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照夜白

2021-01-01 00:11胡烟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赵孟頫

胡烟

【一】

据说唐开元年间某日,家境贫寒的少年韩干用枯树枝在地上涂抹一匹奔腾的骏马,被路过的王维看到,一眼察觉了韩干画马的潜力,资助其学画。韩干师从著名的御用画家曹霸十几年,顺理成章当上了宫廷画家,成了画马的一代宗师,代表作有《照夜白图》。

时空从大唐穿越到宋末元初,韩干是赵孟頫未曾谋面的老师。赵孟頫题画说:“吾自少年便爱画马,迩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赵坦言,自己积累多年的画马功力,终于在韩干真迹的启发下,盘活了。

青年赵孟頫,诗书画皆精。天赋异禀的赵孟頫,成长在新旧王朝更替的夹缝里。这是一个令无数士人痛苦不堪的时代,宋王朝崩溃的末世,连接着元朝百废待兴的新世。作为宋王室后裔,赵孟頫的处境更为尴尬。他寒窗苦读多年,才华满腹,却不知向哪里发力。恰是这无功利的彷徨期,成了滋养艺术的沃土。湖州吴兴,赵孟頫的家乡,山河秀美。他整天跟和他同为吴兴八俊的画家钱选、词人周密等好友,诗酒唱和,琴书相悦。是迷茫,也是沉醉,无意间得了不少佳作。

赵孟頫尤擅画马。26岁那年,赵孟頫完成传世名作《调良图》:

有冷风从西边来,气氛萧瑟,掠过一匹身姿极其优美的马。恶劣的天气,骏马迟疑着步子,不肯向前。眼神抗拒,低头喘息。前方,调马的奚官无奈,回首望马。他举起衣袖,挡住凛冽的风,手里的缰绳微微松弛。

赵孟頫妙笔生花。齐整的马鬃,毫末可见,在风里形成温柔的“一”字,与飘逸的马尾呼应,极美。人物用白描,清秀、纤弱,无奈感,飘零感,溢出平面。

《调良图》不单是成功炫技,也传递了某种情绪。

这匹俊朗的马,站在风里,迟疑。缰绳之下,顺从乎?挣脱乎?赵孟頫没有给出答案。彼时,他自己也兀立在西风里,举步不前。元世祖忽必烈派江南文人程钜夫到南方寻访文化人才那年,赵孟頫33岁。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赵孟頫对前途仍是惶惑的。他清楚,题诗作画,终归不是正途。“功名”统摄下的济世理想无处安放。程钜夫前来征贤似乎是个重要机遇,但赵孟頫并没有伸手去抓这根稻草。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他抱持一個“忠”字,忠于前朝,忠于自己的血统;另一面,身边的朋友圈给他压力不小。他的启蒙老师钱选态度十分决绝,对招贤政策排斥。他的另一至交周密也是坚决不仕,干脆隐居。赵孟不想成为另类,茫然四顾之后,选择按兵不动。

新王朝的统治力度持续加大。两年后,程钜夫带来皇帝口谕,点了赵孟頫的名,并转达了天子对赵孟頫的赏识。本来,赵孟頫抵抗的胆气不足,谦恭、和顺是他骨子里的气质。皇威赫赫之下,赵孟頫只往前迈了一小步,就顺理成章进入了仕途。或者说,对于该进还是退,他本身就是摇摆不定的,只等一个随缘的借口。这让人想起《调良图》中那匹情绪游移的马……

【二】

43岁,赵孟頫作《人骑图》。画面简洁,中间一官人,身穿喜庆的唐装红袍,执鞭骑马,仪态雍容。胯下骏马,圆润丰满,抬脚踱着方步,笃定前行。一人一马,人,是锦衣纱帽人,马,是骏骨丰身马。华丽、平静中内藏着热烈,唱一首盛世欢歌。

赵孟頫对这幅画相当满意。彼时的赵孟頫,志得意满。那一年,他从济南卸任,回到吴兴故里。他已经解决了几个重大棘手的人生问题,比如,一家人的生计问题、社会地位问题等。靠着正直的人格和皇帝的信任,他谏言并实施了一系列高明的举措,小有政绩。此外,借职务之便,他还提携了不少文友,赚了满钵人品。官场进退,在他股掌之中。以权利民,让他感到精神充实。闲暇时,赵孟经常回想自己的高光时刻。

出于对中原文化的敬畏,忽必烈这位蒙古皇帝,将礼贤下士的文章做得十足。赵孟頫首次在元朝的朝堂上露面时,忽必烈给足了他面子,让他坐在右丞叶李之上。

政治抱负得以施展,积郁多年的这口气终于畅快地吐出来了,怎能不令人兴奋。做官的感觉,如登蓬莱宫阙,飘飘欲仙啊!愉快的心境之下,遂有了《人骑图》。

往事历历,赵孟頫胸中涌动起暖流,笔下亦隐藏不住幸福。他将官人身上的红衣,渲染得格外鲜艳。登上人生巅峰的快意,赵孟頫喊不出来,只能含蓄至此。旁观者清:《人骑图》中规中矩,在艺术史上,地位轻淡、缥缈。这匹马,沦为技巧之马、工具之马,而非灵性之马。

【三】

深秋的旷野上,萧条古木,气氛悠然。一匹饱经沧桑的马与观者正面对视。这是从岁月里穿梭而来的马,不再对外物感到好奇,他神情倦息。身旁伙伴,侧身俯首吃草,气息轻盈。赵孟頫对自己的伤口轻描淡写。

《古木散马图》中的两匹马仿佛从远古而来,身披禅意的薄纱。“古意”是赵孟頫一生孜孜以求的艺术风格,出身高贵的赵孟頫对“低俗”二字深恶痛绝。远古世界,山林寂静,了无人踪,古意,可以绝俗。

他累了。即将步入晚年的赵孟頫,饱尝功名滋味。从政以来,如履薄冰。现实种种,常迫使他思考很多深刻的人生话题。笔墨,沿“古意”走向深邃。那匹马的眼神异常柔软——无奈、惶惑、倦怠、淡然、寂寞。融化自我,与天地相合,亦是对命运俯首帖耳。

《古木散马图》

赵孟頫的仕途,表面上一帆风顺,实际上暗流涌动。由于受宠,时常引起一些蒙古族官员诟病:“赵某乃故宋宗室子,不宜荐之,使近之左右。”宋皇室后裔的身份,让人不得不提防。

赵孟頫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时而是蒙古族官员排异的眼神,时而是宋代遗民对其人格的鄙夷和讥讽的眼神。

赵孟頫的担心并不多余,因其“贰臣”身份,否定其艺术成就的论调不在少数。对此,赵孟頫即使早有预料,却没有足够的智慧超脱。无奈之下,他选择逃。一方面,逃到宽广的笔墨世界里放逐自己,另一方面,他多次请辞,先是主动申请外放,做了同知济南总管府事,而后又辞官回到家乡。

赵孟頫向往的自由生活,在林泉中,登山临水,竟日忘归。然而,这种理想,只在画里得到尽情舒放和伸展。

他向往陶渊明,却没有勇气做陶渊明。47岁,赵孟頫自写小像。青绿坡石,急湍清流,幽篁蔽天,完全将尘世的喧嚣隔离在外。这是赵孟的理想国。而他自己,则是拄杖行吟的高士。

《古木散马图》中有静穆的沧桑。逝者如斯夫,荣辱进退,已成过眼云煙。从那匹马的眼神中,似乎可以回溯一个极富才华的文人在宦海中进退挣扎的往昔。

【四】

行文至此,我们再回到韩干的代表作《照夜白图》,这是一首献给沉默者的诗:

一匹健硕的白马,灵魂里滚烫着自由的血液,性情奔放。被命运的缰绳定在拴马桩,它心有不甘。它个性通透,思想里没有低迷的因子。它从不去谋虑逃跑的计划,选择直接挣脱。傲气从粗大的鼻孔里喷出。不顾一切,它带着缰绳向前冲,倔强得连瞳孔都放大了几倍,全然不计较结局——成功与失败的纠结,那真是煞风景的情绪。浑身升腾着荷尔蒙的气息,它奋力一搏……

它是玄宗皇帝的爱驹,曾在安史之乱中深深抚慰了玄宗的心。“照夜白”,不仅照亮了盛唐暗夜,光束也打到了赵孟頫身上。

当赵孟頫与《照夜白图》对视,搏动跳跃的激情被瞬间启发。这个高喊着自由口号的起义者,闪着光亮,像一面铜镜。恍一瞬间,于其中,赵孟照见了自己的软。

之后,有很多个片段,“照夜白”的形象在他脑海里闪回。他艳羡着这匹白马,活得畅快淋漓。

然而,深谙画道的赵孟頫怎么会不明白,《照夜白图》只属于韩干和他的时代。而他自己,只能行走在既定的轨道上,顺便,设计着自己的马匹。

//摘自2020年9月3日《文学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赵孟頫
赵孟頫的传世书迹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惭”什么?
赵孟頫《汉汲黯传》
趙孟頫書畫全集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