。
当然,“突围”的方法不一而足,要视“学情”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以上三种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都曾开展过,收效不错,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学生的阅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各种快餐式阅读层出不穷。“读图时代”,人们变得浮躁而功利。“三分诗词七分读”,诗歌在句式上具有整饬之美、在声调上具有抑扬之美、在韵律上具有和谐之美。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只将朗诵作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只要求学生读对字音、读准节奏,在情感、意境方面疏于指导,“读”流于表面,落于肤浅,削弱了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歌讲究独特的韵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会激发学生的吟诵欲望。在教学《黄河颂》时,从朗读入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体会诗歌节奏、韵律、声调、缓急、轻重、语气等要领,抓住诗人“礼赞黄河、讴歌民族”的情感,带着奔放洋溢的热情,赞美黄河的磅礴、浩荡。“以声传情”“由声入耳入心”,让朗读声久久回荡在课堂,感受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力量。范读之后,孩子们被激越而饱含情感的声音点燃了,一个个跃跃欲试,“未成曲调先有情”。朗读意味着对文本的理解渗透,带着这种诗情诗味,酝酿情感,调动想象,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蓄势。
在教学《木兰诗》时,笔者曾通过男女生分组读的方式,感受木兰的“男儿志”和“女儿情”,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统一于木兰身上,看似矛盾,又吻合人物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生豪迈、高昂、雄壮的声调,将行军的紧迫、战争的残酷、边地的苦寒、木兰视死如归的英雄姿态充分地展现出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女生缓慢柔美的朗读,则展现了战胜归来后的欢快、愉悦,写出了木兰作为普通女性爱美的一面。木兰既有家国大义,亦有儿女情长,人物的形象不再是单一的扁平的,而是饱满的立体的。
诗歌语言自身具有含蓄性、跳跃性、陌生化等特点,很难在短时间里体悟出它的意蕴和诗味,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写作也存在指导不力的情况,大多教师对现当代诗歌的处理,就是让学生停留在朗读和识记的层面上,难以挖掘出诗歌真正的教学内涵和人文价值。
人们往往因阅读方式、审美情趣、生活感知的差异性,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笔者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为了解读“街灯”“明星”的意象和内涵,就适时地引入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21年10月,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风潮已经消退,新的革命浪潮尚未到来,面对风雨如晦的黑暗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街灯”和“明星”不仅仅是现实的所指,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指引作者走出人生困境和迷惘的一种象征,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就明白了《天上的街市》寄托了作者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指导学生对意象的研读品味,匆匆忙忙就展开分析,甚至直截了当点明主旨,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自然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就难以真正领略“诗味”。实际上,诗歌的艺术美和生命力都体现在意象的精心营造上。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这首诗有哪些“意象”?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联?作者通过“意象”的传达营造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潜心揣摩,得出了答案:诗人以一只“鸟”自喻,喉咙嘶哑,泣不成声,饱受侵害,折射出深层的忧患情怀。就连死去,鸟儿也要“埋在土地”,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勇于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现当代诗歌写作边缘化不仅仅是某一考区的问题,而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诗歌在中考写作中基本被除外,学生存有畏难心理,也会“绕道而行”。诗歌作为文学四种重要的体裁样式之一,其写作应别有洞天,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范畴。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历了对诗歌的揣摩探究、感知领悟、融会贯通后,教师要及时架设由读诗、品诗到摹诗、写诗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由课本走向生活,由知识走向运用。笔者在教学《乡愁》时,让学生们发散思维空间,设置问题:除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还有哪些意象可以表达“乡愁”呢?“乡愁是一泓凉凉的秋水”“乡愁是一句缓缓的叮咛”……孩子们的答案精彩纷呈,不一而足,通过拓展性仿写,穿行于诗意的空间,延伸了诗歌的内涵。
“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 鉴于初中生接触的现代诗歌较少,对现代诗歌缺乏整体认知的学情,在模仿创作时,笔者注重指导学生以诗行、诗段为主,就示例进行鉴赏性仿写,训练有目标,指导有章法,难度较小,学生容易接受。笔者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通过细致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语句意象之后,孩子们明白了: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去争取,就一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在课堂小练笔环节,有学生呈现了这样的鉴赏性仿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观,不要焦躁,混沌的日子里需要沉静,相信吧,幸福的生活总会来临……
现当代诗歌教学对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丰富情感、提升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现当代诗歌课堂教学的“低效”和困局,笔者试从四个方面加以“突围”和“重构”,让诗歌教学更接“地气”,具有“生气”和“灵气”。诗歌教学是一项富有艺术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教师必须着力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诗歌中蕴藏着的高尚情怀和人文精神慰藉孩子们的心灵,温暖伴随孩子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