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远
(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满洲里)
脑静脉窦血栓为临床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基于临床医学发展限制,临床学者针对脑静脉窦血栓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究阶段,临床尚无系统化治疗干预,考虑其血栓形成对脑神经组织及机体提供具有严重影响,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导致抽搐、颅内压飙升、脑梗塞、脑出血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极易导致患者死亡,临床危害性较大[1,2]。临床针对脑静脉窦血栓多建议开展早期影像学筛查,常用筛查手段包括CT、MRI 等,通过有效的影像学检验手段,对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机制进行探析,旨在开展早期治疗对策,以逆转疾病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促使患者康复[3]。现研究笔者特针对CT与MRI 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价值开展平行比对。
课题共收集脑静脉窦血栓患者25 例为课题分析对象,纳入周期为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其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8 例,发病年龄为15-62 岁,年龄均值(39.13±1.05)岁,其中急性发作期13 例,亚急性患者5 例,慢性患者7 例,病程在1-7 个月,病程均值(3.65±0.25)个月。
纳入原则:(1)课题收集的25 例患者均满足《脑内科医学诊治指南》[4]中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评估,患者入院时伴有明显的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双眼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患者入院后经细菌培养、脑脊液检查正常,纤维溶蛋白原升高,凝血酶原活性及时间均正常,颅内压升高;(2)课题患者均遵医嘱接受CT 及MRI 检查,对本研究知情,授权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3)就本研究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征求伦理批准后实施。
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分别予以CT 及MRI 诊断;CT诊断借助西门子多层螺旋CT 检查仪器,对患者头颅部位实施常规CT 检查,设置检查参数,CT 检查电压为120-140KV,设置电流为130-200MA,设置检验层厚为10mm,设置检验层距为10mm;依据常规CT 平扫情况增强扫描,予以患者80-100ml 碘海醇对比剂,药物注射速度为2-3ml/s;MRI 诊断借助没挂GEO2.0 核磁共振仪器进行检查,设置检查参数,T1W1 参数设置为TR/TE500ms/12ms,设置层厚5mm,设置层间距1.5mm,设置FOV320×320,设置矩阵256×256,T2W2 参数设置为TR/TE2200ms/90ms,设置层厚5mm,设置层间距1.5mm,设置FOV320×320,设置矩阵256×256;于冠状位及矢状位胡设置层厚为8.0mm,设置层间距为2.0mm于增强扫描时予以15ml 钆喷葡胺注射,设置注射速度为3ml/s。
统计比对患者CT 及MRI 诊断结果,与最终出院诊断进行比对;25 例脑静脉窦血栓中12 例血栓病灶于上矢状窦,6例病灶于横窦- 乙状窦,5 例患者表现为上矢状窦与横窦-乙状窦受累,2 例患者合并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受累。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 样本假设校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急性发作期13 例,经常规CT 检查表现静脉窦区域三角形高密度影患者9 例,表现为横窦区域内条索状高密度影患者3 例,1 例患者表现不显著;亚急性患者5 例,于静脉窦区可见高密度影患者3 例,2 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慢性患者7例,表现为静脉窦区混杂密度患者5 例,其余2 例患者未见异常;10 例患者经由增强扫描,急性发作期2 例,亚急性患者5 例,慢性患者2 例,于急性发作期及亚急性病例中均见明显的高密度脑出血影;于CT 增强扫描中可见脑回样增强患者6例,4 例患者不表达为强化效应。
25 例患者中9 例患者于脑静脉窦内正常信号表达中,T1W1、T2W2 消失,可见不同高信号影、等信号影,于管腔某段或全程可见;4 例患者于右侧横窦出现血栓,经MRI 诊断可于右侧横窦见T1W1、T2W2 呈高信号;12 例血栓病灶于上矢状窦,T1W1、T2W2 呈高信号,可见6 例信号表达不完全性阻塞,6 例信号表达为完全阻塞;5 例患者静脉性脑梗死病灶发生于脑实质,可于窦旁引流区见T1W1 呈低信号,T2W2呈高信;6 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于上矢状窦可见窦壁强化及充盈缺损情况,1 例患者于顶叶部表现为脑回样强化。
脑静脉窦主要涉及部位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直窦、海绵窦等部位,其临床不同血栓病灶对机体功能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于脑静脉窦影像学诊断时,明确其血栓发病位置,以便开展针对性治疗对策,最大程度给予早期治疗,避免压迫周围神经,诱发不良结果的发生[5]。本研究表明,经常规CT 检查,急性发作期表现静脉窦区域三角形高密度影患者9 例,表现为横窦区域内条索状高密度影患者3 例,亚急性患者于静脉窦区可见高密度影;慢性患者可见静脉窦区混杂密度;10 例患者经由增强扫描,于急性发作期及亚急性病例中均见明显的高密度脑出血影MRI 诊断于脑静脉窦内正常信号表达中,T1W1、T2W2 消失,可见不同高信号影、等信号影,于管腔某段或全程可见;6 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于上矢状窦可见窦壁强化及充盈缺损情况,1 例患者于顶叶部表现为脑回样强化。
CT 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较为典型,可见明显的三角形高密度影,临床增强扫描以条状充盈缺损及空三角征为主要特异性表现,针对急性及亚急性患者具有较大临床诊断意义,但针对慢性病例表现患者,其出现假阳性率较高,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临床应用价值受限[6]。但于临床应用发现,CT 针对脑脊液重吸收障碍、静脉性脑梗死、静脉淤血、静脉性脑出血等病理改变诱导的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7]。MRI 作为影像学检查重要手段,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表现与其血栓形成时间具有高度关联性,依据其信号变化可评估其血栓形成时间,考虑MRI 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通过信号表达,来明确提及血肿情况,针对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进行有效评估,有效诊断静脉窦血栓情况[8]。
综上,CT 与MRI 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价中均具有积极导向,MRI 影像学分析特异性更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