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璇 李丽娜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作为当前一个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强调知识学习的价值引领。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高等院校,教师都要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我国在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认识不深,一些教师片面地进行政治说教,导致学生难以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效率不高。同时,新生代的孩子由于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更没有体会过生死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日子。孩子们对爱国主义思想认识模糊,甚至无法具体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展现爱国方式。对此,本文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
小学生年龄小,若在教学过程中强制灌输爱国主义,其收效甚微。但若避而不谈爱国主义,便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紧扣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避免无效的教学,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将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而然地渗入孩子的心中。
教师要把握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德育目标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各区、市教育部门要利用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关于课程标准的培训。第二,学校应把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核,落实每位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第三,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挖掘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规定。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放在首位,从而才能更好地实践。
首先,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教师需对本学段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的教学进行统筹规划、整理,以促进学段目标的达成。在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之前,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准备,对包含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课文中的字词、段落等,都必须有所认识,充分利用各个教育,抓住时机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要自觉学习爱国主义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爱国主义素养,把爱国主义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一部分课文不存在明确的爱国主义内容,但教师也要努力挖掘这些课文中有关的教育意义,时刻牢记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不断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在实施爱国主义主题教学后,积极做好教学反思,确定教学目标效果如何,以便下一次的教学。
最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要改变唯成绩论思想,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提升自身爱国主义修养的同时,做到将爱国主义付诸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1.紧扣文本题眼,大胆质疑
所谓“题眼”就是指文章的中心,作为文章最关键的部分,是我们思考一篇文章不能偏离的轨道。在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中,作者不仅围绕题眼来刻画中心人物,而且也是表述事件所围绕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的课文时,要利用好“题眼”,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质疑,进而对文章产生兴趣。
案例一: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本课题目简洁明了,全文突出一个“壮”字。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直接从本课的题目着手,进行课题质疑,引出本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提问:“狼牙山”在哪里?“五壮士”指什么人?课文为什么要把他们称为“五壮士”?
这一连续的问题不仅可以作为吸引学生投入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文章理解文章的一条线索。
2.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
阅读教学中首先应注意的是要以感知书面文字为基础,识字是关键,懂字再懂文。想理解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理解字词,再理解具体的句子和段落,最后才能达到对全文的整体理解。
案例二: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下册 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如“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等等,文中通过对外貌、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采用精读、讲析等策略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手法,还受到英雄人物品质的熏陶。
3.利用识字教学,延伸拓展
小学语文教师应改进识字教学观念,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过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片面注重提升学生的识字量和读写能力,忽视了在识字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鉴于此,教师应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新的认识,认真研究和分析语文识字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识字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可以用联系法进行识字教学。例如,在讲解“长城”“黄河”等词语时,教师在解释词义的基础上适当扩展祖国的历史文化,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故事以及背后的深层思想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信念。
1.利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成长,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营造出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置身于教材的内容之中,默默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
李吉林老师曾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描写十分生动,若用图画展现出来,就会达到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的效果。”包含爱国主义的课文大多都是通过文字讲述历史事件,单单凭借文字学生就很难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也难以感受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所以通过图画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保证有效教学。
2.采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优化教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时需要多思考、多收集,精心设计语文情境。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一节课中,从课堂导入开始,要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地切入爱国主义主题。在学生学习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让学生的认知、情境都介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学生从角色中得到情感释放,不仅学到了语文常识内容,更能培养其道德观和人文观,因此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出色完成一项团队活动。此外,语文情境教学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如家庭素材、社会素材以及当前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等,从而使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表达爱国情感
作文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机会,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工作,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表达其爱国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写作课堂,让学生以“爱国” 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实现语文作文训练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社会的一些事件,获取写作的素材。例如,在开展“正能量的人”主题写作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感悟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的精神,同时感受祖国的强大。结合时事,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