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和数学成为好朋友

2021-01-01 00:11罗赛迩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考场英语数学

罗赛迩

昨晚,我又梦见高三班主任了。

高中时,我读的是一所重点中学,学校布置的作业分为三部分:必须做的部分,要求做的额外部分(这部分是大头),有余力再做的额外的额外部分。

不用猜,我属于“数学天赋不足”的学生。

幼时,我是个爱哭爱闹的肉肉脸小孩,学业上却是早慧,读书过目不忘,考满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从记事起,我就讨厌数字——这些“小浑蛋”板着脸不肯跟我做朋友,顽固又无趣。

现在想来,早年我的数学成绩,大概是靠天生那点小聪明撑起来的。

小学时,我最好的朋友成绩比我差一些,但为人和做题都比我踏实。放学后,我常跟她约在路边的小公园做作业。令人头疼的应用题,我负责列算式,她负责运算,事半功倍,皆大欢喜。

到了初中,数学课上起来便有些吃力了,幸而我中考超常发挥,以年级第五的成绩进了本校高中部。

在高中,学习难度和强度骤然提高,不再是用小聪明就可以应付的。主科里,我语文成绩优秀,英语成绩靠着听歌、看电影打下的基础保持中上水平,而我的数学成绩终于露出真面目,如同股灾的曲线,疯狂下滑。

本校高中部学霸云集,数学考不到145分以上就别想有好看的排名。我的父母也蒙了,怎么一个从不用操心的好学生,突然就变成灰头土脸的中不溜儿了?

数字不想跟我做朋友,不管我怎么讨好,它们始终都对我摆出一副敌对面孔,躲着我,大声嘲笑我。

少年人的世界微小如茧,只有学校和家。我困在这个茧里,愁肠百结,细微的震颤便如山崩地裂。失去“好学生”的地位,我紧绷的神经变得脆弱,裹挟着沙砾的狂风随时袭来,把我的小世界摧毁殆尽。

每每坐在數学考场,我总看不清试卷上的数字,只能看到对我的严酷宣判。怦怦怦……除了恐慌的心跳声,我什么也听不见。我呼吸短促,眼前发黑,身体僵硬得仿佛濒死一般。

数学全面拖垮了我的其他理科科目——物理答案总是算错,化学知道解题思路却配不平化学方程式,生物成绩虽好却于大局无补。高二结束,除了去文科班,我没有其他选择。

但数学仍拦在前路。

高二的暑假,班主任为父母推荐了一位颇有声望的数学补习老师。这对我来说,不啻菜市口公开行刑。“补习”难道不是差生的专属标签吗?孱弱的自学自救行动已然宣告失败,我正式被钉上了耻辱柱!

那是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先生,补习在他家枣红色的木质餐桌上进行。补习的人不多,五六个学生,大半是同校的孩子,其中一名女生更是来自隔壁班,与我相识已久。老师把家中所有的电扇都放到我们身旁,吹得试卷边角翻动不已。他从初一的内容开始讲,极快地完成了初中数学的系统性复习,接着重讲高一的基础课程。

补习的流程每日都是一样的:老师讲一小段,出一套题让我们做,最后批改讲解。

于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埋头做题,厚厚的演算本雪片般翻动。题的难度都是中低等,做起来不会感觉太费力,余出的时间我就跟隔壁班的女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在演算本上画漫画,把补习老师画成嘴角带着神秘微笑的一头身Q版图。

那个暑假像重复倒带播放的磁带,时间感模糊。某天老师突然说要进行综合测试,检查补习的成果。

卷子发下来时,那种窒息感随之而来。但和从前不同的是,一道题,又一道题,再接下来的一道题……我竟然都知道解法。

那些数字不再对我充满敌意。它们和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混熟了,嘻嘻哈哈地跟我玩起捉迷藏的小游戏。它们躲得不远,躲得不深,我很快就能把它们找出来。

补习班结业后,家人请老师吃了个便饭,连连感谢他的费心。“都是孩子的底子好。”老师打了个比方,“像一个电饭锅煮饭,打开锅盖就发现里面的饭已经熟了。其实那些知识她都知道,只是不太懂该如何运用。”

“她以前也是用了功的。”老师下了如是评断。

推杯换盏,宾主尽欢。我在席间埋头吃饭,脸色如常,内心却无异于山呼海啸——原来我是用了功的,我从没懈怠放弃,我一直是好学生。

高三过得很快,高考数学我考了个中等偏上的分数,没再拖累其他科目,顺利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而此后的十几年里,我仍会梦见学校,梦见数学习题和考试。

与一般模式的“考场噩梦”不同,我的噩梦总是细节毕现——我在做一则越跑越偏的代数运算,努力代入适用的公式;或在给一道立体几何大题画辅助线,要找到圆球内那令人茅塞顿开的两点……

永远只差一点。

只差一点呀!老师,请不要觉得我没努力,爸妈,请不要对我失望,你们看看啊,我是好学生,我真的可以!

醒来太阳穴突突跳,四肢沉重,感觉比没睡更疲累。

现实中,糟糕的数学天赋依然影响着我的生活,比如,总会数错钞票,好在日益发达的移动支付拯救了我的心理危机。

毕业后我做了杂志编辑,刚上手就展现出了稿件校对方面的能力。除了这项语文特长,我的在校成绩似乎在社会上再没有什么体现的渠道。兴趣广泛,思维发散,什么话题都能写一点;擅长收集整理资料,分门别类,井井有条;与同事交流顺畅,效率高;网络话痨,爱分享生活点滴……这些读书时不太用得上的特质,成了我毕业后的“饭碗”。

意外的是,毕业多年后因为读美式漫画,我又捡起了英语。有赖机缘巧合与朋友的鼓励,后来我的书架上出现了自己翻译的书。我的“人设”糊里糊涂就从“英语马马虎虎”变成了“英语达人”。姐姐把上高中的侄女往我面前一推:“跟她讲一讲英语学习经验。”

我只好犹犹豫豫地对侄女露出心虚的微笑:“朋友,你听说过地狱神探康斯坦丁吗?”

她无情地拒绝了我。

我仍担心她,担心她还是个少年人,担心她的世界太逼仄,几个失望的眼神就能击碎她小小的茧。

我担心所有正在狭小的青春里懵懂挣扎的少年人。那些难与他人言的自卑和倔强、绝望与焦灼,那些愁肠百结的细丝把自己缠了一圈又一圈,更加封闭。

在网上,我偶尔会遇到他们。他们羞怯地躲藏在网络背后,把我当作倾诉的树洞。我只能反复地、坚定地告诉他们:不要害怕,你很快会破茧成蝶,飞去广阔的世界。

你并不脆弱。我们这些看上去成熟稳重,或西装革履或描眉画眼的大人,其实晚上还会梦见学生时代坐在考场,脑子一片空白做不出题,满头大汗地吓醒过来呢。

竭尽全力就好了。

即便学业依然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用考试分数全盘否定自己。迈过青春这道坎,路还长呢,谁知道你还有什么尚未发掘的技能呢?谁知道你还会有什么独特或辉煌的人生经历呢?

总有一天,当从考场吓醒过来,你会发现那只是一个噩梦,而你已经是个能够独当一面、支撑别人梦想的大人。

张秋伟//摘自《读者·校园版》2021年第14期,稻荷前/图

猜你喜欢
考场英语数学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