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瑕苓 范文教 刘 犟 陈良兵 周 航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全国高校共计2 688所,其中,地方高校2 562所,占比95%左右。地方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大多直接服务于区域发展,办学类型着眼于教学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服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扩招20年来,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学术沉淀有了较大改善。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部分高校积极挖掘发展潜力,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协调发展之路,以学科建设来推进专业建设,以科研工作来促进教学改革[2]。如何把握好这一特定转型时期,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时,将科研工作与教学职能深度融合,运用科研活动全方位地促进教学改革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校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四川旅游学院立足于“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将本科合格评估考核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通过科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本文在分析科研育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研管理育人、科研活动育人、科研评价育人三个具体的实现路径,并对四川旅游学院科研育人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地方高校通过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经验。
科研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3],是指以科研活动为载体,以改善教学基础、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为手段,将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等育人目的的过程。教师将科研内容导入课堂或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
科研育人,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把握学生特点,把课堂从以知识传授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创新为中心[4]。科研育人,育是手段。要从“教”走向“育”,从知识传授回归到学科教育,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科研育人,既育学生,又育老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高校教师的管理重点界定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5]。通过科研提高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
科研育人的实现,要通过科研管理育人,科研活动育人,科研评价育人[6]。科研管理育人,即要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发展水平,建立起以育人为主的科研育人机制,把正确的价值导向贯穿到科研管理各个环节。科研活动育人,指要让学生充分熟悉和体验科研的各个环节,通过参与常规性科研训练、竞赛性科研活动和面向社会的科研活动等,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科研评价育人,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激励师生扎根科研,增强学生参与科研的贡献感和获得感。
2.1.1 学校发展历程
2013年,四川旅游学院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升格而成,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旅游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四川省首批立项的教育综合改革院校、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立足自身特色,坚持“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传承中国优秀烹饪旅游文化,形成以管理学、工学为主,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旅游、食品、休闲运动和语言艺术等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专门培养旅游业、餐饮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模式。
2.1.2 开展符合校情的科研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作为新建应用型地方高校,学校科研育人方面的工作经验较少,一开始效仿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做法,以鼓励学生直接开展科研活动为主。实践发现,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师资结构、学生水平和人才培养特征与研究型高校存在差异,简单模仿其他学校的做法,并不能适应学校“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科研育人对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和学校学科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也未能充分展现,学校亟须建立起符合校情的科研育人工作机制。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学科和专业比较优势弱化,激励学校更加注重学科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办学层次提升后,学校一些有数十年办学历史、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科和特色专业,如烹饪、旅游等,在与研究型本科高校相比较时,由于经费投入较少、学术积淀较薄,综合比较优势反而弱化了。加之随着高考改革,高校间的生源竞争逐渐从学校综合实力转变为专业影响力的竞争,学科特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经过反复思考,学校确定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方向”的地方性、应用型、差异化专业建设方针,形成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专科到本科层次的有效衔接。
二是办学层次的提升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科研育人的主体,学生科研参与度是影响科研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升本前,学校人才培养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并非人才培养计划的必然要求。升本后,学生科研活动情况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学校专业评估和学位评估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水平。由于大学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校需要运用一些新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参与意愿,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和开拓精神,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和指导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科研活动深度融合到人才培养目标中。
三是开展面向社会的科研育人活动,是地方高校提升校企地产学研用合作层次,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但擅长进行研究周期短、成果转化率高的技术型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升本前,学校的校企、校地联合育人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短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育人、实践课程开发等人才技能技术培训层面,师生系统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校企地共建科研团队和孵化园区、校企地共推成果落地转化等科学研究层面的合作还比较少。地方高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就要积极响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应用型、开放性的育人优势,建立起从校园到企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应用、从资源共享到协同创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育人“产业链”。
构建以科研管理育人、科研活动育人、科研评价育人为着力点的科研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引导科研团队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二是通过丰富以生为本的科研育人活动载体,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全面融合,展现育人特色;三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保障育人的可持续性。
2.3.1 科研管理育人
第一,从学校定位出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做好特色专业的顶层设计。
升本初期,学校还存在着学科专业体系不完善、学科结构不合理、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较少等现实问题,本质上是源于未能深刻理解学科建设对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和专家论证。为充分利用学校办学的传统优势、资源条件和区域布局,从更高站位统筹学科布局,学校科技处多次到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和各科研平台进行调研,与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座谈,整合资源,汇聚共识,将各自的部门职能和学校发展方向转化为全校性、全局化的统一行动。
2017年,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着手实施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决定在加强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培育一批特色成长型学科,扶持一批有前景的新兴学科。2018年,出台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建设方案和分学科建设方案,确定了重点建设川菜相关产业学科群、旅游管理、运动休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重点学科,加快建设旅游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旅游设计艺术等学科,加快培育数学、化学、物理、外国语言文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目标。同时构建了学科建设学校领导小组、院系部和学科专业带头人三级负责制,设立了学科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按照学科建设方案和经费预算计划,实行专款专用、分年度考核建设进度和拨付经费的经费使用制度。
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带动了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的方向性引领下,学校按照“旅游引领、多科交融、竞争创新、共同发展”的思路,打造了大旅游学科专业群,构建以管理学、工学为主,兼顾发展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支撑、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并积极探索学校传统优势专业硕士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途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2018年,学校启动了与哈尔滨商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2019年,学校启动了与西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这是学校构建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业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预备动作。
第二,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多层次科研团队,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带头人。
教师是科研育人的实施主体。推进科研育人,要始终以人才为关键,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通过申报和培育高层次科研平台和团队,着力培养了一批有较高影响力、在本学科领域造诣较深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在科研平台搭建和团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学校建成2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水平团队、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和2个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单位,为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影响力搭建了平台。为发挥科研团队的人才“造血”功能,在已有5个校级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启动了校级科研团队三年建设计划,三年内每年立项建设6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符合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和二级学院重点发展方向。科研创新团队以学科专业为平台,提倡多元化的团队组织模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造就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强化了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2019年,学校实施了“川旅英才”计划,遴选出12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菁英。科研团队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团队成员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在教学中,对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和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3.2 科研活动育人
第一,将科研活动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充分发挥科研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学校把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纳入到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通过让本科生参与导师科研、开展大学生科研和把大学生科研项目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等措施,鼓励学生完整体验并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研究为主线,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并逐渐将其制度化。一是形成了将教师支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折算成教师课时量,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的思路,拟从2020年开始实施;二是在校级科研项目申报指南中,允许教师科研项目组吸收有科研意愿和潜力的学生成员,并在同等研究水平基础上对有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优先立项。
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涵盖了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经费使用、科研成果奖励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激励评价办法等各个方面,并且从鼓励论文发表、评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方面形成学生科研创新成果激励机制,调动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全部对学生开放,接受他们开展科研实习或科研实践。
将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活动结合,构建涵盖学生科研创新、师生共同创新、产教融合创新的产教科协同育人体系。鼓励教师主动与行业、产业对接,带领学生设计、开发项目,将科研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依托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平台,以大学生科研项目为理论建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实践验证,引领学生热爱科研,创新创业,实现科研与育人的融通和对接。近三年,每年立项大学生科研项目100项,逐年增加大学生科研经费投入。
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学校发挥优势特色专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特点,大力推进校企、校地结合,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积极争取企业挂牌成立研究所或工程技术中心,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建成校企、校地共建研究基地4个,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签订横向合作协议100余项。横向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多学科融通发展,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科研人员通过合作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行业影响力,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给学校本科生乃至专业硕士的培养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以运动与休闲学院户外运动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学院与四川藏区地方政府合作,以承办户外体育赛事为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四姑娘山高原定向越野赛、夹金山高原户外教学实践等校地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敢于创新和适应社会等综合能力。通过承办赛事,学院与行业知名旅游规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师资队伍提升、项目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校地、校企的深度合作启发了师生科研思路,学院组建团队,在山地体育旅游扶贫上凝练研究方向,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获批立项校级大学生科研10余项,初步形成了学生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校科研育人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2.3.3 科研评价育人
如何通过构建以师、生为本的科研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学校升本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实践认识的提高,学校科研评价标准、内容和方式都随之转变,更加注重以团队、平台为单位的成果产出,更加关注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和关照,更加突出精神激励和人文关怀。学校首先修订了科研成果奖励和评奖办法,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成果分档次分类别进行奖励,对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引领意义的优秀科研成果实行重奖,比如,对学术论文不再单纯凭借期刊的等级来评价,更加注重论文的实际质量,鼓励切合我校学科建设方向和有应用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其次,建立了科研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机制,对长期在科研战线默默耕耘的学者型教师和科研管理团队进行表彰。再次,加大了对学生科研产出成果的奖励力度,学生发表论文、授权专利、项目结题获得优秀等级均有奖励;优秀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教师也有奖励。
科研评价机制转型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产出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2013年至今,实现了科研项目数量、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量、各类专利等年均增长15%以上,年均获奖教师占在编在岗教师总人数的4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教学传道授业,科研解惑创新。对地方高校来说,科研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标,是人才培养的助燃剂,是校企合作的黏合剂。四川旅游学院通过科研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已有不少收获,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依然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地方高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立足传统办学特色,重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定位,对部分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对学科结构相近的专业进行整合,申报与行业产业结合较为紧密的新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人才分类培养的积极探索。
四川旅游学院在科研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科群为抓手,带动各专业分类培养、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做法。如,发展以管理学、工学为主的“大旅游学科专业群”,兼顾发展文学、艺术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多学科;在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内,强调分类侧重,对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管理学、文学等,在人才培养时增加了专业基础课的占比;对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工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侧重了专业应用方向的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专业“偏科”。
要通过科研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要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不应该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产出创新成果的优秀学术梯队,才能保证科研方向的准确性和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另外,地方高校不能照抄研究型高校的科研方向,要把科研特色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明确适合自己校情和科研水平的发展目标。科研发展目标一要具有前瞻性,二要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三要培育特色,注重对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对地方资源和传统文化的挖掘。