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2021-01-02 07:55王瑞娟胡学峰
青年记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华文化抗疫

● 王瑞娟 胡学峰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从医护人员到外卖小哥,从政府领导到每一个宅于家中的普通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中国抗疫的出色表现,体现在果断“封城”和建设方舱医院上,体现在对每一个生命的平等尊重上,体现在各省、市的驰援救助中,这些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2020 年5 月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取得的抗击疫情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1]在2020 年的两会上,多位委员指出:这次中国抗疫取得的胜利,是中华文化的伟大胜利。在抗疫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2]抓住历史机遇,加强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对中国形象塑造,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抗疫精神蕴含的中华文化研究

1.儒家思想的“仁”和“义”升华我们的爱国爱人情操。儒家文化中爱国、友善、敬业、诚信的思想精华,超越历史,滋养着现代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忘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儒家所讲的“仁”,其本质规定就是爱人。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问“仁”时,就说:“爱人”。荀子也曾经明确讲过“仁者爱人”(《荀子·议兵》)。[3]各省抗疫中派出最精锐医疗力量,产生了以张静静为代表的无数典型人物,体现了“仁者爱人”的道德品性和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格魅力。在民族大义面前,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撑起了一方平安。各地在疫情期间多次捐款,将食物、医疗物资等送达湖北重灾区,体现了“民胞物与”“与子同袍”的情谊。

2.儒家文化的“礼”和“序”助推我们的社会治理建设。

儒家具有隆礼重礼的规范传统,在社会治理中民众的服从意识很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儒家思想的“依顺服从”是重要因素。[4]儒家文化最核心的是修齐治平。以自己为中心推开出去,个人的修养完备与家庭的和睦、家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紧密相连。在严格的自我管理中,“宅家为国做贡献”,由此实现“想象的共同体”,非常时期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礼”是“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文化以家和放大的家族文化为基础,家国同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具有社会性,人生在一个“社会结构”中,人-社会-文化是一个连续体,而非各自区分的主体与客体。[5]在疫情危急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助力社会管理,维持有序运行。

3.儒家文化的“源”和“行”维护我们的生活存续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对体现着儒家精神核心的“元典文化”下足功夫。面对疫情的“大考”,国人将体现着“元典文化”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心灵,落到实处。融化在饮食节俗中的养生知识和文化内涵也需要进一步挖掘、延续、传播。生活形态的文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更易使海外受众共情。我们要因势利导,深耕中华文化,使其在国民日常生活中存续下去,并使其发挥更为深沉、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理念变革

1.抓住机遇,加强文化交流对话。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看,在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间存在着中介客体。主体间是双向性的交流。在“我与你”的交往中,不同的主体相遇、交流、相互影响。应对当前“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不是变“西风压倒东风”为“东风压倒西风”,而是东西交融、文明对话。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可以“我与你”作为理想型,同时不排除“我与他”的功用化常态。在文化交流中,通过文化对话的方式,以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为旨归,儒家文化为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危机提供出路,值得认真挖掘其价值并大力传播。

同时,可进一步挖掘海外“慕华派”学者如莱布尼茨、蒙田、孟德斯鸠、德布雷等的思想,与他国文化交流可增进互相了解。传递、传输不是传播的本质,双向交流包括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在对话中,发生思维碰撞,从而取得创新性发展。丹麦科学家波尔的量子力学深受中国太极文化的影响,屠呦呦青蒿素的发明是西医在中医药的基础上的成果……文化对话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助于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

2.整体贯通,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儒、释、道、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元素。[6]中华传统文化儒道释并举,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不是割裂的,在三教合一的语境中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于儒家文化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与政治关系密切,在海外被贴上意识形态标签。可适当加强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和中医文化的传播。道家文化与德国哲学、心理学有较深的渊源,海德格尔晚年学习《道德经》,心理学家海灵格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研读中发现了“整体法则”“序位法则”,开创了家族系统排列这一全新的流派。禅宗提倡“不立文字”,其方法之一就是超越语言,回到“原初之思”。以“前语言时代”没有语言作为固定化框架的方式,用自己的观念、感官理解世界。现代西方哲学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雅斯贝斯,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7]佛教禅宗与西方哲学有较高的契合度,对话容易展开。

在抗疫过程中,中医的价值被全世界进一步认识。正如西医的背后是西方科学系统,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瑰宝。以疫情为契机,海外对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将日渐浓厚,中医的海外传播可以加快步伐。

释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潜力

1.拓展传播渠道,善用海外社交媒体。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除了依靠国内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以李子柒为例,假设她没有在YouTube 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她的视频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表征吗?显然不能。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我国对以YouTube、Twitter 等为代表的国际化社交媒体采取了限制国内访问的策略。这个策略有其合理性,不能简单予以负面评价。但是在实际上,至少在跨文化传播领域,限制了国内的媒体、团体和个人在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通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局势的改变,这种限制带来的弊端还会日益显现。如何在确保我国网络安全的大前提下有序开放海外社交媒体的使用,需要各级各部门探索尝试。可通过地方媒体先行先试,尝试采取分阶段、分层次、限制性开放,逐步开放互联网外网限制,发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优势,分享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人生故事,在热点舆论事件中增加普通网民的声音,有助于展现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使世界加强对中国的了解,改善我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被动局面。

2.重视民间力量,进行网络传播。尽管主流媒体也在不断改变叙事策略,比如讲述受众感兴趣的内容,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但是总体而言,海外受众对我国主流媒体的信任度不高。与此同时,在网络传播中,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机构和个人却往往能够在无意间产生意料之外的成果。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反思,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否可进一步加强民间的参与?与其他信息的传播不同,文化传播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日常生活方式”正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鼓励民间力量在国内的网络上积极健康发展,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让这些民间力量走出去。普通民众的传播更具灵活性、生动性与可感性,在主流媒体之外丰富了传播形式。《西藏一年》和李子柒现象,显示了民间力量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和经济方面激励民间力量参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可尝试以任务为中心,不限制主体,即不再仅仅限于政府机构、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而是面向社会招募能够完成任务的各种力量。

此外,还可利用数字技术,加强“云游”活动。加大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等场馆的数字化力度,以便文化遗产对更多海内外观众可感可知。“云游”可突破时间限制,使观众可以对场馆和展品细部浏览,仔细品鉴。数字化突破空间限制,海内外观众不需要远途跋涉就可观展,也会激发更多人到现场研学的欲望,对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大有助益。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中华文化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