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婷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中,我国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不同步性与不平衡性问题同时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是科学研判中国发展境况、化解文化危机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视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具体要求[1]。可见,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意味着增强国家治理的精神力量。厘清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和发展前景等基本问题,对于推进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这表明中国文化自信并非某一种文化形态的自信,而是整个文化体系的自信。文化因其历史相继性、区域与阶层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出了文化多元发展的特征,文化多样态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多观念共济、多价值评价的发展方式。当文化自信的主体转向中国时,文化自信意味着在把握深谙文化历史底蕴、熟悉文化发展脉络、明确文化发展方向中对中国文化体系做出价值和观念上的自信体认。
坚定文化自信,应从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中追根溯源。“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如果舍弃了传统文化,国家就会失去生命力,面临倾覆的危险。经过时间的洗涤而依然流传于当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流淌在中华民族的骨骼、精神内核之中,是中华民族历经兴衰而不倒、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打造后可融入国家现代化发展中。正如罗素所言:“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自强不息、改革创新为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民为邦本为基本准则,以协和万邦、以和为贵为基本理念。这些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为民族的绵延不绝提供了源动力,更是为世界文化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宝贵文化基因。
当前社会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陷入“文化保守主义”的窠臼之中,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系列讲话之后,片面认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似乎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贬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5]当人们面对在社会出现的生态危机、道德滑坡等社会矛盾问题手足无措时,便将传统文化看作指引现代人走出异化、克服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的救世良方,视作应对社会转型期精神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的优长,但由于对传统文化过度狂热,明显表现出“盲目回归”“反现代化”“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依托的文化,具有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6]过度推崇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地位,只会让现代人更加质疑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产生消极的态度,对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丧失信心。
与之相悖的一种错误观点是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矮化的非理性思考,从源头上否定中华文化,对孔子和旧思想进行不加辨别的打击。这一思想的来源是由于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将希望寄托于西方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中心论”出现,逐渐衍生出文化虚无主义,实质上是对我国文化进行唯心主义的解读。面对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伴随着部分落后观念的革新与文化观的重建。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文化传统,而是在吸收文化传统后进行文化的适应性再造或转化。
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先进的革命理论,并将其凝练成科学的政治思想付诸当时的革命斗争之中,生成了我国独特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书写者,从五四运动伊始形成的革命品格更是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8]正是在这种百折不挠的远大理想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实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革命文化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演化发展,大致经过了建党文化、斗争文化和建国文化三种现实阶段,虽然各区域各时期的文化各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但核心的文化内涵却始终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如在革命运动早期形成的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革命运动中期形成的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10]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革命运动后期形成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西柏坡精神,……等等,它们虽然生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但都体现了我国革命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内涵特征。革命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它承载了中华民族追求反封建、反侵略、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追求,蕴含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革命文化的科学性体现在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核心,在实践中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精神。革命文化的人民性体现在它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准绳,以服务人民为目的。
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文化虚无主义是科学对待革命文化的正确态度。由于当今资本市场的过快发展,一些人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轻视历史否定过去的倾向越来越凸显。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力宣传所谓“告别革命论”,革命文化已过时的言论甚嚣尘上,革命历史被淡化。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受这些思潮影响,不敢直面党员身份,革命精神淡薄,这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与新时代的初心与使命背道而驰。“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11]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者随意虚构历史,否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妄图达到乱世灭国的“司马昭之心”,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2]。虽然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但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弘扬的民族气节早已深深熔铸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要充分化解各领域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阻碍与挑战,唯有充分理解并发扬革命文化的伟大斗争精神,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精髓,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从中国精神角度,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味着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扶贫精神、劳动精神等。新时代中国人是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现实主体,其不同的精神需求与文化层次都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13]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的前进道路、中国深厚文化内涵的高度凝练,它回应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认同和共同期待。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深度转型,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国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4]。有一些错误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的前社会主义形态社会的文化,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是生长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应有别于嗟来之食。这显然是将二者进行绝对化的区分,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 世纪40 年代的西欧,但它的归属并不限于西欧,“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以外境界,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有内在契合性,都含有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追求和谐的理想社会,都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要保持原有的中国特色,更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为文化自信增添养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特征,形成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源泉,不断补给滋养、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复兴。
树立文化自信不能离开现实的、具体的复杂环境,不可自行其是,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文化状况,直面当前中国面临的文化困局。文化自信主观方面的挑战根本上来说是个体对客观实际产生认知偏差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容易基于自己的主观臆断与情感偏好对三种文化的理解不甚全面乃至偏听偏信,而出现文化不自信的表现。面对错误观念,“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16]只有正确诊断影响人们思维观念的客观社会因素,并化解客观危机,才有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确立文化自信。所谓革故鼎新,革故才能鼎新,不可只立不破,不去分析应该革除的现实弊端、落后的文化形态。如果只是片面的推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盲目自信,而不理清当前要面对的诸多现实挑战,那么永远也无法树立实质性的文化自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阻碍就是以动摇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与“四个自信”为核心诉求的历史虚无主义。20 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开低走,国际格局逐步呈现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部分西方国家借此加剧其意识形态的对外侵略。同时,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随之而来。当处于社会急剧转型之际的人们对时代缺乏正确的体认、对反主流的言论抱有宽容态度时,历史虚无主义便有了可乘之机。在国内外各种要素的综合推动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愈加扩张,主要以“颂扬改良而否认革命的进步性、蔑视华夏文明而歌颂西方文明、借西方意识形态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改写,以及歪曲党的领袖人物”[17]的形式否定我国的革命史等过往事实。它凭一己的主观想象来随意肢解历史,以点带面将连续性的客观历史割裂成碎片化的历史片段。这种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虽无法改变历史事实本身的客观性与规律性,但这种割裂历史与现实、抽离了具体国情的唯心史观的思维方式却难以避免使真实历史陷入自我丑化的舆论漩涡,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历史虚无主义缺乏从整体、全面的角度考察历史事实的认知逻辑,远离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无法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问题,只能用蹩脚的经不起推敲的不实言论消解历史规律,涣散人心,最终使人对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价值期盼的主流文化丧失信心,摧毁国人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引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特权等级观念,但也因此滋生了威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另一个问题——被资本逻辑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市场体制的确立与完善,资本的运作,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舒缓了政治权利的操纵,它解决了一些旧问题,但又制造了更大的新问题,“贪婪资本”的诱惑力将人推向了新的资本主导的特权逻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人类运用资本市场来服务人,但资本却反过来将人异化,重塑了人。“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9]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力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反映为或贬低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统治着人,无论是工人还是商人都丧失了人的主体性,沦为了人格化的资本。人的欲望极度膨胀,永不知足,而货币则被赋予了扭转乾坤的权力,人们是什么以及自己能做什么都通过货币来衡量,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和实现资本的增值。我们今天所叹息的许多错误的文化观念都能从拜物教的现象中找到产生的根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正逐步替代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观念。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正孕育一代又一代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把自我放在第一位,集体利益、诚信、平等甚至亲情友爱关系被抛在利益的诱惑背后。人们会自然地做不合乎道德地事,因为这将为自己取得最大的效益,道德原则在金钱面前不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随意践踏。走向市场化后生成的资本逻辑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确实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峻的文化困境与道德滑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平等、和谐的价值理念,必然要破除以资为本、特权至上的文化观念,摒弃不合理的价值观念。
长久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状态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状态。西方国家对外从西方文化理念上不断夸大其政治经济制度在其他国家现代化中的适应性,进而形成对外文化输出的文化霸权。中国作为后现代化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无时无刻不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冲击,大量西方文化符号席卷中国,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主义文化失语。“西方利用信息网络宣扬资产阶级思潮,恶毒攻击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制度。”[20]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分化和瓦解中国的图谋,运用意识形态实现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悄然改造一直是它们不曾放弃的重要手段。各国在价值观领域的交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将自己价值观包装输出到其他国家,企图干扰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评判标准,润物细无声般削弱别国文化的独立性与合理性,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全球地位与话语权。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中国文化现状呈现“泥沙俱下,龙蛇混杂”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占据主导地位,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充分整合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外来文化资源,不断增强现代意识,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新作为。
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阻碍重重,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集体领导下,始终坚持“越己者恒越,自信者更强”的文化心态,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依托于中国道路,中国文化在文化改革实践、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的支撑下,中国文化必能乘风破浪、走向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正是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不同特色。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的创新发展,应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推进不同类型文化在当代的适应性发展。
首先,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古物件、遗址或村落,它承载着民族地区文明的发展,记录着社会的进程。”[21]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实践品格,更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文化创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2]。
其次,要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通过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革命文物保护网状体系,深耕红色旅游,组织社会性的革命纪念活动等方式,使红色文化资源在良好保护中得到充分利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
再次,要与时俱进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丰富时代精神支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既要从新时代所产生的中国精神上升为国家文化,也要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在去粗取精中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提升文化自信不仅担负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更是肩负着摆脱资本与特权逻辑困境、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的任务。充分认识这些挑战,有助于“有的放矢”制定提升文化自信的实施路径,打造中国文化名片。
首先,要从整体提高我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增强与软实力提升的结合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我们要在着力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在加强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等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
其次,要发挥文化产业在各领域的正向引领作用。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营过程中要让人们“体悟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成和积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精神力量”[23]。在文化改革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
再次,要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对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与艰巨性认识不够,在许多领域“失语”严重。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24]在借鉴与辨别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创新传播内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争取国际话语权。
只有坚定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信心并沿着正确途径推进文化治理,力求实现特权与资本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双重超越,化解西方文化霸权冲击所造成的话语困境,才有可能筑牢文化自信的底气,迎来复兴的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的价值需求集中凝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5]因此,努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价值观理论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文化自觉,将文化自信融入国人的思想行动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新时代文化自信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要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实现。“价值通过合法与社会系统结构联系的主要参照基点是制度化”[26],因此对于价值观来说,将其体现在各种具体制度设计中,是推动其大众化、具体化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意识。通过采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各种人文环境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帮助其实现公民内在意识的转化。再次,要充分认识执政党的统领者作用。我国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每个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宣扬,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广的价值辐射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培育。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众心中的“最大公约数”被广泛接受时,将潜移默化为国人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积极引领作用,使得国人油然而生出内在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