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驿路梨花》为例

2021-01-02 05:53简钻娣刘华就姚松汉
课外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驿路梨花文章

简钻娣 刘华就 姚松汉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第二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对话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已经成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一、对话教学下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作者:彭荆风;教学主题:品读课本,理解文章中直接写人与间接写人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进一步理解记述文中的抒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通过速读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线,并抓住“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悬念,顺藤摸瓜,引导学生对《驿路梨花》 进行分析与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

(一)泛读环节——初读感知,抛出问题

要求学生在课下的时候预习课本,同时自行了解课本中的生僻字,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本内容,为接下来语文课堂教学抛出问题奠定基础。教师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激活学生的对话意识。1.不知道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去一个人烟罕见的地方游玩,不知不觉中玩到了天黑,最后感觉到身体非常的疲劳,同时也很饿的时候,最渴望遇到的是什么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回答驿站,主要是为了创设对话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话意识。2.假如老师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带旅游,身体疲惫又十分饥饿的时候,最想遇到的就是驿站,刚刚老师给同学创设的旅游情境,与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驿路梨花》非常的相似,那么他们在途中遭遇了什么样问题,是否都及时解决了呢?——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对话的主题。通过让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引导整堂课的对话支架,让学生在初次阅读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对话意识,以此作为学生深入对话的起点。

(二)“读看”环节——读看结合,带入情境

1.教师可以自己对文章的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也可以请了解作者的同学做介绍,教师在后面进行补充说明,为学生接下来语文阅读提供详细的背景,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文章内容,然后观看关于《驿路梨花》的图片,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加深对驿路梨花的理解,并在示范阅读与图片双重作用下,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更是将学生置身于思考问题、产生对话的情境中。

(三)“精读”环节——熟读感悟,精读精听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将问题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并对课本的结构与主要内容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解读,引发学生共鸣。

1.“同学们感觉怎样?听了这篇课文,探究一下课本中描述了几次误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进而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本内容,并得到答案,也就是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作者在解决小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的时候,是否将答案告诉了我们呢?同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呢?这些写法又有什么样的好处?”——教师层层深入,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促进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不一定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心理预期,只要学生能够合理地回答出来即可。3.“这篇文章写得为何如此成功,引人入胜呢?”——(作者在文章中设计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为学生下一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做铺垫,依然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有效的探究,并深入地进行对话。

(四)“赏读”环节——探究交流,深入对话

1.“同学们,接下来,请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场景,主要有三处,并仔细地分析梨花象征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标题的妙处以及主题”——(文章中有四处关于梨花的描写,这里的梨花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梨花,更是指哈尼小姑娘,与文章主题遥相呼应,进而揭示了文章的乐于助人的主旨)——引导学生对梨花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感受文章中所表现的主旨,让学生将探究的主题转移到梨花上来,并进一步扩展到助人为乐的精神上来,一方面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浅入深,使得学生的对话更加具有含金量,通过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品质。2.“在文章的最后引入陆游的诗句有什么样的深意吗?”——(驿路梨花的最后引出陆游的诗句主要为文章增添了一些文化的韵味。)整篇文章虽然加入了虚构的成分,但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边疆人民淳朴的民风,这就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原因,希望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并善于发现美。

(五)“读写”环节——扩展迁移,实现延伸

1.“感谢文章的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边疆人民的淳朴的风气,下面请同学们也针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一篇感人的文章,同时结合文章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扩展迁移,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设计写作环节,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描写手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2.“今天这节课结束了,但是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地问自己,今天你学雷锋了吗”——不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多大的贡献,只要学生肯将雷锋精神记于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真正地实现了延伸。

二、基于对话教学下的教学策略

(一)要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对话式教学设计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地退出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然后由其他的学生回答,或者直接让老师进行回答,学生判断老师的答案是否正确,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或者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增加“答记者问”环节,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问,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话教学设计问题要吸引学生注意力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主要是为了展示雷锋精神在边疆地区遍地开花的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对话式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泛读课本,并抛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对话中。

(三)对话教学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

在对话教学设计过程中,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问题过大、过深,脱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导致学生们无所适从,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能够回答出来的,这样依然达不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因此当学生在刚刚接触《驿路梨花》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学生已经知道文章的描写手法之后,教师就直接引出“为什么要用驿路梨花这个题目,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进一步提出,“他们为什么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得到所有的学生都认可的答案“雷锋精神”。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并过渡到文章的中心主旨,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

(四)对话教学设计问题要做到准确无误

对话教学设计问题要做到准确,答案明确,不可模糊不清,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有效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接近正确答案的给予积极的鼓励,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正确答案很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反思,是否哪里出现了错误。同时在设计对话问题的时候,应当避免学生的回答过于简单化,同时考虑问题的层次与顺序,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渐渐僵化,阻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结

实施对话教学不仅是当前乡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学生以及语文阅读本身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都在为对话教学保驾护航,为乡镇中学语文对话阅读教学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驿路梨花文章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梨花之歌
驿路桃花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蕲春县踏红亭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梨花里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