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1-01-02 13:28:15满志安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满志安

(新疆教育协作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也是开展德性教育的重要路径。作为几千年历史不断磨砺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不断传承的重要内容。这些优质的文化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性格培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余,不断地充实自己精神世界,培养全面素质,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由于受西方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掘,因此,就需要高校教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品德性情,也能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积淀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绵延至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例如,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文化中,道家强调中庸思想,讲究无为而治;而儒家以“仁爱”著称,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传统思想文化一直被传承至今,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因为这些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本身就是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永不过时。古代中国社会中,强调礼仪孝道,虽然也有一些过度偏激的思想观念,但是孝义思想亘古不变,当今社会,孝义依然是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此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经过历史积淀的抗争文化,在中国遭受殖民侵略和割地赔款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斗争,最终驱赶了入侵的列强,争得新中国的建立,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素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支持。

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端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督促大学生为理想奋斗,加速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相关教育资源还不够丰富,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1],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源泉

现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而此时,建立统一战线依然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导。新时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致力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只有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立足统一战线,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抵御外敌,振兴中华。虽然当今世界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大局,但是局部的动荡依然存在,加上2020 年的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局势还在深刻的变革中,未来的社会局势不可预估,所以,我们在坚持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统一战线,提升民族凝聚力,不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而在国内,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并注重各种利益之间矛盾的调和,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也需要团结各方力量,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整体繁荣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要求。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不管是任何时期,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一致对外,在激烈的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英勇无畏、不惧牺牲、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等,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2]。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当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已被摆在突出的地位,注重推动文化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创新。而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使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3],能够让大学生在文化传承的实践中,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4]。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点,将传统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对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现实情况的矛盾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中央、教育部门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中的渗透,但是实际情况确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教学重要性和地位还不够凸显。目前,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不断提升,各类高校都在积极扩招,但是家长和学生们的功利心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在学校学习,更多的目标是升学,为了升入更好的学校,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思想政治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素质教育对他们而言也不是非要不可,所以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问题,这样就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落实不到位。

(二)变化的世界局势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世界整体局势是和平的,但是局部的动荡和战争依然存在,加上2020 年新冠疫情的重要影响,现在的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变化结局难料。面对这一新形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部分大学生利己主义思想、享乐主义等思想滋长蔓延,这些不良的思想苗头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致使大学生迷失人生目标,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极其不利,更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多媒体文化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软件和自媒体层出不穷,网络平台环境也愈加复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难辨真伪。多媒体文化的传播让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更大了,而一些媒体平台在不断地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传递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例如,近几年来比较火的抖音APP,这一平台的受众庞大,抖音平台每天发布的信息也非常多,只要用手机注册,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而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主播等业务开展火热,很多人标榜自己通过抖音直播赚取了巨额的收入,导致一时间更多的人想要加入进来;还有一些“毒鸡汤”,偏移了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些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都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高校作为文化开放、思想交流通畅的意识形态阵地,更需要严格管控网络,以最大程度避免学生身心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通过课堂教学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内容

现阶段,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很多教师都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更多地只重视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教材内容的讲授,单一的、单线程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文化知识,而对大学生自身主体的需求关注度不够,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限制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自身首先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效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内容,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中华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专业课授课内容相结合,结合生活具体案例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相融合,最大程度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参考实践教学的方式,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教师要最大程度将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实践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其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为中国梦实现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通过老师的传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高校教师还应当尝试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地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机会。相比于正式的教学课堂,第二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合的学习课程与科目,不断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高校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内容,如剪纸、珠宝鉴赏、民族风俗课等,还可以定期地邀请不同文化和专业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开展相关文化小课堂、传统文化大讲堂等活动,用更加灵活、可以自主选择性学习和更加专业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并最终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有效地传承。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文化创造和创新,让学生自行思考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其能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相碰撞的创新点,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用更符合时代和学生需求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也更能符合时代快节奏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主动且充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杜绝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传播,营造一个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加科学、更加开放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

(三)推动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的有效性也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检验,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能有效观察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够的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应有的养分。课外实践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能使得学生更加生动地、切实地感知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和学习的必要性。在具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爱好和教学任务,设置更加合理的学习环节,从而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让其能够亲身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必要性和其历史意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内心感受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而在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去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民俗事物馆、艺术馆等,将理论性文化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地树立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归属感,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世价值,从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借助网络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冲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高校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寻找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能帮助学生看到书本以外的内容。现如今借助网络媒体来进行专业课程辅导教学、思想政治文化培育已成为高校一个非常灵活、便捷的场景。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高校价值氛围,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络媒体,选择优质的、高质量的内容传达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网络媒体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也更加灵活、丰富和便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以书本知识和理论讲话为主,较为晦涩不便于学生的全面理解,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知识点与传统文化中生动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用动画、相关电影、相关图画等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大胆创新,实现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新的融合与发展,并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出去,扩大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著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此,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外,还需要正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弘扬和传承。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