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学生培养

2020-12-31 22:41杨舒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网文网络文学英语专业

杨舒涵

(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凭借互联网技术革新,全球数字媒体的纵深发展以及对网生代(Z 世代)读者内容偏好,阅读习惯与消费倾向的把握,中国网络文学2019年呈良好态势稳健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2019年网络文学用户数量达4.55 亿,网民使用率达53.2%。 同时,2019年是“网文出海”3.0 时代的重要一年。阅文集团截至2019年共向海外授权作品700 余部,而起点国际自2018年启动海外原创业务以来审核上线作品近9 万部[1]。此外,《2018—2019年度文化IP 评价报告》显示2018—2019年中国IP 海外评价TOP20 中,网文IP 占10席。由此可见,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同时掀起了网络文学的翻译热潮,如 “武侠世界”(Wu xiaWorld)、“引力传说”(Gravity Tales)和“弗拉雷翻译网”(Volaro Translation)打造了专业翻译团队,Rulate 采用 “社群自助式” 翻译,Facebook 使用“众包翻译”,以及日渐兴起的AI 翻译。 但是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代表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主流文坛,得到了主流文学圈的认可;相反,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仍然面临“题材以玄幻、言情、武侠为主导”“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中国网络文学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还需要原创作品品质与翻译质量的提升[2]。

一方面,网生代在规模上已经超越网络文学“中坚一代”的“80 后”,成为改变互联网生态的重要力量[3],其中不乏英语专业学生(“00 后”)。 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具备“学习”“创新”“思辨”等能力[4],能凭借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主动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 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保持中国特色做出自己的努力。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品味,价值观,文学反思能力,翻译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可选择性运用。

1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现状

网络文学广义上指经电子化处理后的文学作品,既包括纸质文学作品的数字化,也包括利用电脑创作、使用互联网传播的原创文学作品。狭义上网络文学指的是以网络为“媒体”的“网络原创文学”、在网络上通过众人多机互动完成的原创作品[5]。鉴于该文的研究视角,笔者采用狭义上的网络文学。它与传统文学的差异不止体现在载体,而是以“作家身份网民化”“创作方式交互化”“流通方式网络化”“欣赏方式机读化”[6]等特征区别于传统文学,并对传统文学形成巨大挑战。伴随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小说不仅在国内培养了稳定的读者,还得到了大批海外读者的喜爱。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2019年》显示,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传播范围覆盖40 多个国家,上线英、法、日、韩、俄、印尼等十几种语种版本;每年新增加海外读者28.4%,其东南亚读者将达到1.5 亿以上,欧洲3 亿以上,美洲4 亿以上,可见中国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网络文学具有国际渊源。 1991年4月5日,海外华侨在美国创办第一个中文网络杂志《华夏文摘》,标志着汉语网络文学的诞生。在1994年中国与互联网连接之前,中文作品主要通过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经营的网络通讯、新闻组和杂志进行传播。它们大多描写作者作为新移民的体验、 对社会联系的渴望等,但是体裁和写作风格却与中国印刷杂志差别不大[7]。 与早期汉语网络文学相比,当前中国海外网络文学呈现出以下特征。

1.1 海外读者年轻化

网生代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他们在国内外网络文学环境中占据着数量和影响力上的绝对优势。Quest mobile 表明中国网生代用户截至2018年10月已突破3.69 亿,在中国网民中占比已经超过40%,其增量占同期网民50.0%。 其用户年龄结构表明19~24 岁群体占比为45.1%,略高于25~29 岁年龄段的读者,其中男性占55.0%,女性占45.0%[8]。《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2019年》显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读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5 岁以下,占50.5%。 在读学生占30.5%,大学本科以下学历占61.0%,其中男性占66.8%,女性占31.2%[9]。 以上国内外网络文学读者画像揭示了网络文学读者男性化、年轻化的共同特征。

1.2 海外传播内容类型集中化

尽管网络文学海内外读者整体上呈现出以男性学生为主的趋势,但在内容偏好上却有所区别。据艺恩《“95 后”网络文学阅读真相调查报告》调查,中国网生代更喜爱校园题材 (25.2%),其次是玄幻(23.2%)、都市(20.5%)、二次元(20.2%)等,穿越、修仙类型的占比大概为18.0%[9]。 相较而言,目前出海的中国网络小说大多选取在中国国内点击率高、成绩表现较好的作品,如《盗墓笔记》《扶摇》《择天记》《蓝凤凰》 等。 据调查结果显示,海外网文读者中,90.0%以上的男性喜欢武侠、仙侠类题材,玄幻、奇异为58.5%;91.7%的女性喜欢言情小说,对武侠、仙侠类的青睐度为58.3%。 尽管地域文化差异对阅读偏好有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海外读者对于武侠、仙侠类题材期待最高,占比为70.5%;其次海外读者对于言情和玄幻类题材的期待值也比较高,占比分别为59.0%和51.6%;历史军事为35.8%。 这些类型中题材大多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10]。

1.3 文本翻译差异化

一切交际都是翻译,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行为。 海外传播网文的翻译能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传播中国文化,影响海外读者理解和接纳中国价值观,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活动。 在2019年海外网文读者选择新书的影响因素中,更新速度和翻译质量是读者最看重的因素,占比分别为84.2%和81.1%。 当前出海网文主要通过3 种渠道进行翻译: 网文兴趣爱好者在海外论坛上的自发翻译,如俄语翻译网站Rulate。这些译者虽然对网文有一定了解,对中国文学、文化有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对网文文本的选择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翻译效率较低,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是平台打造的专业化翻译团队,如赖静平创建的Wu xiaWorld, 起点国际的海外门户Gravity Tales,该类平台进行团队标准化翻译,翻译质量得到一定保证,但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 翻译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支撑弥补了人工翻译的不足,实现了网文出海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内容规模化输出,但文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也将面临智能技术带来的标准化、类型化和程式化[11]。

1.4 文学价值单一化

文学创作反映生活并超越现实而存在,它的本质在于透过表层的事实去揭示精神真相。 文学作品的价值产生于创作和阅读过程中,正如莫泊桑所言“小说家的目的不是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娱乐或者感动我们,而是强迫我们思索蕴含在事件中的深刻意义”[12]。 网络文学充满丰富的想象,其网络交互平台改变了读者以往的单向阅读,可通过点击、评论的方式与作者互动,实现对作品的改写、续写,表达对作品的接受与欣赏。因此,网络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是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3],读者的参与性和能动创造性是传统文学所无法实现的。

网络文学以迥异于传统文学的方式彰显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但如前所述,海外传播网文类型以武侠、玄幻、穿越、言情类居多,对“乌托邦世界”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国外年轻读者的爽感体验,使他们暂时逃离社会生存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可能让青年读者缺乏对现世的关怀与责任。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表明,海外读者中50.0%以上是想通过中国网文来缓解自身压力,40.0%以上是将其作为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其中仅22.1%的读者想通过网文了解东方文化。 因此笔者认为,海外网文是作者、译者、读者的共同创作,不仅受个人趣味及文学素养的影响,还暴露于当代的消费主义和娱乐化思潮,其文学价值可能遭到削弱,无法全面、正面地向海外读者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切实壮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2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对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是网生代的一员,他们在网络文学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符合网生代读者的特性。笔者在所在学校2019 级英语专业152 名学生中发放问卷,问卷结果显示76.0%以上学生从高中开始阅读武侠、校园、二次元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其目的主要是缓解学习压力以及寻求与其他学生的共同话题。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网文阅读特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及网文出海的现状,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网络文学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还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2.1 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实现“专业技能+核心技能”的统一,既包括掌握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及运用策略,还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堂的教学首先能教会学生英语语言,即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工具的使用。由2019年海外网文读者新书选择影响因素中,翻译质量仅低于更新速度3 个百分点可见翻译活动在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效力中的关键作用。 出海网文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需求的把握,网文文本的选择、 理解与表达、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信达雅标准的取舍等都是译者主体性在网络时代的重要表现,也是对译者综合能力的考验。与其他网文爱好者相比,英语专业学生能够以语言优势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活动中。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引入部分学生熟悉的网文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2 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指在读者能够对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作者创作意图进行理解与分析,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并能使用文学批评理论客观地评价作品[14]。 网络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在某些场域内具有特定价值,如网络文学突破传统文学的线性叙述方式,使用多重组合;实现文学话语权平民化、大众化;能通过虚拟现实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等[15]。 但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指出网络文学因娱乐性、商业化、随意性、虚拟性、文学类型简单、内容单一、人物形象扁平而缺乏文学创作深度,降低了读者阅读期待[16]。 据笔者调查,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涵盖英美国家从文艺复兴到近现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隽永深厚,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限制,能够在大学期间读完原文作品的英语专业学生寥寥无几,能够从不同文化视角进行作品解读的能力更是薄弱。 选取大学生熟悉的网络文学作品进入文学课程可引发学生对网络文学艺术质量、 审美价值的思考。 海外读者数量中只有22.1%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兴趣。 英语专业学生可透过该数据思考: 传播海外的中国武侠奇幻类小说虽呈现大量的东方景观,但以市场效应为目的的网文及译文是否只满足了西方对东方的 “他者化”期待,只是契合西方读者对东方世界的图景想象而忽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多样性与中国主流传统与意识形态。除此之外,出海网文的译作可被视为译者对原创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文,因此将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对照对比纳入文学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促进不同学科的渗透与互补。

2.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陈娟等人所表述,“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工具,人类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使用语言作为社会生活媒介,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社会交际,组织生产生活,表达思想和书法情感。 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语言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反映着文化,并将其一层层地沉积下来,世世代代相传,成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17]。 因此,翻译的目标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要通过语言的转换来帮助和促使语言使用者实现跨文化交际。 出海网文的翻译在深层次上是中西不同文化心理、历史语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的跨文化传播。 译者要顺利完成网文翻译、提高翻译质量,除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需要开放性、包容性的心态,对跨文化交际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通约性、差异性的充分了解。如武侠小说中经常描写的内功、一阳指、走火入魔、烟花女子,玄幻小说中神农氏、蚩尤、祝融等不仅涉及中西文化的碰撞,还需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因此,出海网文进入英语专业文化课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增强文化认同,坚持在中国文学外译过程中的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立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结语

互联网技术与媒体交互平台的发展,网生代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带来了中国网络文学对主流文坛的冲击,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落地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积极作用。 但通过对出海网文传播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存在读者群体边缘化、文学类型集中、文本翻译标准不统一、文学价值单一等导致的重量轻质的缺陷。 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网生代网络文学爱好者与英语语言文化学习者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将出海网络文学引入英语专业翻译、文学、文化等相关课程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还能进一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辨、创新、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能对出海网文的翻译、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虚拟社区中的跨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网文网络文学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