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导入形式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02 10:32肖惜文
课外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苏轼马克思课文

肖惜文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重庆 402160)

有人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千古绝唱的诗歌曲赋,是共垂青史的经史子集……”如此可见语文的诗情画意。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让同学们感受到这种诗意并被它吸引呢?因此,在教师精心备课时,好的导入设计是其关键,它可以让思想产生火花,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不仅为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一、故事导入法

宋代陈颐曾言:“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说明,当一个人没有见到事物的趣味所在,便没有想学下去的欲望,更别想学好它。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依旧还拥有孩童的天性——对故事的喜爱。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美感,可以选择一个与课文有关,并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课文,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讲述马克思生前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去读这一篇枯燥的文章。众所周知,高中生对于爱情还是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却又对爱情兴趣极大,如若教师在讲述马克思的故事仅从他的求学生涯时期的光荣事迹,以及对无产阶级所做的贡献讲述他的故事,那学生依旧对这篇课文提不上兴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名人的光荣事迹大都坎坷,看多了名人的这些事迹,再看别的名人其实也就那样吧,但如果一个名人的爱情是像书本上的故事那般恩爱,充满曲折却依旧不离不弃,在该种情况下,再增加一些他在除了爱情之外的一些经历,那便可使学生对该人物的背景了解更加清晰,对人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如刚刚提到的马克思,如果教师在介绍马克思为何会在政治领域如此有天赋时,仅仅说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常去他的贵族朋友家玩耍,而贵族家经常举办一些谈论政治的派对,小小的马克思经常路过‘偷听’,偶尔也与这些人讨论,从而对政治有了兴趣”,大家可能没什么兴趣,但如果说马克思去的朋友家,是他未来妻子的家,而他的朋友是他未来妻子的弟弟,那么在讲述他为何对政治领域有兴趣,学生的兴趣便被勾起了。再如当讲述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奋斗时,倾尽家财,四处流浪时,学生也只是觉得马克思太伟大了,为了无产阶级,竟可以做到这种地步,听完也就完事了,记忆不再深刻,但如果说,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奋斗时,与他的妻子四处奔波,钱财都被用来为革命事业奋斗,但他的妻子依旧不离不弃,即使生活困难,她也依旧陪伴在马克思旁边,帮助字丑的马克思回他粉丝的信……如此,原本老套的名人故事,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学生对马克思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导入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学生就会对马克思有更多的感慨,读起这篇枯燥的文章,也觉得津津有味。这样再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马克思,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马克思,对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拓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悬念导入法

古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说明想要学习好,那么一定要思考,但想要有思考,那一定要有疑惑。疑惑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人思索,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学《窦娥冤》这篇文章时,如果单刀直入,直接介绍这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如此教科书式的介绍,不仅让学生感到无趣,没有感受到这篇故事的魅力,反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枯燥无味,让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因而,在开始讲课前,来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显得格外重要。如,在讲这篇文章时,不直接讲这篇课文,先来个悬念,“你们有看过中国著名的悲剧吗?”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带动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课堂创造了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接着对同学回答的答案给予肯定,让他们更加活跃,之后,再来一个转折,“虽然你们说得都对,但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和你们所讲的故事悲伤程度差不多,或者可以说比你们所想到的故事更加悲伤。”通过这个悬念,引起学生对此篇文章的兴趣,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想法,达到学习目的。

三、旧知导入法

有人说:“做学问如同熬粥,熬粥用文火,粥稠而浓香,富流质感;做学问讲究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只学而不温习,则为学多而识浅。”足以说明旧知识的重要。因而,教学过程中,采用旧知导入法,可以让学生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在考试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更加广阔。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回顾下“赤壁赋上”,由于苏轼在写这两篇文章时,是不同的时间,且拥有不同的心态,当教师在回顾“赤壁赋上”时,可以再次引入当时苏轼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当时苏轼的遭遇和心情,然后再导入“赤壁赋下”中,此时苏轼的经历,以及他的心态与之前的心态对比,有什么不同。在对比中引发深思,将两篇文章串联在一起,使得学生对苏轼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可在这两篇文章的对比下,感受到苏轼的不羁以及“执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胸开阔、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对苏轼这个文人形象更加深刻,其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口若悬河地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通过听讲和不断地记笔记对语文课文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很容易因为不注意漏听了一个知识点影响到整节课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会让语文的学习显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主动放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主动思考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导入对知识点进行少而精的传授,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四、情境导入法

课堂导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语文的学习中,由于学生阅历的不足,因而很多课文对于他们来说仍具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借助导入环节,通过情境展示和语言讲解的方法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感、梳理课文脉络。在语文的学习中,有些文章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构建学习情境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的时候,先播放诗歌名家诗歌朗诵音频,烘托诗歌气氛。名家朗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之后,教师深情描述:“在晚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眺望,看着湘江里的江水往北方流去,作者看到了什么呢?作者看到了万山千峰都变成了红色,层层的林子似乎都被染了颜色,碧绿通透的漫漫江水上,一艘艘大船争前恐后地向前行驶,大鹰的翅膀划破天空,鱼儿在清澈的水底欢快地游着,一切生物都在这深秋时光中自由自在地生存着。面对着这辽阔宽广的大地不禁产生惆怅之感,这广袤无垠的大地的兴盛与衰败将会是由谁来主宰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走进这首诗歌的画卷中去体会。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句话读完你们有什么感受,谁能来分析一下?”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通过一个‘看’字引领七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橘子洲头深秋景图。”通过问题营造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不觉地进入该节课的学习。教师通过语言描述,与课堂疑问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需要有针对性,不能生搬硬套,不刻板,不单一;课堂导入要有启发性,不枯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导入是一个课堂是否能有活跃氛围的重要因素,学生能否对该文章有兴趣的关键。导入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开拓思维,学习是否高效。然而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若是想要将课堂导入做好,教师们的探究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苏轼马克思课文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从善如流
背课文的小偷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