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阅读视角与女性教育发展

2020-12-31 22:41赵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

赵越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21)

女性化阅读视角是基于女性自身生活经验与审美观念而构建的动态思考角度,是对社会劳动实践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据相关文学史研究显示,女性阅读视角主要随着自身社会地位与话语权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女性在家庭生活、职业工作中所充当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展现自我、 抒发个性化见解的渠道和基本形态,女性阅读视角实质上是女性立足于自身身份特质挖掘性别形象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的独有的分析范式,这一解析文本、思考事物的模式与教育体系中的性别角色设置有着紧密联系,性别教育的重点和最终目的革新改变了广大女性群体的利用阅读认识世界的方式,女性有了新的阅读需求。

1 不同历史阶段女性教育观念变化和女性阅读视角之间的联系分析

女性教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大众受到主流思想观念的影响,女性的求知学习活动受到来自社会权威与民间风俗等领域的不同程度的约束和限制,长期受到男权专制文化压制打击的女性群体养成了畸形文化观念和消极思想[1]。

1.1 文化教育领域关于性别的思维定式影响女性阅读视角的拓展

封建时代女性接受系统性全面教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农耕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的静态化生产模式不允许女性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和财务支配权,绝大多数女性因此没有接受高端教育的机会,女性能够履行的个人职能仅是生育下一代和养育儿女而已[2]。长时间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封建礼教主张压制女性的自由,使之服从于男性权威的支配,由于腐朽传统文化的信奉者长期掌握话语权,女性群体接受教育的途径受到了限制,接受文化观念上的灌输与诱导的女性开始主动认同男权思维,自觉地为文化领域的压迫张目,不再阅读超出礼教文化所规定范畴外的书籍,将解放女性的进步思想视之为危害自身合法权利的天敌。 很多女性因为在男权文化思想毒害下无法接受完整的启蒙教育,主动将自己放在两性关系中的臣属地位,放弃了自身的女性价值观、独立意志和观察分析生活问题的基本立场,无法从现有的价值观体系中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对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接纳程度严重不足[3]。我国传统封建文化在作为精神共同体的家庭中将对女性的压迫与侮辱内化成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举止的伦理规则与文化习俗,是阻碍女性扩展自身阅读视角与文化视野的否定性力量,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性别压迫制度并未为具备反抗性的跨越性别身份的自我表达与自我提升留出足够的空间,在传统文化的逻辑终点上,对男性意志与价值取向的服从必然成为女性的寻求身份认同的唯一可行途径。

1.2 不重视性别差异的教育束缚女性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

受近代教育改革思想影响,在我国近代男女终于能够平等地接受各阶段的教育,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内容以及对男女学生的要求都是完全一致的,没有考虑到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不同性别的差异,女性被迫和男性学生一起接受缺乏性别意识指导和阐述的强制性教育,这种教育无法使女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得进步提高,女性无法用和男性不一样的视角分析课文的基本内容与内在思想实质,失去了以性别视角做出深入独到分析的技巧和女性特有的情绪感知力与共情能力[4]。女性群体的阅读爱好与认知文本含义的探究方法开始逐步贴近于男性群体,女性未能感知到自身性别相对于男性的独特性与在审美取向、社会角色、生理感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在全球范围内女权意识逐渐高涨的新世纪,我国女性反而开始认同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男性外向型威权文化,习惯于阅读受到男性喜爱的思想格调粗俗肮脏的流行书籍,多数女性不仅未能找到评析现代文化现象与文艺作品的独立视角,反而开始追捧拥有社会权威、具备强大力量的男性化艺术形象,女性开始逐步丧失阅读视角的独立性和文学批评领域的自信,无法选择正确的角度看待性别差异,走向自我厌弃与自我批评的错误道路,大多数女性都未能养成独立的性别意识与性别认同感,习惯于通过代入男性的立场与视角思考问题、解决两性纠纷,这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可靠的女性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培育方向有一定偏差[5]。

1.3 现代职业教育中的错误引导会导致女性无法树立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现代化职业教育要求女性顺应行业标准,阅读以本行业知识技能为主题的书籍,不提倡女性学生和职业女性涉猎过多的业务外的文本知识,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由封建社会的“贤内助”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可利用劳动力”,虽然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都有所提高,然而文化阅读领域的舆论主导权却依然被男性和认同男性竞争理念的女性所把持,很少有人愿意为受到新时代文化压迫的职场女性群体发声。 社会文化中歧视女性的成分依然在新时代有所保留,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领导经常下意识地拒绝女性深造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的申请,女性群体所独有的心理需求和人文探索意识的深化和发展受到了来自外部条件的限制。 目前很多职业女性既要扮演好传统的家庭性别角色,还不得不参与新时代的激烈职场竞争,遭受双重压力的女性职业进修空间较为狭窄。 我国职业女性在家庭或工作场所中阅读与专业内容不相关的书籍时经常会遭受亲人和同事的嘲讽和辱骂,大众普遍不支持女性学习超乎自身社会地位限制的深奥知识与能够突破固有性别角色的平权思想,女性因此难以提升自我价值,无法找到扩展自身知识面、总结并深化工作与学习经验的机会。

2 现代化变革对女性阅读视角和性别教育的重塑作用研究

2.1 社会进步带动女性教育发展和女性阅读视角扩展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提高女性教育的涉及范畴和女性的基本文化素质,制造更多高素质劳动力,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女性群体因此获得了相比任何历史时代更多的探究知识、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机会,女性开始在家庭生活以外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与选择权。 很多女性借助这一时代发展进程自学了较多的有价值知识,改变了她们对自然性别角色的认识,女性开始有能力取代男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位置,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为广大女性设置的“在男性的剥削与压制下以附庸身份提供情感层面与生育层面的支持” 这一悲剧性角色,多数女性不再把男性主导一切当作天经地义的注定事实,而是将其看作两性地位严重不平等的表征。女性有了一定的课外学习自由度,可以阅读与各类重点专业和朝阳产业有关的书籍,女性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有所扩展提升,而且有了清晰明确的阅读方向和进修计划,具备极强的独立自主性,这和女性权利意识的崛起有着很大关系。 社会地位的不同决定了看待文化作品的视角差异性,女性只有拥有了与男性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系,才能以不同的视角分析、品鉴文化作品的内涵,以此拓展自身思路与缓解性别焦虑的途径,并从中发掘深层次的宣传教育意义。 当女性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强的自信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与男性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极为强烈的两性平等意识。

2.2 妇女权益保护的发展改变了女性教育理论体系

为女性提供新的阅读视角是近现代女性解放的潮流,也迫使教育体制进行重点改革,重新规划针对女性的性别建构教育,提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内涌现了很多以分析女性学习规律和探究女性文化意识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此类研究改变了女性教育的基本面貌,也重新塑造了女性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意识,为女性通过阅读学习提升自我价值的活动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有力支持,激励了妇女主动去思考其受歧视、 剥削与压迫的经历并加深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与理解,21 世纪以来让平权思想为社会各界所了解与认同,消除现存的阶级不平等与大众性别偏见。

3 通过改革女性教育制度促进深层次文化解放的主要途径研究

3.1 在新型教育体系内增设特色课程,培育女性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国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女性教育发展路线,结合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想立足于本国特殊国情,正视性别文化传统和两性在认知学习习惯方面的巨大差异,构建真正平等的性别教育机制。新的课程内容必须让女性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探究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实质、了解男权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并肃清封建文化在女性头脑中的残留成分,矫正女性的文化观念,让女性从不同思想层面批判性解读传统文化典籍。我国高等院校应为女性学生设置专有的性别文化教育课程,打破旧的应试教育和忽视客观性别认知差异的落后教育理念,消除大男子主义对文化的侵蚀,使女性能够不受影响地阅读和传统文化中女性角色无法触及的新知识。 专业化的性别解放教育必须指导妇女学会在不受限制的阅读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个体化经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拒绝阅读强化传统性别角色、将男性对妇女的欺压浪漫化、宣扬女性应当为男性无偿奉献牺牲的低俗劣质文化作品,构建符合两性平等观念的性别文化定位和自我价值,在课上任课教师应指导女性学生交换意见,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拓宽自身眼界和见识。

3.2 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新形态的现代化女性教育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女性跨地域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有效了,女性群体内部的阅读经验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对于所阅读的文本的理解通过网上研讨变得更加深入。 不同女性阅读同一书籍而获得的文化体验反向影响了女性在创作领域的文学表达。很多女性专职在网上发表文学评论和阅读心得,这些文章向大众传授了成熟标准的文学价值评判经验和文本分析技巧,作为网络用户的其他女性群体都可模仿网络资料中的阅读方法改变自身的阅读形式,重新编订适合自身心智发展规律的完善阅读计划,合理选择有人生指导价值的书籍进行针对性的延伸阅读,极大地开阔了认识人文领域知识的视野,减少了时间浪费。 热爱阅读的女性群体在网上能够搜寻到更多免费的数据化文本资料以供阅读,在传统纸质阅读形式下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无法购进过多书籍,然而在智能化信息设备普及的新世纪,女性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足够多的文化资源,女性接受教育的途径不再局限于学校,通过网上进修能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

3.3 改变文化宣传方向和女性读物的内容,做好价值观诱导

目前社会上大量流行的报纸杂志以物化女性、宣传浅薄的个人成功主义为主要内容,基本不登载对社会文化现象和以女性视角分析经典文本的相关学术研究,女性接受的文化宣传内容不利于构建独立意识和文化批评精神,女性的阅读内容和读书习惯受到外界舆论的间接影响,其阅读涉及范围日趋狭窄,思考深度不足。社会文化宣传的内容应渗透多元化价值观,主流女性读物应以女性化视角介绍文化现象、 拒绝对性别差异进行标签化和符号化的表述,在内容中渗透女性主义价值观和基于女性视角的文化分析,强调女性固有的阅读权利和文化解释层面的主导地位。 有关部门应主动制定全新的文化产品内容审核制度,彻底清除网络空间与实体书出版领域中消费女性形象、物化女性、阻碍性别平等思想传播的低质量图书,鼓励创作蕴含正能量、歌颂职业女性的工作能力与道德操守的优质文化作品,采用预防性立法的措施限制此类书籍在社会上的传播,避免我国年轻一代女性受到文化毒草的侵害。具备独立意识的女性应积极向文化主管单位举报宣扬父权制与男性主义反文明理念的作品,彻底消除贬低女性价值的低俗文化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全方位净化阅读环境,促进更多女性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转变阅读视角,避免蕴含性别歧视思想的文化观念获得跨代延续与跨群体传播[6]。

4 结语

综上所述,女性阅读视角的拓展和性别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密不可分,在现代社会女性群体的文本分析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可借助网络技术和大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培养的。 女性阅读视角的延伸与拓展代表着女性文化教育机制的发展和女性权益受到了更好的保障,能够使女性认同自我社会价值和女性的文化形象,提高女性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