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绒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363902)
小学作为学生正式开始语文学习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其教学内容本身就自带独特的情境,只有将这些教学内容自带的情境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融合在一起,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贯彻好语文教学的核心内涵和中心思想,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笔者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了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的优点,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发挥情境式教学优点的实施策略。本篇论文笔者将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浅析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的优点及其实施策略。
语文这一学科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语言、文字以及二者结合构建出来的情境这三大部分。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字的结合效果是变幻无穷的,其理解方式也各自具有独特的美感,这是非语言类学科所不具备的。由此可知,课文情境的丰富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和特殊属性,这就使小学语文在运用情境式教学这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成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倾注大量心血用于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当中蕴含的情绪,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课文传达的思想感情,但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语文学科素养尚未成型、有待培养,教师传授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流失,并不能百分百地传达给学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能根据课程内容构筑出贴近小学生生活、思想或者心理活动的教学情境,就能把学生难以通过听教师讲课领会到的相对艰涩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融合到精心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当中。由于这些教学情境结合了课文情境和小学学生能接受的思维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就能更好地接纳知识点。
除此之外,学生会因为教学情境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模式相对符合自身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而在潜意识里顺延教学情境里的情节,使教学情境当中渗透的思想和情感延伸到自己学习的其他课程当中,触类旁通,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不断地通过联想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达到“知新而温故”的效果,并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巩固和运用。这样一举多得,必然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将学习得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这一点,即便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也同样适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师将课文里面的知识点单纯采用讲授和板书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小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知识点填塞到大脑里,老师未必讲透了,学生更是未必全部都理解了,这种情况,正如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当中所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学生学到了形式化的、表面上的知识点和课程内容,却遗漏掉了没有理解领悟的知识内涵和思想感情,更遑论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要改变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局面,采用情境式教学是很好的途径。由上文可知,小学语文情境式教学要行得通,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结合课文情境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心理活动,精心设计好教学情境。在这个大前提下,课程内容范围内的知识点会如同春风化雨一样渗透到教学情境当中,高效地打破小学生心目当中学习内容和自身生活实际之间的隔膜,将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合为一体,自然而然地,小学生要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就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模式不同,在面对课文的时候专注程度也参差不齐,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或有可能对课文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但低年级的孩子本就年幼贪玩,尚未适应学校教育的学习强度,要求他们保持对课文的专注可以说是强人所难。但是学生学习没有专注度,对任何科目的学习效果都是重大阻碍,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更是毁灭性打击,更何况语文学科需要记诵理解的内容是小学各个学习科目之首。所以,如何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的当务之急。对于思维高度活跃的小学生而言,更加生动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更加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成功的情境式教学能将课文当中的知识点活灵活现地通过情景再现、情景演绎等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简而言之,就是“边玩边学”式的教学,能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他们的学习专注度,从而使他们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情境式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的制定不同的实施策略,不能套用一个统一的模式。以下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情境式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结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实地教学,是把教学情境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把课文知识点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有效方法。诸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本中的《荷花》这一课,课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对荷花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写,并把自己联想成了荷花。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感情,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很难心领神会的。在针对这一篇课文进行情境式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学生到有大片荷花生长的公园或者湿地去进行实地教学,把课文里的文字转化成学生生活当中切实存在的实景,从而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视觉触动,留下鲜明的印象,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所描述的自然之美和他要通过文章向学生表达的赞美之情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篇目当中,并非所有的篇章都能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从现实生活当中找到合适的场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当教师遇到这样的篇章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的方式进行联想教学。例如,同样是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中,收录了《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诗,描述了不同节日不同地区的不同传统习俗,这篇课文明显就不能用实地教学的方式进行情境式教学。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演绎诗中所描述的不同场景,并要求学生把自己家乡怎样度过这些节日的真实经历融入到演绎过程中去,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回忆和演绎,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从而对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同身受,将诗歌学透。
情境式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利器,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更能通过学习语文课文当中的知识了解前人智慧,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是师生双赢的教学模式,也更符合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正确的情境式教学应当得到极力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