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沉静的力量

2021-01-01 21:24孟星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袁泉话剧舞台

孟星

袁泉很少接受采访,倒不是因为抗拒这件事。“主要是我说不出来那么多。”她语气淡淡的,但能感觉到真诚。踏上演艺之路的20多年,她只专心做一件事:演戏。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明星,“从银幕上走下来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普通人,演员只是一个职业标签。”

任何舒适感跟角色都是不搭的

11岁之前,袁泉都生活在湖北荆州。“我的童年是没有任何瑕疵的,满是幸福的回忆。”她说。最美的回忆是故乡湖北的夏天,热气腾腾,“爸爸经常带着我和姐姐,在长江里踩一踩。”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武汉告急。作为湖北姑娘,袁泉一直心系着家乡的亲人朋友。于是, 当电影《中国医生》向她发出邀约时,她爽快地答应出演。

《中国医生》以疫情中的“暴风眼”武汉金银潭医院为主要场景,讲述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共同抗疫的故事。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原型之一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她最早发现新冠肺炎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两次上报,率先拉响了疫情防控警报。

医疗器械的操作、手术过程的还原,演员们要一次又一次练习每一个专业的动作。“你要进入一个你完全没涉及过的专业。那些看似很简单的动作,比如,穿防护服,手的动作需要避免碰到防护服外侧,我们必须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专业速度。”袁泉回忆说,在这个戏里,任何的舒适感跟角色都是不搭的。在拍摄期间,她长时间戴着口罩,最长8小时没脱防护服,“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会感觉和医务工作者们接近了一点。”

在电影中,袁泉最为出彩的是三处“ 眼神杀” : 一处是疫情初期, 有病人闯进医院, 扰乱秩序,她拿着扩音器面色严厉地说道:“我可以救你,也可以找你算账!”一处是在忙碌了好几个小时后回到休息室,她捶打肩膀,捏胳膊捏手,满是疲惫,但眼神是坚定的;还有一处,小卖部老板去世的消息传来,她一边听着手机里还未来得及接听的语音,一边埋头吃盒饭,吃着吃着,眼神渐渐黯淡,眼泪就不自觉流了下来。

在广州的首映礼上,钟南山院士说“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主角,特别是袁泉”。袁泉饰演的文婷,面容是疲惫的、憔悴的,眼神却始终坚定、闪耀。

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

袁泉不常表达,却时常感动。对世事的敏感,让她的很多想法充满思辨。当“独立女性”成为热门话题时,有人跑来问她“演的那些角色是否为独立女性”,袁泉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好像提到独立,就是一种特别强势的存在。”她不希望这些人物被简单地贴上“ 独立女性”的标签。

安静如水的袁泉,总有自己的观点。小时候,这种个性被大人们称为“有主意”。

11岁时,她读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几位老师来到学校挑人,选几个具有学京剧潜质的孩子,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选中的孩子中,就有袁泉。

父母担心袁泉小小的年纪,只身一人去外地学习会照顾不好自己。几天后,一日清晨,袁泉正在洗脸,妈妈问她:“你要自己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京剧?”袁泉说:“对啊,我真的想去。”这算是袁泉为自己的人生做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她独自踏上北上的列车,辗转两天两夜到达北京,開始了在戏曲学院长达7年的学习生活。

学戏的前两年,并不顺利。2018年,她在《朗读者》的节目中曾回忆起当年学戏的时光。当时她给父母写了很多信,其中一封写道:“最近整天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我很努力,老师却说我还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第一次登台前,她非常紧张,“整个人都是晕晕的,但是从侧幕走上舞台的一瞬间,感觉一下平静了。”

1996年,袁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了著名的“中戏96级明星班”中的一员。袁泉身处其中,一直很低调。同班同学说起她时,有一句共同的评价:袁泉是专业标准。

初学表演,袁泉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迷茫期,但极强的专业能力加上机会的垂青,她几乎没有体验过大多数表演系学生刚刚步入社会的艰难。大三那年,21岁的她出演滕文骥导演的电影《春天的狂想》,饰演京韵大鼓艺人周小玫,一举夺得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契诃夫的一些话剧,需要40岁以后的脸

电影为袁泉开启了踏入演艺圈的大门,但她最钟爱的还是舞台。

毕业后,袁泉来到中国国家话剧院,成了一名话剧演员。剧院生活让她感到了安全和幸福,“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天很规律地排练、下班、演出,演出完之后聚在一起讨论,很纯粹的感觉。”

袁泉第一次在大舞台上演的话剧是《狂飙》。那是2001年,田沁鑫导演,辛柏青演田汉,她一人分饰三角:田汉的红颜知己安娥,戏中戏《关汉卿》中的朱帘秀,还有王尔德笔下的莎乐美,三个角色性格各异,“让我看到自己在话剧舞台上的可能性。”

袁泉尽情地在舞台上展现各种可能性。她演田沁鑫导演的《青蛇》中的白蛇,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中的云之凡……每一部都很出彩,她也几乎囊括了话剧领域所有奖项。2007年,她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成为话剧史上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成员。

人到中年,有人说袁泉越来越瘦,皱纹多,美貌已不复当年。她淡然回应:“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40岁以后的脸才能演的。”近几年,她开始出现在影视剧中。很多人说她“大器晚成”,她只是礼貌地微笑。“我所扮演的角色年龄在增长,我自己也在成长。”

现在的袁泉,依然安安静静地演自己的戏,在舞台上,在荧屏中,在大银幕里。生活中,她也有了多重身份,是妻子也是母亲。她会素颜买菜、逛超市、看话剧,享受灯光之外的烟火气。

于她而言,度过的时间就像涓滴汇成的湖泊,看似不起波澜,深处却总藏着沉静的力量。

//摘自《环球人物》2021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袁泉话剧舞台
最美的遇见
话剧《坦先生》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袁泉:“成功”就是“活得真实”
袁泉做最自由的音符
话剧《二月》海报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看书的姿势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