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模范自治区”视野下的守望相助理念研究*

2021-01-02 08:56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囡
区域治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模范民族团结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囡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结合内蒙古实际对“守望相助”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指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1]。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主线。内蒙古自治区从成立以来一直赢得和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这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最好印证。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要积极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其他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实践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在民族事务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等方面为其他地区树立榜样,以“模范自治区”的实践经验为守望相助理念注入新内涵,从范围与内涵上扩展了守望相助理念的宽广外延,这为新时代建设守望相助的“模范自治区”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一)内蒙古“模范自治区”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项创举。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功实践、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新时代,内蒙古要继续发挥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相继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及19个民族乡,先后制定了3件自治条例和33件单行条例,建立了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营造了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内蒙古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自治地方树立了典型示范,丰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这是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底气。

(二)内蒙古“模范自治区”是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典范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内蒙古长期以来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始终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各项工作的底线,开创了繁荣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近代内蒙古革命形势错综复杂,由乌兰夫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统一内蒙古做出重大贡献,关键时期,内蒙古人民以坚定的统一决心和巨大的勇气维护了祖国统一,这得益于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优秀的历史传承,得益于内蒙古各族群众早已内化于心的守望相助理念。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内蒙古率先将每年的九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月”,各个盟市都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系,用权责清晰的工作制度确保民族团结入心入脑,以贴近现实的活动安排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

(三)内蒙古“模范自治区”是全面改革开放、率先发展的典范

内蒙古从成立初期的社会经济滞后,到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创造了“内蒙古现象”,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道路。新时代“模范自治区”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率先发展,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树立典型示范。

在经济发展方面,内蒙古在成立初期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借助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国家战略,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启现代化进程,经济快速发展,连续数年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改变依靠“羊煤土气”的资源型单一产业结构,形成多个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增长极,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内蒙古文盲率超过90%,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几乎一片空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内蒙古已经有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并且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蒙语授课民族教育体系,使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不断弘扬与创新。

二、内蒙古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2]。守望相助理念既有对内蒙古悠久历史经验的凝练,又有对内蒙古新时代发展的指导,内涵丰富,意义非凡。从宣传、学习、理解到贯彻,持续开展守望相助理念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全区力量阔步迈入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当好模范和表率,提供可复制的理念和经验。

(一)广泛宣传守望相助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守望相助”每个字的深刻阐述都具有丰富的意涵,只有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才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认知、理解,这是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前提。

宣传守望相助理念要与草原文化相结合。草原文化为守望相助理念提供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新时代宣传守望相助理念必须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弘扬蒙古马精神、乌兰牧骑精神等优秀的价值理念,选取草原文化中的动人事迹、俗语谚语等,使各族人民在情感相通的基础上易于理解,便于践行;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的民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宣传守望相助理念要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找到契合点,增加各民族的认同共鸣。宣传守望相助理念要拓宽宣传渠道。守望相助理念的宣传有要借助报刊、宣传栏、宣传手册等传统教育方式;要借助宣讲团、红色教育基地等直观鲜活的教育方式;更要借助覆盖面广、信息更新快、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充分利用“三微一端”等渠道解读守望相助理念,让守望相助理念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

(二)全面学习守望相助理念

宣传是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引导,学习是强化内蒙古各族人民主动认知、认同守望相助理念的过程,这是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核心。学习守望相助理念的关键问题是“谁来学?学什么?”涉及到学习主体与学习范围,直接关切到对守望相助理念的理解和贯彻。

学习守望相助理念是内蒙古社会各界人士的全员学习。守望相助是人人参与、人人践行、人人共享的结果,因此学习守望相助理念的主体必须包括内蒙古全社会各界的干部与群众,通过讲座培训、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方式主动学习守望相助理念,使守望相助与个人的理想信念、团体的文化建设相融合。学习守望相助理念是全方位的学习,深入学习内蒙古守望相助的丰富内涵、历史传承、丰富外延、重大意义等,认识到守望相助理念的重要性。全方位的学习不是要求所有人员无差别地学习,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差异、需求而有层次、有重点地学习理解。总言之,学习守望相助理念要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字义。

(三)积极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是外化于行的过程。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各族人民群众要全面理解守望相助理念,更要体现在点滴行动之中,践行是宣传、学习、理解最后的落脚点。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是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必然路径。践行守望相助理念要构建平安内蒙古,做到守土有责,坚决与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将破坏民族团结的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创建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践行守望相助理念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的民族团结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践行守望相助理念要体现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以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单位,让每个人能从日常点滴中体会守望相助理念,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三、结语

内蒙古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守望相助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理念是赋予内蒙古的光荣时代使命,承载了党中央对内蒙古继往开来、再创新篇的殷切希望。守望相助理念是内蒙古赢得“模范自治区”的关键原因,更是新时代建设“模范自治区”必须坚守的价值目标。守望相助理念为建设“模范自治区”打牢思想基础,而建设“模范自治区”就是在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二者相辅相成,同频共振。新时代,内蒙古要倍加珍惜荣誉,怀有深刻的问题意识与自信的全球视野,明确奋斗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诠释“模范自治区”的新内涵。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模范民族团结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民族团结之歌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