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本性 回归教材本真

2021-01-02 05:53彭祖玲
课外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学性课文文本

彭祖玲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一、什么是儿童

对于儿童的定义至今也没有十分详细的解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教育家都有着各自的观点。《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 岁以下的任何人”;医学界将14 岁以下的儿童定义为医学观察年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儿童保护法》规定儿童是“18 岁以下的任何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潜在的生命力”,并且这是生命发展的原动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儿童还具有敏感期,教师若能在儿童的敏感期内提供合适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在身心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可塑性,并且具有发展的无限潜力。

上述对儿童的理解都是基于生理和心理这两方面考虑,那我们在定义儿童时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的教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学生本质的基础上。

二、教师解读教材存在的问题

解读教材是教学的前提,解读教材的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然而在小学阶段,教师上课主要还是一手教材一手教参,虽然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改善,但仍存在着“唯教材论”的教师以及一些一直在“炒冷饭”的教师。实践证明:解读教材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教材解读的单一化倾向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呈现出师讲生听的特征,古人圣贤的话就是经典不容置疑,统治者的话就是权威,学生很少有话语权。而在现代,处于权威地位的是教参,教参解读教材的观点就等同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丝毫不敢超越教参。教师缺乏对教材作品的主动思考,理解停留于文章表面,对语言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缺少鉴赏的眼光。教师忽视教材解读的价值,教师与教材之间没有对话,不会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教材,以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除此之外还有“考试”因素的影响,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导下,教师的教是为了应对考试,凡是考试不考的内容教师一律不讲,产生了教材和教参地位倒置的结果。

(二)教材解读的深度把握不当

教材的解读是必要的,但语文老师对教材解读深度的把握也是一个需要琢磨的问题。教师阅读文章之后收获的全部感想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语文老师在分析教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不过度解读教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也不应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

1.浅显解读教材

经常会听到有新手老师抱怨课堂突发情况太多,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很难拉回到预设的课堂,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尴尬地一带而过。解决此类问题则需要发挥教育机智的作用。新手教师不能应对课堂的突发状况一方面是缺乏丰富的经验,但更主要的一点是教师没有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内容。王崧舟老师提倡“真功夫硬功夫”的文本细读,他认为课堂中发生的问题缘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本领不到家,对教材没有深入分析、对教法没有仔细琢磨,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语文教材的解读不是简单地浏览全文知道全文大意,而要认真细读,品味文本,欣赏语言美和形式美,教材解读是基于文本融合教师自己的感想再加上文本隐藏的背后寓意生成的内容。

2.过度解读教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解读教材要恰当合理,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儿童的学情确定教材解读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有的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会犯文学性解读的错误,事实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文学性的解读方式并不适合他们。文学性解读内容过深、比较复杂,一些专门的研究人员才会进行文学性解读,当然这种文学性解读是有参考价值的,但还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978 年叶圣陶先生曾发表讲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简而言之,教是为了不教。很多语文教师会陷入语文课就是教课文内容的误区,殊不知课文其实只是个范例,主要目的是教学语言。教师教课文不是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是分析课文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归到语文本身,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努力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实现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有效转换。

三、教师回归教材的方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质

教师要将重点由教材之外转向教材本身,首先需要改变以往忽视教材解读的观点。其次教材的编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材的版本也各种各样,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等。在面对教材改革的时候,教师既要熟悉新教材,也要花时间进行新旧教材的比较工作。不管教材如何改变,教材本身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教材的特质,体悟语言的独特内涵。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文学性,教材中的文章多来自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它们并非完整的文学作品。虽然是节选但老师不能孤立地分析文章将文章肢解,需要遵循作品的完整性,通过课堂上的片段学习,吸引感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阅读,这也能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小学语文教材还具有教育性。教育性蕴含在字里行间,表现为独特的语言内涵。这些情感隐于文章的文字背后,由于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想。

(二)熟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排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培养内容,其中包括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规定了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师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这也是对语文老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应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全册教材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加强语文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根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的内容和结构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教材中的课文都不是独立的,彼此都有着联系,教师的任务就是寻找这份联系,教师要拥有大语文观,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细读教材文本,提倡多元解读

文本解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本作者、解读文本的师生以及文本自身。创作来源于生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缩影,其背后或多或少都蕴含着生活的一些道理。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创作处于什么样的背景,这些背景知识虽然与课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对理解课文却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作者使用的表达手法又是什么样的,这都是课文解读需要注意的细节。课文解读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教学内容也不是老师将自己解读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课堂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小学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课文,但他们有感悟课文的能力,有着个性化阅读体验。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地方,教师谈着自己的看法,学生分享阅读课文的体会,然后师生互评、学生互评。需要注意的是语文课堂没有见解的对错,只有“百家争鸣”。当然对于偏离文章主题、价值观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及时纠正,正确引导。编排进入语文教材的文本具有代表性,起着范例作用。

(四)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素养

语文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认真学习语文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对于不喜欢语文的学生,教师要寻其原因并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假设一位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举止中都透露出一股书卷气,这不仅有利于解读课文,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书卷气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语文老师的文化底蕴是慢慢积累的,这可以追溯到童年时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慢慢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或是读大学时,出于个人兴趣和专业需要大量阅读的结果。总之,教师的文化底蕴离不开阅读,博览群书是解读教材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去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猜你喜欢
文学性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背课文的小偷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