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小霞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九小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100)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入微课可以让课堂形式变得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可以轻松理解疑难点。因此,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与教育事业相关的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多,教师利用新科技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教学。当前,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普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主题内容突出的特点,在课前通过微课导入教学内容[1]。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制作好微课视频,视频内容大概需要6到8分钟,并在其中加入课堂内容,思考与讨论以及课后习题。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有效获取课堂重点,在教师接下来的授课中能有效从中捕捉知识点,学生课后也可以做好知识归纳总结。例如,教学《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对《将相和》大体内容进行了解,让同学在接下来的阅读时能够抓住文章中心,学生能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并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黑板、粉笔、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枯燥,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下降。学生对教师课后留下的习题感到困难、无从下手,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以后的课堂中产生消极心理。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到知识,把短暂的课堂变得具有无限可能。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微课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合作得出答案。小组合作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面对日常相处的同学会更敢说,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发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向同学展示圆明园以前的盛景,然后让学生看圆明园的惨烈现状,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会产生激烈的思维活动。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自己平时听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故事,然后可以把学生的讨论结果放入微课。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带动班级气氛,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延展性程度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可利用微课给学生拓展延伸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小讨论,让学生进行思考,与以前所学知识相联系,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例如,讲解《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拓展《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学生从《牛郎织女》中能够学到对爱情的忠贞,从《夸父逐日》中能够学到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提到牛郎织女,人们就会想到鹊桥,有鹊桥就会想到阻碍牛郎织女见面的银河,最后教师可以将其延伸到我国的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由我国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得来的。经过一系列的拓展延伸,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由此了解到神话故事的趣味性以及其中蕴含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发展,教师巧用信息技术能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方便,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师通过微课将信息化教学代入课堂,可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利用微课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延伸,可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由此可见,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