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 - 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新进展分析

2021-01-01 14:40惠志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鼻窦炎

惠志虎

【摘要】本文主要对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行综述分析。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另一部分则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宿主局部因素、宿主系统性因素两方面有关,对于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两方面。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诊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201-02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临床耳鼻喉科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长期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伴随着嗅觉减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慢性鼻-鼻窦炎属于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需要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免疫反应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对患者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1 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

(1)宿主局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鼻窦微生物菌群紊乱:物种与微生物群会共同进化,有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本身鼻窦微生物菌群稳定性遭到破坏与慢性鼻-鼻窦炎这一疾病的形成有密切关联。有学者对1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与1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人群鼻窦中的细菌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大量缺乏,说明局部鼻窦微生物菌群在保持菌群平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能够调节免疫功能[1]。有学者表明:在健康鼻窦菌群中,伯克霍尔德菌与丙酸杆菌均起到重要作用,能够维持鼻窦菌群的稳定性。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会影响到鼻窦正常菌群,破坏鼻窦原来的微生态欧宁恒,因此导致鼻窦有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减少,从而产生疾病。②鼻窦解剖结构异常: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是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解剖结构异常为鼻中隔偏曲,其次有中鼻甲畸形、鼻中隔偏斜、鼻甲大疱等,均容易引发慢性鼻-鼻窦炎疾病。有研究表明:患侧中鼻甲结构异常会使得患者的中鼻道内部狭窄,伴随鼻腔凹面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异常,会导致鼻窦通气引流受阻,对鼻腔、鼻窦内部的 pH 值、氧气等微环境造成破坏,容易导致鼻窦真球菌感染,从而形成慢性鼻-鼻窦炎疾病。慢性鼻-鼻窦炎解剖结构变异通常是在长期病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有一定的关联,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到病情的发展[2]。③黏膜纤毛传输系统障碍:黏膜纤毛传输系统障碍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与遗传因素有较大的关联,其特征在于纤毛不可逆的全身性运动障碍,与其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关联;继发性与原发性的不同之处在于继发性属于可逆超微结构改变。当黏膜纤毛传输系统出现障碍之后,鼻粘膜会发生增生、水肿等临床症状,随着炎症的不断发展,鼻黏膜纤毛运动功能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导致窦内分泌物淤积,引起局部感染。(2)宿主系统性因素。①慢性鼻-鼻窦炎与伴随疾病:在临床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常常会伴随着其他的疾病,因此也就会提升病理机制的复杂度。因此,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判断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有相关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与慢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伴随疾病进行深入探讨能够深入剖析患者的病理机制[3]。②慢性鼻-鼻窦炎与过敏:过敏性相关疾病通常被认为是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或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状态传播的相关因素,其原理在于由过敏引起的黏膜炎会引发窦口梗阻,从而导致继发性感染。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过敏性鼻炎能够发展为慢性鼻-鼻窦炎,但已经证实某些慢性鼻-鼻窦炎实体与过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研究认为:过敏对推动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③免疫信号通路:免疫信号通路包括炎性标志物、信号通路失衡与调节以及基因多态性等因素。鼻黏膜上皮起到炎癥反应涉及到多种炎症介质以及炎症细胞等,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探索发现: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与病理机制和相关炎性标志物有重要意义。慢性鼻-鼻窦炎信号通路是目前临床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便于临床寻找相应的治疗靶点。在最新的研究结果中表明:Mir124对AHR 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能够通过调节细胞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因此免疫失衡相关信号通路可能作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新靶点,对开拓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新路径具有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是指在同一个生物群体当中常常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连续变异型或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基因多态性的变异与患者对疾病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关联,能够影响到慢性鼻-鼻窦炎病情的发生与发展[4]。

2 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

(1)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患者来说。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最开始在于20世纪70年,将鼻内镜鼻窦手术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具有创伤小、可保留患者鼻窦基本结构等优势,因此获得的临床效果也较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与手术范围,对于一些表现较为轻度或无表现的Th2型炎症反应的伴有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保留患者的粘膜[5];而对于较为严重的 Th2型炎症反应的伴有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则可以尽可能地清除炎性病变,降低炎性负荷,扩大通气引流通道,为药物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学者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经治疗1个月后发现,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数据差异并无意义(P>0.05),然而在接受3~ 6个月的治疗后,手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药物组,统计学存在可比意义(P<0.05)。说明从短期效果来看,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别不大,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手术治疗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要高,同时手术治疗患者后期复发的可能性也较低,避免长期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6]。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鼻窦发育不完全,手术治疗对儿童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因此儿童的首选治疗方法应该为药物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儿童选择手术治疗,则治疗后需要对儿童进行复查。有研究发现:伴有息肉与不伴息肉患者的鼻腔粘膜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对手术治疗并不影响,患者术后是否规律应用鼻用激素进行治疗与冲洗鼻腔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关联。鼻内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鼻内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患者的恢复较快有关[7]。(2)药物治疗。①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异常的免疫反应与炎症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相对广泛,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相关研究表明:对经过激光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 P<0.05;且前者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后者, P<0.05。说明将糖皮质激素单独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激光治疗后的患者中可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治疗效果,但是在学者的研究当中并没有提到糖皮质激素对患者嗅觉功能改善的作用[8]。②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由于慢性鼻-鼻窦炎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临床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细菌慢性感染有较大的关联,同时免疫机制、鼻内异常新生物也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于慢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临床通常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近年来对于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多采取大环内酯类药物一类抗生素进行治疗[9]。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头孢类药物治疗方法,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改善经头孢类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头孢类药物治疗则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改善效果不佳。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不但可以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还可将其应用于头孢类治疗无效的患者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③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药物:由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部分医师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也会采取联合用药,将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能够一直局部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则可以减少粘膜病变,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宿主局部因素与宿主系统性因素有一定的关联,针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应不同的适应证,临床医师应该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发展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邵凯.鼻窦炎口服液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0, 13(24):67-69.

[2] 葛素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 2020, 32(15):68-69+76.

[3] 汪海英.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 , 2020, 15(15):196-196.

[4] 邵长宝 , 李晓丽 , 马琳娟.鼻后神经下鼻甲支切断术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合并哮喘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 2020, 26(07):68-71.

[5] 赛新意.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 , 2020, 29(18):3326-3328.

[6] 麦麦江·图尔荪托合提.观察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9, 19(88):67+69.

[7] 张灵敏 , 李静波 , 蔡纪堂 , 等.加味化疔漏芦汤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分泌性中耳炎毒热证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0, 26(17):77-82.

[8] 陈伟章 , 陈凯 , 张志雄 , 等.维生素 D 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45(06):717-721.

[9] 吴建明.用阿斯利康布地奈德喷雾剂和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 2019, 17(20):108-110.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感冒易诱发急性鼻窦炎这样护理鼻子可预防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秋天警惕鼻窦炎急性发作
鼻窦炎护理不可不知的小知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