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平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讲解德法知识,而是应当立足于多个角度,优化学习形式,分析教材中的道德品质内涵,创建有效的德育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基本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逐步实现高尚品格的发展,促进其道德修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教学目标的设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效果。教学内容不清晰、教学目的不明确的教学目标,很难指导教师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讲解。而教材是教师展开德育的基本资源,教材中不仅包含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品质内容。因此,在实际展开施教工作前,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品质内涵,并在教学目标中进行明确,从而在课堂指导工作中,通过组织多种形式逐步向教学目标靠近,达到理想的教育状态,落实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1]。
人们的情感产生于生活,教师开展德育指导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高尚、有节操的人,而建构生活情境,则是推动德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内容时,教师应当立足于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从生活着手,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理解生活情节和生活事物中,真正提高对道德品质的感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同时,问题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在设定生活情境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索,从而强化自身的德育思考效果。
在校生活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元素,所以,在为学生讲解“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出发,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便推动学生进行有关德育品质的思索。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交友的重要场所,而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许多学生认为清扫校园卫生,保护校园环境的整洁,是校园清洁工的工作,忽视了个人在校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校园中的价值,以及自身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等,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校园中的一些常见环境卫生问题,并让学生围绕“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可以提出哪些策略”的问题,主动结合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热心参与学校卫生管理事务中,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保护校环境卫生。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创建教育情境,能让学生从自身熟悉的事物出发,主动担当自身的责任,能够引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思考。
德育知识大多是抽象的内容,这对小学生的理解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也不足,使得学生无法基于同理心的角度去解读道德品质,以至于制约学生高尚品格的发展。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德法知识的同时建立高尚的品格,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资源为学生引入实践案例,让学生可以直面社会中的各种道德问题,使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提取其中的德育元素,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良好修养的发展[2]。
比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中主要讲解了塑料带来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内容。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解了白色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内容后,可使用新闻纪录片向学生展示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情况,并以网络调查数据为客观依据,向学生说明汽车尾气带来的雾霾等污染和危害。之后,结合视频和网络数据等案例,向学生提出“如何减少尾气污染”的问题,让学生对案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意识到减少使用私家车的必要性,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结合德法学科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向学生播放相关案例,能让学生基于直观的画面认识到现存的社会问题,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形成合作的素质,是德育指导的主要内容。课程改革标准中也倡导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主动建立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辅助,相互指导中提高。因此,在当前的德育教学理念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教师也应当注重合作学习活动的创建,让学生基于合作形成“互助精神”[3]。
例如,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中,可以先分析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德法素养及学习水平。随后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出哪些学生的综合德法素养较高,哪些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较高。之后,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使各个小组的德法素养水平和学习水平实力相当。紧接着,教师为学生提出“我国由多少个民族组成,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的合作讨论任务,让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解析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对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相互指导、相互辅助,从而在提高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形成互助精神。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可以开发、优化多种学习形式,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有德、有才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