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诗意 江 婷 罗伊扬 王彬彬
据2018 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统计,肺癌在全球癌症新发及死亡病例排名中高居首位[1]。目前肺癌根治性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但肺癌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2],且手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并无“肺癌”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古籍记载,此当属中医“息积”“肺积”范畴。《素问·奇病论》提出:“病胁下满,气逆……病名曰息积。”《难经》中首次描述:“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文中所描述症状与肺癌十分相似。王彬彬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良村学术经验继承人,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省级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 余年,尤其擅长肺癌术后的中医药调理和复发防治。笔者有幸跟诊2年余,现就王老师运用中医药调理肺癌术后的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医案一篇以兹共鉴。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刀圭之术将肺积切除,实质上超过衰其大半的范畴,不同手术范围也给肺脏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干咳、声嘶、偶有白色泡沫样痰。其原因多为麻醉插管引起气管黏膜损伤或声带受损、手术损伤、炎症刺激,胸腔积气积液等,这种干咳类似于中医的“金破不鸣”,又或体虚气短,阴伤气耗,肺气失宣,或水饮犯肺,上逆作声,其中以气阴两虚和气血亏虚最为常见[3],主要病位责之肺与脾。患者多表现为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胸闷,动则气促,纳呆,舌淡红,脉沉细弱之肺脾气血亏虚证,或乏力体虚,干咳,咽干口燥,舌红脉沉细之气阴两虚证。而刀圭术损伤经络,致离经之血瘀积体内,加之术后常有饮邪积留不去,此二者为瘀、饮实邪也。因此,王老师提出“正虚邪实、以虚为主”是肺癌术后的关键病机。
2.1 病证结合 培土生金 根据损者益之原则,王老师提倡肺癌术后须以扶正治本为主,尤其重视对患者体质的调理。李东垣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中医五行学说强调培土生金,注重脾胃的培补,脾旺而肺气得生。针对肺脾气虚证,常选用补肺汤、升陷汤,若血虚之象明显,则合四物汤等补益气血,健脾益肺。肺癌患者胸中之大气被刀圭术所伤,损则下陷,故以黄芪为君,益气升陷;臣以柴胡、升麻,提高升阳举陷之效;佐以知母之凉润,制黄芪之热性;以桔梗为使,载诸药归于肺经,上达病所。肺脾气虚则易久咳不愈,终伤阴液,而成气阴两虚,故喜用沙参麦冬汤、薛生白方加减,两方皆以沙参清养肺胃,玉竹生津,扁豆益气培中。此外,王老师治疗肺癌年老体弱或手术创伤较大者,术后半年期间常予黄芪、白及相使而用,补气生肌,促进肺组织修复,其中白及功擅敛疮生肌,药理学证实白及可减少术后出血,缩短炎症反应时间,促进创面愈合[4]。
2.2 加减化裁 随症治之
2.2.1 反复咳嗽 肺癌术后常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其中反复咳嗽少痰最常见,常为昼轻夜重,遇冷加重。大多数患者可在术后3个月左右缓解,然部分患者迁延难愈。王老师认为此为术后肺脏受损,肺之宣肃功能失调所致,喜用《圣济总录》四神散加减,新咳常予百部、浙贝母、款冬花、紫菀、光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久咳改用蜜炙百部、炙紫菀、炙冬花、川贝粉、瓜蒌皮,增强润肺止咳之功效;顽固者可予海浮石、平地木、桑白皮。若有痰,首当辨寒热,咳而易出者多为寒痰,常用紫苏子、白芥子等温药和之,咳而难咯者多为热痰,可加竹沥半夏、浙贝、制南星清热化痰。伴口干者,佐鲜芦根、石斛、知母、天花粉滋液生津。伴咽痛咽痒,辅以桔梗汤,或佐以胖大海、木蝴蝶、藏青果、射干清肺利咽止咳。伴胸闷气急,动易气促,口唇微绀者,佐红景天、丹参益气活血,通肺平喘。胸水不净者,则予泽泻、冬瓜皮利水渗湿。
2.2.2 术区疼痛 肺癌术后术区疼痛现多为手术损伤肋间神经或胸壁粘连所致[5],患者常表现为吸气或咳嗽时加重,痛连及背,夜间尤甚。王老师常选用露蜂房5g、石见穿20g、败酱草15g、皂角刺6g,祛瘀化痰,通络止痛。痛甚者,皂角刺可加量至12g,加用延胡索15g,炒川楝子9g,加强行气活血止痛。
2.3 引经报使 事半功倍 引经药,指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某一经脉或直达病所的药物,自古以来倍受历代医家认可。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中明确指出:“药为引使,则下通病所;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珍珠囊药性赋》记载桔梗:“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桔梗作为肺之舟楫,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肺脏疾病的复方中[6]。王老师认为桔梗10g用于改善咽喉不利等症状,若用作引经药,使以小剂量6g。研究证实,桔梗内多种成分可提高其他药物在肺脏的浓度,据此推测这些成分可能是桔梗作为“引经报使药”的物质基础,如此便可携诸药集中于肺脏,增强全方疗效,若术后行化疗,亦可能有增效之功[7-8]。但若患者咳剧气逆,不宜使用桔梗,或必须佐以枳壳升降气机。
2.4 中西互参 须分阶段 王老师主张扶正固本须贯穿始终,适时适量佐以抗癌解毒之品,同时兼顾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在肺癌术后早期阶段,扶正为本,驱邪为辅,此时因术后气血尚虚,并为后续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做准备,不宜重用解毒消积之品抗癌,可稍佐少量抗癌药物,防止术后复发转移。在西医治疗结束后,则应重视补益气血,养阴生津,促进机体气血津液恢复平衡。等待正气渐复,则主张扶正驱邪平衡,同时佐以增效减毒药物,改善西医治疗的副反应,多予香砂六君子汤、人参补肺饮加减。
2.5 解毒抗癌 因型治宜 王老师在调理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亦不忘防治原发肿瘤。常选用半枝莲、白毛藤、蛇莓、蛇六谷、猫爪草、山慈菇、仙鹤草、白花蛇舌草抗癌解毒,预防复发。值得注意的是,因肺癌病理类型不一,王老师结合中医和西医药理学,认为或可根据病理分型而治。如腺癌常用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9-10],鳞癌常用冬凌草、蛇莓等[11-13]。若遇复发转移高风险者,化疗期间常佐以全蝎、僵蚕、天龙、地龙等虫类药搜风通络,剔邪散结。
2.6 食疗运动 相辅相成 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和运动疗法也是王老师的诊疗特色。其常建议患者术后早期饮食清淡,以流质为主,后期主张营养均衡、多样化,尤其重视高蛋白饮食的补充,可增强免疫力避免外感和预防肿瘤复发[14]。同时,王老师认为疲乏一方面责之本虚,另一方面责之久卧伤气,提倡术后尽早开始活动锻炼,加强气血经络运行,鼓励每日进行快步走,以适度为宜。并进行综合呼吸训练,加速肺功能恢复[15]。
患者,罗某,63 岁,女性,因“体检发现右肺中叶结节”,考虑肺癌,于2019 年7 月16 日行胸腔镜下右中肺癌根治术,病理:1.8cm×1.5cm×1cm,浸润性腺癌,脏膜(-),切缘(-),脉管及神经(-),淋巴结0/12。分期为ⅠA(T1N0M0)期,根据指南推荐,患者可不行化疗。2019 年9 月24 日首诊,刻下症见:疲乏,咽痒干咳,有痰难咯,色白质不稠,胸闷,动则气促,术区疼痛,胸背拘紧,吸气时加重,疼痛影响入睡,纳减,自诉上述症状自术后1 周即出现,持续不解,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王老师结合病史、症状及舌脉,考虑为早期肺癌术后,证属肺脾气血亏虚。拟方:黄芪30g,白及粉(吞)6g,太子参20g,熟地、五味子各10g,炙紫菀、桑白皮各12g,橘络9g,青皮10g,桔梗9g,胖大海5g,大枣9g,炙甘草6g。共7 贴,水煎服,1 天1 剂,早晚分服,并嘱其平日适度运动可改善疲乏。2019 年10 月8 日二诊,患者诉疲乏较前好转,干咳少痰,胸闷、动则气促较前减轻,术区疼痛、胸背拘紧稍有改善,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考虑患者前症缓解,术区疼痛仍有,以前方加皂角刺、露蜂房各6g 祛瘀止痛,共14 贴。2019 年10 月22 日三诊,患者诉偶感疲乏,稍咳,劳累后气促,术区隐痛,纳寐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诸症减,考虑辨证施治得当,以前方加仙鹤草30g,肺形草15g 清热解毒,共14 贴。后多以此方加减。患者坚持随诊至今,自诉经中药调理后诸症缓解,无明显不适。
按: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气血虚弱,加之已患肺积,经刀圭术后气血受损,肺脾首当其冲,出现疲乏、胸闷气促、干咳、纳减等症状,王医师结合病史,认为其病机属年老体弱,加之肺癌术后,肺脾气血亏虚,久咳不愈,治拟健脾养肺,调补气血。方中以补肺汤为基础方,其中太子参、黄芪补肺益气,熟地滋肾填精,炙紫菀止咳化痰下气,桑白皮泻肺之余热,久咳虚喘,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合红枣益气养血,橘络行胸中之气,青皮疏肝理气,佐白及促进术后肺组织修复,胖大海利咽,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桔梗引药上达肺脏。二诊患者前症减轻,术区疼痛拘紧,考虑辨证合理,继续以前方化裁,以皂角刺、露蜂房改善术区疼痛。三诊患者诸症缓解,王老师不忘控制原发肿瘤,辅以肺形草、蛇舌草抗癌解毒。全方补中有行,防治兼顾。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中医药的早期介入,有助于肺癌术后康复,能减轻咳嗽咯痰、气短、食欲不振、疼痛、疲劳等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王老师认为,肺癌术后常见肺脾气血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对证施以培土生金之法和益气养阴之法,亦需兼顾原发肿瘤的控制,根据不同西医治疗阶段的特征,调整方药,以达到增效减毒、防治兼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