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利
近年来,我国皮书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皮书成为新闻报道、学术研究等的信息源,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助力。但当前人们对皮书的相关研究还很不充分。在中国知网(CNKI)以“皮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章标题中含有“皮书”二字的有效结果仅有30余条,这些研究关注了皮书国际化、皮书与智库发展等问题。《中国皮书发展报告》《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皮书研究: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则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对中国皮书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另外,在新闻传播学受关注的当下,学术传播的相关研究还很不足。只有少量学者关注了学术国际传播、编辑与学术传播等议题。关于学术传播的专著很少,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曾出版《学术传播》(烟玉明主编,2001年)一书,主要从策略层面介绍了如何在讲坛上、课堂上、答辩会上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 整体上看,目前还没有从学术传播角度对皮书进行研究的成果出现。作为学术传播媒介的皮书应有怎样的使命?今后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尝试对此进行考察。
皮书是指政府部门或学术组织关于特定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往往以年度为时间单元。从外观看,皮书属于图书,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图书,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同时,皮书又不同于报刊类出版物,其容量大,聚焦性更强,有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前沿性、时效性等特点。皮书既有图书的特征,也有报刊的特征,更有强烈的媒介特征,是重要的学术传播媒介。皮书从封面颜色到内容,都有丰富的符号意义。作为学术传播媒介,许多皮书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经过大众媒体二次传播后,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成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一般性图书封面的设计,讲求美观度、艺术性和与内容的匹配性。皮书封面的设计则较为固定,尤其是封面的颜色,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代表着图书的色调、风格和定位。
白皮书通常由官方发布,代表政府立场,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如《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等。也有一些带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管理特定行业的政府部门会发布特定行业的白皮书,如国家广告研究院曾编辑出版《中国广告业发展白皮书》,招商银行曾发布《中国薪酬福利白皮书》。
蓝皮书最为常见,数量和种类最多。一般认为,蓝色象征着严谨、科学。蓝皮书多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通常为智库产品,讲求科学性、客观性、严谨性。目前,中国的经济、行业、社会政法类皮书中,约90%左右的品种为蓝皮书,如“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汽车蓝皮书”“法治蓝皮书”等。
绿皮书也是一种重要的皮书类型。绿色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绿皮书通常是关于乐观前景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农村、旅游等领域,如“环境绿皮书”“农村绿皮书”“旅游绿皮书”等。
黄皮书往往关注国际问题。黄色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颜色,代表开放与包容,在国际问题的皮书中使用黄色封面,包含了希望世界更加开放包容的寓意。黄皮书多为以国际问题、区域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如“中亚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
学术传播的主要媒介形式还有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学术研讨、学术讲座等,皮书是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术传播是传播的一种,同样包括信源、信息、信道、信宿等构成要素。
皮书学术传播的信源是各皮书课题组的研究者。当前,许多皮书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各类皮书的课题组分布在政府研究部门、社会科学院、高等学校、民间智库等,其中不乏权威学者。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经济蓝皮书”自1997年以来已经出版22部。其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国光、李京文等著名经济学家参与,研究成果用蓝色封面装订,上报中央并在内部传阅,次年,研究报告公开出版。[1]20多年来,参与中国皮书研创的研究者超过4万人次,这些研究者就是皮书学术传播的信源。
皮书学术传播的信息是皮书所载内容。皮书内容与其所属类别密切相关,199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首部专业蓝皮书,2018年,该社出版的皮书已达441种,涵盖经济类、文化传媒类、地方发展类、行业类、国际问题类等。各类皮书所载信息有一定时效性,包括对过去特定时间段相关情况的梳理;也有一定的前瞻性,包括对未来相关情况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判断。
皮书学术传播的信道为出版社及其发行渠道。当前,中国图书市场上有各类出版社出版的各类皮书,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影响力和认可度最高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皮书。当前,该出版社不但通过传统方式出版发行纸质版皮书,还通过建设皮书数据库,探索融合出版。目前,其皮书数据库设有中国社会发展数据库、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库、中国行业发展数据库、中国区域发展数据库、中国文化传媒数据库、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数据库。
皮书学术传播的信宿是其各类读者。皮书读者涵盖范围很广。首先,皮书读者包括党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人员,皮书是其决策过程的重要依据;其次,皮书读者包括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皮书是他们了解行业动态、市场行情的重要渠道;再次,皮书读者包括各类研究人员,皮书为其开展研究提供权威资料与数据。
作为学术传播的媒介,皮书承载着传播智库观点,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责,有许多显著的特征。
首先,原创性和实证性。大多数皮书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皮书出版机构往往对内容的重复率有很高的要求,经权威查重后的重复率一般不会超过20%。同时,皮书关注贴近实际工作,研究方法注重定量和实证,皮书内容有较强的实操性和实证性。
其次,连续性和前沿性。各类皮书刊登大量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通常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梳理,每年度出版,保持连续性。由于每年度出版,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前沿性,所刊载的数据资料都是最新、最前沿的,对相关的新概念、新提法、新热点会有涉及,对行情的预测也有较强的前沿性。
再次,权威性和影响力。皮书的作者大都为权威智库的学者,大都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较高的影响力。皮书作者所属机构大都为政府研究机构、社科院系统或高校智库,有较强的权威性。皮书所使用的资料、数据也来源可靠、分析客观,皮书内容整体上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大多数皮书出版有较高的门槛,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出版,保障了皮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皮书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作出科学解答。皮书学术传播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是智库建设相关内容首次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智库生产的产品中有一部分通过内参等渠道进行内部传播,通常不会进入公众视野;另一部分产品则需要向社会广泛传播,研究报告、媒体访谈、媒体评论都是重要的传播渠道。皮书系列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话语特征的智库报告,在政府决策、智库思想交流、社会推广、媒体转化、引导舆论、传递中国话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各类皮书的研创者中,既有清华大学等高校智库,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省市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智库,还包括少量民间智库。皮书已经成为这些智库开展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皮书和智库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皮书出版促进了智库学术成果的传播,智库则为皮书提供了优质内容。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皮书可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助力。
皮书在意识形态领域应发挥重要作用。皮书是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皮书出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通过皮书助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征。
皮书应在服务社会发展、国家需求中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公开出版发行的公共产品,皮书是智库研究者智力成果的体现,也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科学决策的重要载体。皮书研创应该聚焦真问题,找到真办法。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皮书的成果应助益于我们的民族、国家和人民,应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皮书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皮书是新理论、新概念、新话语诞生的“摇篮”,我国倡导的正确的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等重大理念,都在各类皮书中得到展示和阐释,是构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元素。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皮书的需求增大。中国皮书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皮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皮书是中国各领域最新发展态势的总结,是海外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研究中国的重要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不只是外宣机构的职责。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应是多层次的,中国故事的呈现方法应该是多元的。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既包括外宣媒体,也包括各领域的学者;中国故事的呈现,既可以是大众媒体的报道,也可以是学者的学术成果。系列皮书翔实、客观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多个领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第二十次全国皮书大会上讲话指出:“加快推进皮书的国际化和数字化,把皮书系列打造成融合发展的典范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3]数字化和国际化,将是皮书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随着皮书数量的增加和逐年积累,皮书的数据库资源价值越来越高。仅靠纸质出版的皮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皮书信息的需求。2003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皮书上市的同时,附加了“SSDB”数据产品的光盘,这种光盘既是电子书,又具备数据库功能。2005年,中国皮书网正式上线运行,为皮书提供了网络阵地。2007年,皮书数据库正式上线,将皮书系列全部电子化,并提供检索和数字化阅读功能。2017年,皮书数据库App上线,提供了快捷阅读的移动服务。目前,皮书数据库的内容规模已经超过40亿字,累计页面浏览量超过1000万次。[4]
在5G时代的大背景下,皮书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发展迎来新机遇。要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发展皮书知识分享平台,在皮书研创者和皮书用户之间架起互动服务、精准服务的桥梁。同时,数据可视化、知识图谱、互动传播等技术,将为皮书学术传播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当前,媒体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方式、受众接受习惯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媒体形态也必须随之进行变革。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皮书的学术传播必须进行融合化改革。
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加快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皮书国际化可以在国际上有效传播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皮书国际化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于2007年实现了“环境绿皮书”英文版的全球发行,至今已出版10部。当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中,有78种实现了国际化,其中蓝皮书系列60种,绿皮书系列10种,黄皮书系列8种。[5]皮书的海外使用机构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等。[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各类皮书,除中文外,还以英文、俄文、日文、韩文等12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7]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皮书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出版机构应通力合作,探索皮书国际化的长效机制,在策划、创研、编辑发行等各个环节加速国际化进程,结合网络化、数据化等方式,减少物理空间对出版国际化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