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根,陈梦蝶
(1.盐城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2.澳门科技大学 商学院,澳门 999078)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主体构成的、具有开放特征的综合系统,其中的创客、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参与者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创新创业成果)、能量(创新创业文化)与信息(政策环境)的传递,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的涌现。在复杂的、多元化的耦合交互作用下,各个不同性质的子系统组合为一个复合系统。当各个子系统相互嵌入、相互渗透、相互协作时,就形成为一个有机体,并生成整体协同效应。本文试图基于生态学和协同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结构、协同性及协同机制。
贾天明等(2017)[1]从生态学的角度,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结构化为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和众创文化三个维度。在三维结构中,创客生态圈与资源生态圈以创客文化为统领,三者在众创生态系统中共生、协作与演化,持续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交互地推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有序发展。
1.创客生态圈。创客生态圈可比拟为物种,它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中坚力量,被称为“新四军”的大学生创业者、企业高管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构成众创空间的创客主体。创客生态圈是众创空间的活力源泉,在众创文化的引领下,创客们拥有的新创意、新技术、新模式成为众创空间的种子,在资源生态圈的滋养下萌牙、开花和结果。
2.资源生态圈。资源生态圈可比拟为种群和群落,它是服务创新创业活动的资源条件,由支撑平台、投融资机构、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服务等组成。资源生态圈汇聚了角色多样、资源丰富的创业相关者和产业链相关主体,包括创业导师、创业投资者、专业技术人才(律师、会计师、知识产权专家等),它们为众创空间提供战略性和技术性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服务和资金等创业资源[2]。
3.众创文化。众创文化可比拟为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态系统内的流转,促进创客生态与资源生态的有机融合与良性运行。众创文化追求个性化创新、合作创新和容错性创新,作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内生动力,由众创文化塑造的创客精神是众创空间不同于传统孵化器的文化特质。创客生态圈与资源生态圈之间的互动体现在特定的众创文化环境之中,因此众创文化的培育是政府的关注点。
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是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供给方,企业是创意概念向现实产品转化的重要参与者,高校(科研机构)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孵化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三者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推动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活动螺旋式递进演化。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三螺旋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三螺旋结构
1.企业。企业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重要种群,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必须保持创新的激情和欲望,正确面对和把握创新发展的挑战和机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和市场动向,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最大化,成为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当前企业竞争的主线已日益深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保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并促进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在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上的协同创新发展。企业要不断优化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外的分工合作体系,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扩大资源整合范围,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
2.高校(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输送。高校(科研机构)所拥有的知识生产能力、技术创新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创新创业大环境下的天然优势,它所欠缺的是企业运作、市场推广、资本介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众创空间入驻企业的生产研发活动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和人才支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借助众创空间的力量,二者协同互动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能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同时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还可以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政府。政府发挥着对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引导、协调、监督和保障作用。由于我国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定型,仅凭创新创业主体自身力量很难推动生态系统的建立,政府扶持的重点是引导各类种群快速而有效地集聚在一起,促进创客群落与资源群落的良性互动,协调创客与资源组织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并维持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逐渐形成稳健、持续运转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虽然从本质上说,众创空间是市场化的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需要通过提供优良的服务来吸引创业者,并通过盈利来维持日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后发追赶型经济中,众创空间初期需要政府发挥促进与引导作用,给予政策和资源扶持,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1.企业间的协同。众创空间入驻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环节中的企业之间。众创空间发展到后期逐渐成熟,会根据自身实际,立足区域特色,成为深耕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型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内的创业企业由于身处相同或相近行业领域,面临共享互补的资源和环境,逐渐成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良好的协作交流机制。在专业型众创空间内,企业间的协同模式还包括共同研发,即利用互补性技术,增强技术优势,迅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并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创客及其企业通过与同行业的创客及其企业展开协同合作、良性竞争,共享信息资源、扩大市场规模、规范技术流程、确立行业标准,甚至通过建立行业战略联盟来优化行业整体环境和争取政策支持,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和实现行业规模效应。创业企业间的协同不仅可以扩大市场、实现资源互补,还可以有效规避恶性竞争。
2.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中活跃度最高的因素。合作的主要形式一般以企业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需求侧,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供给侧。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利于创新资源供需两端的有效匹配,实现产学研多方共赢。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新动向反应比较敏锐,可以为高校、科研机构凝炼科研方向提供咨询意见和参考依据,有利于把控技术创新风险,提高价值创新的有效性。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诞生的摇篮,而企业能提供研发成果的商品化服务,是技术转化的最终载体。所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彼此进行研发合作、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有利于科研产出紧密对应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可以提高资源效用、成果转化率,提高高校(科研机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创业种群间的分工协作,既可以自行达成双方或多方的协同,也可以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中介机构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资源传播介质,包括工商、财税、法务、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咨询和服务。中介机构以其专业化的信息和服务,与创新创业种群展开协同合作。一方面,中介机构作为服务性组织,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商业策划、项目申请、成果交易、价值评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中介机构凭借自身优势有效对接和整合利用资源,沟通协调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关系,为创新创业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平台,为创客种群获取所需资源提供便利,在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降低创新成本的同时,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4.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协同。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创新要素上具有相互支持的互动性和互补性,推进二者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是实现开放发展、合作双赢的有效策略。科研机构的平台、项目和团队方面优势与高校的学科、人才和团队方面优势,在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中实现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创新知识的应用与扩散,发挥资源利用的规模效应,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效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3]。当前面对全球大变革浪潮,世界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此背景下的知识创新体系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越来越高,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处理多学科交叉、多种知识融合的复杂技术问题。大量事实表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组织和资源协同,是适应技术变化环境、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合作方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通过契约方式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因素来自于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系统外部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政策、产业环境、法律法规和科技创新水平等;系统内部主要是指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竞争-合作”关系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种群的协同表现为四个子系统,即战略协同子系统、组织协同子系统、知识协同子系统、文化协同子系统。
战略协同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合作,它体现在以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将系统的创新主体结成战略联盟,建立契约关系,共享各种资源,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目的在于为关联主体提供最大化的价值创造;组织协同是基于政府政策指导、社会资金支持和中介组织协调,多元主体之间通过组建学习型、创新型跨界团队等模式,进行跨组织、跨领域的协同互动、深度合作,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公司创建奠定组织基础;知识协同是创新主体依托合作项目,在子系统中借助知识的生成、共享、转移、扩散等过程,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良性互动,共同创新出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并将其进行成果转化,推向市场,从而获得收益;文化协同是指在组织间培育合作文化、跨越组织文化壁垒,增强组织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促进价值观认同,将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文化理念融入创新生态环境之中。
四个协同子系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控制层,即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战略协同子系统;第二层次为网络层,受控制层支配,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组织协同子系统、知识协同子系统和文化协同子系统。处于控制层的战略协同子系统对网络层的三个子系统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反之,处于网络层的三个子系统对战略协同子系统具有改进、优化作用。在众创生态系统中,组织协同子系统对知识协同子系统、文化协同子系统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子系统也对文化协同子系统起到驱动和引导作用[4]。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协同子系统及相互关系如图2 所示。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协同机制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及作用机理。本文综合学界关于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张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是由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具体机制嵌套组成的。这四个具体机制分别为:系统自组织协调机制、知识与成果分享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与资源共生机制。
图2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协同子系统及相互关关系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如图3 所示。
图3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协同机制
所谓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指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具有显明的自组织属性。首先,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生态系统需要持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新的创客加入、新的中介组织加盟会给系统带来新鲜血液,保持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力。其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非平衡系统。系统内部主体之间、主体与资源之间的自然选择、分工协作以及系统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系统出现远离平衡态的随机涨落。最后,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当物质、能量和信息从外部环境输入时,生态系统内部的种群并非按比例发展,系统会出现不规则运动,这样就造成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非线性的“竞争-合作”的协同关系。这三个特征完全符合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对自组织现象的典型描述[5]。在自组织协调机制的保障下,众创空间生态系统通过资源生态圈和创客生态圈的代谢过程和优胜劣汰,引导战略性知识与新技术、技术性知识与创业能力、价值资源与创业活动自发对接,不断促进系统自我调整和自我强化,从而推动系统有序运转和良性发展。
众多创新创业主体栖居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寻求优质项目与金融资金的链接,进行互为渠道、合力发展的协同创新。众创文化倡导知识与成果分享,分享文化是众创空间的精神特质,也是集聚创新资源和创业项目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分享文化的侵润下,众创空间内创客与创客间、创客与其它组织间自发地彼此分享经验、创意和成果。通过创业参与、头脑风暴、项目诊断等方式,空间内的创客组织共享价值创造过程,彰显了知识传播的无边界性,促进了各种创新创业要素的生成和流转。另外,分享文化还以开放性破除了人们的交流藩篱,较好地解决了系统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知识与成果分享机制不仅加快了系统内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还有利于厚植常态化的众创文化。
生物种群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外部环境输送的营养,营养状况直接关乎种群的繁衍和发展,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性。众创空间通过联结创客、创业项目和中介组织,集中社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持续为创新创业输送养分。集中资源和输送养分就是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6]。在汇聚资源方面,众创空间通过培训辅导、科创赛事、增值服务来招募个人创客、创客企业和创客团队,通过宣传推介、对接交流、项目路演来吸引社会资源,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服务;在整合资源方面,通过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部的“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众创生态的创客代谢和资源代谢,形成资源围绕创客、资本对接项目的资源生态体系,分阶段、有步骤地为创意项目、初创企业精准供给资源、输送营养,从而提高空间入驻企业的孵化成功率。
创客群落和资源群落各自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创客与资源的协同共生是众创空间充满活力、创新持续涌现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创客掌握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但缺乏创业启动资金、没有商业实操经验;资源组织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具有创业经验和制定战略能力,但缺乏前景广阔的投资项目。这种供需两侧的有效对接催生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创客与资源共生机制,此机制下有两种资源聚合形态:一是创业战略与新技术、新模式的聚合。创客不仅能在资源生态圈内获得项目启动资金,还能得到创业导师、风险投资人等业界大咖在战略定位和项目优化等方面的点化,从而提升自已的商业运营能力。二是创业阶段与创业支持要素的聚合。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支持要素的需求不同,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资源扶持体系,会针对初创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求进行点对点配置,合理有序地支持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开发和新业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