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琳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相对于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二种类型。,民营企业的特点在于分布十分广泛且规模普遍较小,所实施的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规范性。与国有企业相比,在工商注册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比例,所以民营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在推动我国经济的总体经济发展。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的资本构成,即自有资本和负债资本的对比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中将短期债务资本作为营业资本管理。目前,在许多民营企业中,都已开始保持适度负债,及时调整资本结构现状,在争取用自身信誉取胜的同时,保持和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以期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和局限。但在资本结构和融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债务结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怎样得到长期负债,资金是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的债务结构可知,很多民营企业都存在着短期借款过多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财务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导致民营企业很难进行资金的筹集,因为自有资本有限所以不得不进行借款,进而进一步增加了自身的负担,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其次是股权结构,从目前来看,很多民营企业都会采用股份制经营模式,这样的经营模式虽然能够降低个人风险,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发展,但很多企业开创者会将更多的股份归入自己名下,这种类似于家族式的股份结构并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旦出现风险会为其带来巨大的困难,这时即便想要进行资金的筹集也会因为融资结构不合理而有着较大的难度。
最后是低负债资本结构,民营企业因为本身的规模比较有限,所以会对发展形成限制,例如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因为当前证券市场的不完善,而导致其必须通过企业创始人来进行资金的积累,通过抵押贷款或者短期借钱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企业产生更大的负债压力,从而不得不采用低负债形式的资本结构,这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民营企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资金上的束缚,导致其在融资上必须通过银行借贷以周转运营,通过金融机构借贷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的融资筹集,但银行的信贷资金绝大部分被应用在国有企业当中,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发展更有保障,所以信贷信誉要更高,因此,银行信贷更加偏向于帮助国有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融资渠道,只能够进行短期借款,这种流动资金“过剩”,长期资金紧缺,既制约了企业扩展和后续发展能力,又造成了企业“短债长投”时刻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局。不但不能够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甚至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面对融资压力的状况下,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资金的筹集,但在金融机构信贷上困难较大,所以,大部分民营企业会选择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包括了向个体单位、亲人朋友以及地下钱庄借款的形式,地下钱庄不但利息非常高,且属于国家禁止的非法行为。民间企业一旦牵涉到其中不但不会降低负债压力,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正规会对其融资带来负面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比较单一,资本结构存在着负债率过高和融资渠道不正规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民营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加剧财务负担。所以应该在对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融资途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升融资效率。
针对上述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融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民营企业的创业阶段,具体是指企业的核准、登记以及依法成立之后的这个阶段,就是指企业创立后进行市场开发的时期,该阶段需要企业进行市场的考察,并结合市场情况及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在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一般都会面临着资金不足以及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这一时期的企业家在进行决策前需要仔细的考量,降低企业风险。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会依赖于内源融资和商业信贷,在负债形成过程中除了依靠于内部资金之外,也要尽可能地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面对资金问题,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预收(账款)或者赊购(应付账款)等方式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多种融资方式也能够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创业阶段的资金需求。另外,民间借贷的优势在于调动比较方便且要求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初创期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信用不高,没有充裕的现金流,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编制可信度高的运营计划书和财务预算工作书,消除银行对初创期民营企业顾虑。尤其是不要轻易萌动占用客户资金的想法,选择轻资产型运营公司,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经营,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第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在度过了创业阶段后就会进到发展时期,此时民营企业的销售能力较强,且具备了十分通顺的销售通道,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扩大规模,结合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推动健康地发展。处于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十分依赖于银行的信贷,具有一定的融资竞争力,同时,商业银行也愿意对处于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进行融资,这时民营企业对资本结构应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避免结构的单一,在选择正确的融资渠道后将会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当民营企业进入成熟时期后,各项业务也随之进入平稳阶段,销售情况也较为稳定,这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对新的业务领域和产品进行拓展,以实现其他产业的扩充。民营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就意味着其已经步入正轨,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具备了进入证券资本市场的条件。
第四,民营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后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民营企业的销售情况则不会依然稳定,销售途径会出现一定的萎缩情况,这时的民营企业的产品就进入了衰退的阶段,如果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应变,那么销售额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应该尽量降低融资量,民营企业的融资随着企业本身的发展而进行变化,
第五,民营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其所拥有的资本结构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实现了治理结构的有效规范,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顺利融资。所以作为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治理结果的规范,作为企业中的管理者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对企业的融资策略进行完善,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六,民营企业需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进行规范,避免管理的随意和盲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所有权结构,吸引更多的管理人才,减少经营风险。同时,要提升信用水平,保护自己的信誉,杜绝恶意逃债和欠息行为的出现。另外,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信息透明度,让金融机构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降低融资难度。
第七,国有商业银行要对经营方式和理念进行转变,对民营企业相关的融资服务进行改进,一方面,要对自身的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对民营企业的商业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对那些有着较高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要提升工作效率,对贷款审批程序进行简化,提供给中小型民营企业以针对性的服务,对金融服务形式进行创新,打造以民营企业为目标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
最后,要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一方面要通过法律建设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基本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财税优惠政策,对应用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通过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来增强整体的服务质量,除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业指导之外,也要建立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市场开拓以及技术开发等多样化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与我国经济增长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够看到,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都受到规模小、新技术应用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得不到完善的发展,这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效率比大型企业低很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本结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民营企业需要重视资本结构的优化,以此为前提来进行融资策略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