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潘晓东
县(市、区)域乡村地区是我国最基层的社会治理组织结构,也是当下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县(市、区)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实现乡村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的工作,乡村风貌规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地区由于民族众多,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各异而具有特殊的民族性,乡村风貌规划也不同于非民族地区。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因此,开展多民族地区区域乡村风貌规划研究,对提升多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培育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规划实践,尝试研究多民族地区区域乡村风貌规划策略。
乡村(“村”本为“邨”的异体字)是我国传统固有的名词,可追溯较为久远,主要有几个含义,一是与州县相对的地区,如:“平叔又请乡村去州县远处,令所由将盐就村糶易”(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二是指乡里,家乡,如“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唐 王维《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1]。《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规定“乡村是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乡村定义为“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乡村是从社会治理上进行定义,并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风貌中的“风”是对乡村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的概括,是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方面的表现;“貌”则是乡村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是乡村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是风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2]。
针对乡村风貌规划,张慧明(2016)从整体着手,对整个相关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具有本土性的乡村风貌特色的经验[3]。陈安华(2016)等根据乡村风貌的基本特征,挖掘地域文化,在县域范围划定风貌分区,分区制定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元素符号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要求。汪丹丹(2017)从对山区乡村风貌的具体的内涵、空间形态和风貌的系统性入手,对岳西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建筑形态进行整合,运用多元素叠加法,对现状自然景观、地域文化、规划功能分区、产业等要素进行叠加分析,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路径景观和视觉空间对岳西的特色系统进行了构建,对整个岳西山区的风貌了进行分区、分类[4]。综上可知,影响县(市、区)域乡村风貌主要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两个方面,并通过元素叠加法构建整体乡村景观风貌构架。
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往往不同,聚落形态和建筑风貌就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民族地区的风貌建设对于当地地域特色的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乃至区域旅游价值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因此应从整体层面考虑区域乡村风貌的分布特征。多民族地区,人文风貌所表达的是乡村风貌格局的基础,但一个地区不仅是地理地貌或者历史文化等单一特征体现,不只是自然风貌、人文风貌或者产业风貌的特征,而是具有地域特性的综合体现。
在《城市意向》一书中,凯文·林奇提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为城市设计的认知五要素[6]。乡村和城市同样属于人居聚落,因此借助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乡村风貌规划也有一定的类似性。按照风貌片区,风貌管控类别的大类、小类等层级构建县级区域乡村风貌规划体系。
结合规划功能分区,融合自然风貌类和生态风貌类划分风貌片区;其次要按照整体空间形态风貌、人工物质景观风貌、自然生态景观风貌和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的大类来划分要素进行管控,另外按照不同类型的大类进一步划分小类进行管控。
铜仁市碧江区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在武陵山山脉、苗岭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的沅江水系中,锦江从中穿过。西北侧为武陵山脉;南侧苗岭山脉支脉雷公山;东侧为湘西台地和雪峰山脉,三大山脉围合形成沅水水系,其中分布清水江、舞阳河、锦江三大干流。整体形成了“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格局,山脉隔绝也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的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发达的水系成其中重要的交流动脉,也是其中的文化通道,促成了多元文化要素。众多的自然山水遗产,也是区域内重要的生态涵养基础,森林覆盖率达68.21%,有着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等诸多自然遗产,是碧江区文化体系构建中的突出方面。在周边整体的山水生态地理格局作用之下,碧江区总体形成沿碧江河谷、中部平坝、东北部永久基本农田田园、南部典型的自然生态、西北部生态资源和茶种植的自然地理生态格局。
1.碧江区历史脉络
该区域在上古是三苗、百濮、荆楚故地,东汉以后,“五溪蛮”分布在沅江流域的大片地区,今碧江区即是其分布区域之一,魏晋以降,中原大姓纷纷流入五溪[7],苗、侗、土家、汉等民族逐渐融合,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热土。碧江建制源远流长,自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铜仁长官司、铜仁府,万历年间置铜仁县,至今已有600多年置县史,1987年撤县建铜仁市(县级);2011年撤市设区,改为“碧江”。悠久的历史,使得碧江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8]。
2.碧江区周边文化圈层特征
碧江周边区域“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格局特征,生态本底良好,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五类圈层文化系统。首先是少数民族文化:苗族集中在雷公山和武陵山,各地区皆有分布: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西北,侗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南部和黔东南东部。其次是商贸文化:三大水系均拥有商贸文化传统,沿线也都有铜仁中南门古城、舞阳河上的旧州古镇、清水江上的下司古镇等多个传统水路商贸重镇,也保留了徽派建筑符号、近代民国时期建筑符号等文化符号。第三是红色文化:湘鄂川红军革命根据地离此处较近,红色文化较为深厚,著名遗址有红二六军会师遗址。第四是生态文化: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有大、小江-锦江水系水源地,山水生态地位突出。
外来族群带来的文化与当地各族文化长期共存、融合、发展形成多元文化系统,形成了几个大的类别和区域,有着比较明显的沿江商贸、南侗、北苗、西佛的文化圈层关系。基于碧江区碧江沿岸、中部平坝、东北部田园、南部自然生态、西北部生态茶种植的自然地理格局特征,通过将碧江区文化圈层和地理格局等各类资源分布总体融合,主要形成苗族田园风光,南部为北侗生态山地风光,中部是铜仁市市区的现代都市风光,沿着锦江两岸,则是商贸形成的传统徽派建筑风光,西部是山地土家传统和传统文化风光的总体分区特征。
结合碧江区的文化分区特征和规划功能分区,建议将碧江区整体规划为“一带四片”的风貌分区。“一带”指的是锦江商贸文化风貌带,在保护锦江沿岸生态优先的基础上,结合商贸文化徽派建筑风格,形成依山傍水的特色休闲旅游型风貌带。“四片”:一是现代都市风貌区,包括川硐镇和各个街道办,整体形成统一的景观风貌格局,成为城市、村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的示范区域;二是田园苗文化风貌区,依托滑石乡、川硐镇和云场坪镇的大量耕地资源,结合当地武陵山区的苗族建筑特色,形成水体环绕、具有苗族特色的田园景观的风格风貌区;三是生态侗文化风貌区,依托漾头镇东部、六龙山、瓦屋、桐木坪优势山水人文资源,形成适合生态旅游的北侗风格建筑风貌区;三是茶旅佛文化风貌区,依托梵净山的传统文化、茶叶产业和生态景观资源,将和平、坝黄打造形成具有茶旅风格的佛文化风貌片区。
针对锦江商贸文化风貌带、现代都市风貌区、田园苗文化风貌区、生态侗文化风貌区、茶旅佛文化风貌区五个风貌类,通过整体空间形态风貌、人工物质景观风貌、自然生态景观风貌和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不同方面进行管控指引。整体空间形态风貌按照布局形式、整体高度进行控制,人工物质景观风貌按照风貌修复、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公共空间景观、新建建筑风格管控指引,自然生态景观风貌按照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绿化要求、公共设施等方面管控指引,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所空间、展示空间管控指引。
1.整体空间形态风貌管控指引
锦江商贸文化风貌带人居空间形态应注重与水系高差结合布局,形成良好的过渡关系;天际线力求做到高低错落。现代都市风貌区村庄空间格局宜形成“集中连片”的布局形态,并结合城乡布局在主要交通沿线,与城市未来发展格局相衔接协调;村庄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可以根据实际城镇发展建设情况采取低层和小高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田园苗文化风貌区、生态侗文化风貌区、茶旅佛文化风貌区都应该延续“依山就势”的布局形态,从村庄空间格局的确立和空间疏导,搬迁村庄的安置社区应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维护原有村居层高,新型社区可以根据安置情况,采取低层与多层相结合的方式。
2.人工物质景观风貌管控指引
锦江商贸文化风貌带的商贸建筑、新建建筑、休闲设施可基于当地的建筑风格采用徽派风格,并和周围环境相统一融合。现代都市风貌区建筑以现代感强的形式为主配合以当地传统民居形式,体现现代气息,村庄公共开场空间宜采取硬质铺装与绿化覆盖相结合的方式。田园苗文化风貌区、生态侗文化风貌区、茶旅佛文化风貌区村庄居住建筑的翻新与重建,建筑色彩应与周围建筑及自然环境相协调,建设和谐统一的村庄色彩景观,建筑风格要进行统一规划,分别符合苗族、侗族和土家族建筑风格,村庄公共空间应结合古树、石碾、石磨等村庄的乡土景观集中建设。
3.自然生态景观风貌管控指引
锦江商贸文化风貌带的人居环境点,需要重视山体水系和建筑之间的自然环境融合,保留必要的绿化,做到见缝插绿,体现山水生态环境。现代都市风貌区应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整体生态环境品质,形成城市与乡村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田园苗文化风貌区、生态侗文化风貌区、茶旅佛文化风貌区应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村庄自然环境,利用村庄周围河道、农田,提高村庄生态环境品质,尽量保留原有的村庄与自然生态的融合格局,保护村庄中的河、塘等水系,发挥其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在村庄整治中,村庄绿化应结合村口、池塘、学校、公共活动场所等重要节点。
4.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管控指引
针对各类风貌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貌管控,如手工艺、小吃、庙会、少数民族古歌、少数民族傩文化、民族建筑礼仪文化、苗族花鼓、民族山歌等的空间场所等加以传承和保护,尤其是继承人及活动路线,让村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发扬。此外,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创新开发,通过公共设施、指引、标志等公共空间进行展示,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以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风貌规划是县(市、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中战略实施中有着重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还在开展之中,尚未开始实施,如何更好地挖掘地域文化开展乡村风貌设计设施,还有待下一步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