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社会信仰、共同理想和大众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其中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内容。
2001年,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逐渐活跃在世界的舞台。高校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我国历来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能够牢固树立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新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必然举措,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坚持家国天下的思想,最终有利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时代相传的宝贵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爱国主义力量,引导新时代青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激励高校学子将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融合为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远大抱负的新时代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全面的,不仅包括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人文素质观念,还包括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等,立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也能够充分汲取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所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立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前提之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兴起,西方文化逐渐涌入我国并对我国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全球化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西方文化有意无意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高校一部分学生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甚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抱持怀疑的态度,这不仅不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新时代鼓励大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为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首要任务是树立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学生的文化觉醒,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我们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精神、内容等,然后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只有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挖掘,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有更新的教学思路。尤其是要注意挖掘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与爱国情怀、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紧密相关的内容,借助典故讲解、事例阐述、理论解释等方式和手段,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晰、深刻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采取“过度消费”、“恶搞”、“解构”等方式,而应该用“参照现代”与“还原传统”对比的方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融合,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
课堂教学除了作为高校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对高校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在提升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应在其他课程教学计划中也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要做到在其他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学生便能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也就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够让学生“触手可及”。首先,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学习之余,还可以采取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研讨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式。其次,可以邀请国内外精通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者学术研讨会。最后,高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们到文化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校园活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为高校教育带来更大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高校教学的效果。首先,高校可以成立新媒体工作社团和部门,由专门的新媒体技术人员负责新媒体的运营与管理工作,在生活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其次,借助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全校师生推出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最后,高校可以开辟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如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资源上传到网站中供学校师生学习,激发教师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在高校的教学设施设计、建设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物质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其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适当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也就是在校园的观念文化、校风校规、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得到的灵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日常实践活动中,找寻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