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广州石化小学,广东 广州 510700)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和心理素养形成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非常关键。小学语文课程通过大量优秀人文精神内容的传播,能很好地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小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自我有良好的认知,熟练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素养等,这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也要重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人格。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同年龄段接受能力不一等特征,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分层次开展教育教学。第一层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让他们逐渐提升文化知识素养;第二层次,通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第三层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稳步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得到升华;第五,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些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过于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例如,个别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早嵌入人文价值等理念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教材学习安排时间紧凑,引入过多或过偏的课外阅读材料,盲目追求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核心素养培养往往成了空中楼阁。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职业道德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科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教师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受传统文本教育的影响,按照多年教学经验一成不变开展语文教学,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够;素质教育实践不够,对核心素养教育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信息化教育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先对课件内容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往往直接采用教材文字或图表,或者复制网络资源,缺乏教师自己的构思与设想;多媒体使用缺乏特色,没有鲜明展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所用语言文字不够优美、吸引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神,没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不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完善和培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立足语文教材,发挥语文的学科魅力,在夯实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小学生的实际经历和见识较少,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以基础性、有趣性为主,先从难度系数较低的知识点开始教学,等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之后,再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让学生一方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不断积累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开展拼音教学时,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忘记、混淆等情形,教师就应当增加教学时间,通过反复读诵、默写等方式,对比分析不同声母、韵母的特征,掌握拼读规律和技巧;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通过分组反馈、随机抽取等方式,让学生读诵、拼写前几节课所学拼音,重视实现巩固提高。
语文学科知识内涵丰富,语言文字能透露出人物、自然、环境等的美妙,教师要重视让学生感受不同背景所体现的不同情感,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边写作边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为此,教师应立足教材,挖掘教材背后的语文知识,用丰富的情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用自己的激情让小学生受到感染。例如,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我在课文教学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印象中的天安门是什么样的?”“你到过北京吗,北京是什么地方?”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引出“北京是我国首都”“天安门是我国的象征,这里有金水桥、华表、石狮、广场等景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感悟到祖国的伟大形象,更加热爱祖国,实现情感态度的提高。
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他们的语文专业基础较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强,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耐心,加之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深,因此很难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实际开展教学,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方法等把握不够。所以,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图书馆、阅览室以及读书交流活动,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技能,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理论基础较好,但因大学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实践学习较少,与学生的沟通不足,专业知识的传递方法不科学,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学习掌握教学设计、授课技巧等能力,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和培训,提高授课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切实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发现、探究,综合利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升信息素养。“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也应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打造新时代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要积极应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为技术支撑的新平台,获取高效、安全的教育教学资源,把新信息、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努力提高自己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熟练应用PPT、电子白板等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和现代的微课教学法、网络直播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等进行融合,教师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下,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庐山相关景色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把诗朗诵内容播放出来,让学生边欣赏景色边体会诗句含义和朗读技巧;接着再让同学朗读、点评,对诗句的意思、作者生平事迹等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变革教育教学思维,立足教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